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魏莱的死,绝不是偶然

《少年的你》魏莱的死,绝不是偶然

《少年的你》上映不到三天,票房就破五亿。前两天闺蜜去影院,等电影一散场,她就迫不及待的给我安利上了。还反复叮嘱我说,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因为真的真的真的很好看!

我第二天就去看了,说说我的感受:整部剧拍摄的手法让人很有代入感,剧中人物刻画鲜明。除了主角,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反派魏莱了

《少年的你》魏莱的死,绝不是偶然

没有温度的教育

电影的开头,胡小蝶在学校跳楼自杀了。她是一个长期遭受校园欺凌的高三复读班学生。凌霸她的正是同班同学魏莱。

影片中的魏莱,姣好的面容上总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她的心里似乎没有是非对错,更无法感受到别人的痛苦,甚至胡小蝶因她而死,她也没有丝毫愧疚。

《少年的你》魏莱的死,绝不是偶然

在审讯室里,不管是害怕,紧张,还是愧疚其他参与校园霸凌的同伙,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以上不同的情感。可魏莱没有,她那么冷静淡定,仿佛真的事不关己。甚至觉得,学校给的十几万赔偿费比胡小蝶的命更值钱。

《少年的你》魏莱的死,绝不是偶然

胡小蝶死后,魏莱更换了欺凌的对象。这次她将目标锁定在周冬雨饰演的陈念身上。陈念和胡小蝶一样家里穷,性格又内向。陈念的母亲欠债跑路无暇顾及她。电影里的陈念并不弱懦,但她太想逃离现在的生活,以至于吃了亏也不想惹事。她息事宁人,只想早点考到北京最好的大学。她期望着有一天能带着躲债的妈妈,去北京,过上好点的生活。

《少年的你》魏莱的死,绝不是偶然

然而魏莱没有放过她。某一天她被魏莱一伙剪掉了头发,脱光了衣服打耳光,拍裸照。当魏莱知道留下了打人证据的视频后,哭着跪求陈念不要报警。在陈念准备放弃报警后,魏莱又变了嘴脸,嬉皮笑脸的出言挑衅。在说到陈念妈妈欠债的时候,陈念一激动失手把她推下楼梯,当场死亡。

《少年的你》魏莱的死,绝不是偶然

陈念的朋友小北(易烊千玺饰)替陈念顶罪进了监狱,陈念最后高考分数632却还是为了小北自首了。一同观影的朋友愤怒的说:“都是魏莱,自己冷血死了活该,还害了两个好孩子!”我没有反驳,也许他说的没错。要让一个在没有的温度的家庭里长大的魏莱,有血有肉有情感,实在是太过苛刻了。

《少年的你》魏莱的死,绝不是偶然

魏莱本有回头的机会,胡小蝶死后警察通知了魏莱家长,镜头在她家里几次聚焦在奖状或奖杯上,魏莱的母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觉得自己把女儿的一切都计划的很好,当她提起女儿时,甚至有些自豪“我从小教育她做对的事,认识对的人!”优秀的女儿是不可能做出这种事的。当她提起到胡小蝶的家庭时,又是那么的不屑一顾,“警方需要好好调查对方是什么家庭,家里父母都是做什么的?”她此刻的冷静,就像是在审讯室里的魏莱,冷血而不知。

片中还有一个细节:魏莱下跪求陈念时说过,她父亲已经一年没有同她说过话了。说明父母对她的教育是苛刻的,母亲盲目相信自己的教育方式并试图帮魏莱规划好人生。父亲宁愿用冷暴力来惩罚她一年,也不曾细细的教育,问她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教她今后该怎样做。以至于她急于找到一个宣泄口,不是胡小蝶就是陈念,没有陈念还有渺渺,谁都好。

身边的魏莱

电影永远的现实生活的缩影,我们每个人身边几乎都有一个甚至更多的魏莱。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小雪,她们家同魏莱一样都是中产阶级。从小父母对她教育严格,四岁开始弹钢琴,七岁开始学奥数,父母规定她只能和优等生来往,任何时间不能做与学习无关的任何事。

小雪说父母每天说的最多的几句就是“作业做了没?”“钢琴练了没?”“考试第几名?”除了这些他们对她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她撩起衣服,手臂上是触目惊心的刀痕。她说这都是她自己划的,每当孤独,厌世就会自残发泄,反正父母除了学习,其他的事是不会注意到的。

《少年的你》魏莱的死,绝不是偶然

高中毕业后,她去了美国读大学。在那里没有父母的约束,她抽烟,纹身,喝酒,滥交,打人,飙车……只要是父母不想她做的,她通通都要尝试。四年后她因学分不够拿不到毕业证不说,滥交的丑闻还被人发到网上,再见她时她已和父母彻底决裂,她无所谓的说“反正是没有未来了。”

小雪不是魏莱,却和魏莱一样有着没有温度的童年,缺少关爱的家庭。即使魏莱没有死而是考上了大学,估计也会和原来一样,需要找一个出气筒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而这种行为对别人也好,对她自己也好,都是不安全的。魏莱,未来……仿佛早已注定好是一场悲剧。

《少年的你》魏莱的死,绝不是偶然

可悲的人生

感受不到爱的孩子,不知道如何爱人。就像魏然,她做了坏事最担心的不是坐牢,不是高考,不是前途而是害怕父亲继续对她冷漠。她的内心是渴望被父母关爱的。最后她知道陈念放弃报警后,马上又痞着脸上去找陈念套近乎,还想交朋友。她感觉不到自己之前的行为对陈念造成的伤害,她渴望交朋友,却词不达意的再次刺激到陈念的痛处,最后被失手推下楼重创头部而死。

电影里,不管是施暴的,还是被欺凌的,那些孩子的父母多少是有失责的。

渺渺的母亲在发现孩子做错事之后,选择下跪认错,她代表着懦弱。婷婷的父亲在被请家长时,选择对婷婷拳脚相向,他代表着暴力。小北母亲为了自己,选择抛弃小北,她代表着逃避责任。陈念的母亲为了还债去卖三无产品,她代表着不择手段。魏莱的父母看起来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的教养。她们没有缺席魏莱的生活,更不会对她暴力相向。可没有温度的教养,生活中的冷暴力一样伤害了魏莱。看不见伤口,甚至感觉不到疼,但那种孤独缺爱的情绪会在体内越积越多,最后释放到无辜的人身上。

损人利己是可耻,损人都不利己是可悲。魏莱就是这么一个可悲的人。

《少年的你》魏莱的死,绝不是偶然

结语

有的家庭父母从未缺席于家庭,但也从未给家庭带来温暖。魏莱的死,不是偶然。没有温度的人很难融入这个社会,即使魏莱最后考上了大学也不见得会有好的结果。人不是机器,没有爱的人生终究不完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维权,联系即删。)

谢谢阅读,点击关注,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