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1》

村姑陈的闺蜜MISS吴,是个悲观主义者。

她明明很美,却老觉得自己丑。

每次她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时候,我们都觉得美呆了,只有她自己,觉得自己不美——鼻子不够挺,皮肤不够白,眼角不够挑,胸不够大......

是啊,她的五官,单挑出一个来,都不算完美。

也不单独是她,谁的五官都不可能完美。

人毕竟是大自然的杰作,不是工业化大生产里机器产出的作品,没有那么标准,没有那么精细。

但是,她的五官组合在一起,那就非常的协调,比例均匀,很好看,很惊艳大气的美。

就这样的条件,她居然还说,自己不好看——拿自己的不完美,去对比人家的完美之处,当然,怎么比都是输。

这就是悲观主义者的心态。

老认为自己比别人差。

就算自己已经很好了,还是会觉得自己某一方面,很差。

比如考试,总分考了年段第一,数学考了100分,语文考了90分。

拿了第一本来应该很开心,这位悲观主义者却开心不起来,老是羡慕那个语文考了95分,单科分数比她高的同学。

这样的心态,让她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开心的。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2》

某天,有位茶友给我看他买的普洱茶。

生茶压的饼。

上面赫然印着,“岩韵”两个大字。

乍一看还以为是武夷岩茶呢。

岩骨花香,是武夷岩茶的标配。

基本上,世人对武夷岩茶的评价,皆是“有岩韵,有骨鲠”。

武夷岩茶,更是因为以盆栽式茶园,种植在岩壁上,而闻名于世。

然而,如何普洱茶也有了岩韵呢?

难道普洱茶改种到武夷山的岩壁上去了?非也。包装上是产自云南某市某地的字样。

这就让人疑惑了。

普洱茶种在深山密林,在云南的热带雨林里,种植之处,既没有丹霞地貌,也不是岩壁。

没有“岩”,这“岩韵”是哪来的?

真真是难以理解。

有茶友一语道破天机。

普洱茶,要么按山头卖,要么按年份卖,这款茶,估计既没有山头可炒,也没有年份可显摆,只能给它起个独特点的名字,吸引人去购买了。

普洱从来没有讲过岩韵,陡然讲一次,确实是蛮有新意的。

冲着新意,便有茶友愿意买单。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3》

普洱茶,好端端的,为何要来讲岩茶的“岩韵”呢?

想来,是卖点提炼得太多,过多过频之后,消费者已经疲惫了,审美疲劳,为了形成新的刺激,才想出了这种招式。

现如今,在市场上买普洱,首选就是山头茶。

古六大名山,新的名山,一波又一波轮番上场,渐渐,选山头成为了消费者购买普洱的第一标准。

要知道,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要以工艺好坏来挑选普洱,是炒青还是晒青,含水量高还是低,分辨起来,太难。

而要以年份来甄别普洱茶,更难。

工艺稍微有点差别,同一年的茶饼就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来,叫外行根本无法准确选择。

另外,要识别是否是古树茶,更难。

古树也没有标准,有人说一千年算古树,有人说两百年算古树,至今仍然没有法规出台,认定古树的起算年限和最低值。

故而,普通人要想认定一款茶是否是古树所出,还真没有法律依据来做凭证。

只能听茶农的。

所以,想来想去,选山头,最简单便捷。

当然也不要随便去找一家没有口碑的店买老斑章,就像不要到地摊上去买香奈尔一样——肯定不靠谱。

找有口碑的店买老班章、冰岛、易武;或者,就直接买第二等级的山头茶,不要那么知名的山头,不要那么大的山头,自然,买到假货的可能性就低了很多很多。

二级山头,知名度本就不高,假冒的概念就小了。

相对安全。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4》

普洱茶,除了“岩韵”,就没有别的新概念可讲了吗?

当然不是。

比如普洱茶也可以讲一讲工艺。

讲一讲晒青毛茶,与炒青,哪一种品质更好。

讲一讲日晒对普洱茶的影响,包括颜色,包括香气,包括滋味。

讲一讲炒青的口感与品质特征,以及未来的转化成果。

讲一讲发酵的程度轻重,对成品茶口感的影响,以及它们分别有哪些吸引人之处。

讲一讲春茶与秋茶,谁更适合收藏,春茶的特征与秋茶的特征有何不同。

再讲一讲饼茶与散茶,哪一种更适合家里存放,三五年后,十年八年后,谁在收藏市场上更加的有潜力。

一并讲一讲老普洱的正常香气和口感,生普陈化后与熟普陈化后有什么差异?

甚至,讲一讲储存,是随便摆在家里的柜子上做装饰品就可以呢,还是要避光保存,要防潮防虫。

这些,都比只讲山头,只讲树龄,只讲年份,要有意思得多。

更加吸引消费者的参与性与热情度。

也更有话题性,争议性和讨论性。

如果说,只谈名山,古树,年份,是在卖石头,干巴巴论斤卖的话,那么,谈工艺,谈口感,谈未来转化,谈收藏和储存,就像是在逛一座秀美的江南园林式建筑,移步换景,人走景移,极力引诱着人们去探索。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5》

每一种茶类,其实都有自己的属性。

白茶的属性,是工艺简单,破坏性低,原生态,最大程度保留下各种养分。

红茶的属性是不杀青、重发酵,喝起来最是温柔婉约,温良恭俭让。

绿茶的属性是早春,鲜嫩,清香,是沉闷一冬之后,最亮眼的那抹鹅黄。

武夷岩茶的属性,更是具有标签性。

它是六大茶灯里,工艺最繁复,最讲究的一种茶。“武夷焙法,实甲天下”,单一道焙火,便让天下的茶类,都望尘莫及。

基于这些工艺上的不同,基于这些采摘时间和采摘条件上的不同,六大茶类,各自有各自的长处,各自有各自的风味。

它们的风味,是基于工艺本身,或者生长时间本身的差异而得来的。

只要把这些特征详尽说明,便会引来众多粉丝,围观驻足,品头评尾。

普洱茶,其实也应该在茶文化的传播上,借鉴其它茶类的方式。

把自己的独特性,亮相人前,浓墨重彩表现,才是最佳的吸引眼球的方式。

若是只贪图方便省事,动不动就名山古树,动不动就三十年老茶,那等满大街都是名山古树,满大街都是香港回流老茶的时候,可能,就是普洱神话大量破灭之时。

讲故事没有错,但天长日久,只执著于讲故事,消费者迟早会腻味的。

大汉朝,刘邦也讲故事,但他只讲了一次斩白蛇起义,取信于天下之后,便不再讲了,聪明的刘老四深知,故事讲多了,便不再有人信了。

这是汉高祖的精乖之处,也是他对人性的通透之处。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普洱茶,为何偏要学武夷岩茶讲岩韵?

《6》

云南的深山,巍然屹立,连绵起伏。

云南的茶树资源,极为丰富,植被也多元。

按“温光水气土”五大元素来说,云南的茶,真的是极得天时地利之缘。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普洱茶在神坛上呆久了,可能,早已经忘记了自己那一段关于边茶的历史。

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

富而不忘本,方是英雄本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