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今年八十五

老娘今年八十五

老娘今年八十五

父亲和母亲是一对欢喜怨家,见不得又离不得,大小事都要争个面红耳赤。母亲叫父亲“老东西",父亲叫母亲“喂”。

喂,饭好了没,饿死了。遛鸟回来的父亲进门就喊。母亲嘟嘟囔囔:不饿也不回来,进门就要吃。一辈子新伺候你了,以为自己是老爷呢。

父亲嘴没有闲着:等我走了你就闲了。

呸呸呸!母亲朗声往地上啐了几口:老东西,嘴上没个把门的,这话能瞎说。

老娘今年八十五

一语成谶,五点就起床出门锻炼的父亲,还没走到小广场,据说和迎面跑来的王大伯打了个招呼之后,就直挺挺地扑在了起上。我们闻讯赶过去以后,父亲已经走了。脸上还是笑着的。王大伯安慰我们:你爸这是喜丧,奔天堂了,瞧他笑得多开心。

爸爸的笑脸永远定格在了2009年10月1日。大字不识,当了一辈子家庭妇女,也伺候了爸爸一辈子的妈妈终于闲了,她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塑,眼神空洞地瞅着墙上父亲的遗像,过好久好久的时间,眼皮才眨一下。

这可不成。再这样坐下去,七十五岁的母亲会老年痴呆的。我们劝母亲到广场上和老太太们去跳广场舞。母亲摇摇头。我们让母亲到小妹家帮她接送上小学的二宝,母亲摇摇头。我们急了:您这样子我们也不放心啊。

老娘今年八十五

母亲说:我要读书。

我们都愣了:读书?

母亲点头:读书。

当小学老师的我把母亲带到了学校,戴着老花镜的母亲坐在一年级教室的最后一排,很认真地念a、o、e,一笔一划写人、口、手。母亲比不懂事的小朋友接受能力强,很快就可以嗑嗑巴巴看书了。她买了一本厚厚的《新华字典》,遇到生字就查字典。大概用了一年时间,母亲已经成了识字老先生,居然可以纠正二宝作业中的错别字了:这个在用错了,要用再见的再。

母亲又开始忙了起来。回去探望母亲,一准可以看到坐椅子上俯身在桌上写字的母亲,母亲过于投入,连进来人都不知道。

老娘今年八十五

妈,在写什么呢?站在背后问母亲,母亲有些慌乱地惊觉,手忙脚乱地遮掩着桌上的本子,神色居然有一丝少女的羞涩:瞎玩,能写啥。

还是趁着母亲上厕所的功夫偷偷翻看了一下母亲的本子,原来母亲在回忆过去的生活,从小时候有记忆了开始写起,真没想到,母亲出生是含着金钥匙的,她的生父是一个大财主,生母是丫环收房的小妾。母亲是在保姆背上长大的小姐,五岁就进了学堂,可惜只识了一年字,生父就过世了。小妾母亲被大太太连女带妈卖到了一户贫农家,自此母亲过上了不同的人生。

母亲在述家常,虽然只写了十来页,但特别耐读,让人有急欲读后来的冲动。

老娘今年八十五

妈,你有当作家的潜质,写得真实,赶紧写,写好了咱出书卖大钱。

真的?母亲眼睛一下亮了。

真的!好看,不信,咱让我哥他们都看一下,听听他们怎么说。

把一大家人电话呼了回来,轮流看了一遍之后,几乎人人都在问:妈,后来呢?姥姥,后来呢?奶奶,后来呢?

最后大家一致通过姥姥住小妹家,让二宝每天写完作业把姥姥当天写完的经历打到电脑上转发到群里。

没想到母亲比我们想象中出色,居然让二宝手把手教会了电脑,自己在家开始用电脑写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发到网上的贴子,很快就有几十万的粉丝,读者也和我们一样在文章后面留言:奶奶,后来呢?

老娘今年八十五

在写了五十万字后,母亲的自传《老东西》终于写完了,母亲跌荡起伏的人生经历全部是我们未知的。在我们眼中,母亲仅仅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大字不识的家庭妇女,要不是父亲去世,失去生活重心的母亲找不到生活的方向,我们真的会错过重新审视认识一个真实母亲的机会。

原来,母亲的人生这么精彩。

母亲的《老东西》被出版社相中出版了,和小年轻们的畅销小说归类在一起摆在了书店显眼的位置。曾经大字不识的母亲在八十出头的年龄华丽转身变成了一个大作家。

今年八十五岁高龄的母亲突然和家人宣布,封笔不写了,每天坐在电脑前写作不利健康,她要到健身房练肌肉去。

老娘今年八十五

我们姊妹几个听了,没有一个感觉意外,母亲的决定自有她的道理。已经从学校退休赋闲在家的我第一个报名,当母亲的陪练。我在写《小东西》,明显体力跟不上了。

八十五岁母亲的选择,是正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