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专项整治黄赌毒和黑恶势力“保护伞”

大同专项整治黄赌毒和黑恶势力“保护伞”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市委政法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安排部署,坚持上下联动抓整治,牵头组织开展“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失职失责甚至包庇纵容、充当‘保护伞’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以打开路,综合施策,着力整治“黄赌毒”乱象。我市公安机关全警动员,重拳出击,对“黄赌毒”违法犯罪发动凌厉攻势。开展“黄赌毒”案件大起底,深挖彻查犯罪线索,确保打深打透,不留死角。深入推进“秋风行动”“冬季严打”专项行动,严查“黄赌毒”案件。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延伸开展了“打击线上组织卖淫”“打击赌博断链行动”,严打隐藏变异的“黄赌毒”违法犯罪。以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为牵引,持续将命案攻坚、网上追逃、社区戒毒等工作引向深入。各县区组织开展“黄赌毒”问题隐患大排查,发动基层民警、街道社区干部、网格员、综治干部等力量,对重点场所进行了六轮治安大清查,不断挤压“黄赌毒”滋生空间。各级综治中心将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做到底清数明,掌握动态。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共查处涉黄赌刑事案件31起,涉黄赌行政案件106起,刑事拘留56人,行政拘留276人;破获涉毒刑事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缴获各类毒品377.7克;检查易制毒化学品相关企业63家;清查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以及“九小场所”13932处(次),责令整改443家,停业整顿88家,取缔79家。

集中攻坚,打伞破网,强势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公安机关开展涉黑涉恶案件线索攻坚,实行“阶段式清零”工作机制,落实核查线索“三长”负责制,确保涉黑涉恶线索及时查清办结。目前,2018年摸排出的涉黑涉恶线索已经全部清零。开展涉黑涉恶积案清零攻坚,健全完善法、检“提前介入机制”,组织开展重大案件协商研判会议,始终坚守法律底线,严格执行“两高、两部”指导意见,不断提升办案质效,涉黑涉恶案件得到有效清理,检察机关对2018年涉黑涉恶案件全部提起公诉。开展查处黑恶势力腐败问题及“保护伞”攻坚,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严格落实“两个一律”“一案三查”工作要求,加大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办理力度。严查涉案财物,深挖深层次原因,彻底斩断利益链。目前,已经查封、冻结、扣押涉黑涉恶资产5.7亿元,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58人,处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中失职失责人员13人,并对工作不力的29家单位、80人进行了问责。

搭建平台,加强协同,不断深化社会治理。我市精心搭建行业领域治理“1+N”行动平台, “1”是由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统一部署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N”是行业单位结合自身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截至目前,全市23家行业监管单位开展了74项行业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补短板、堵漏洞,巩固扩大扫黑除恶成果。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三书两办”制度,政法机关对办理的每一个涉黑涉恶案件都认真分析研究,找出背后存在的社会治理问题,并及时向行业单位提出整治意见。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共制发《风险提示函》325份,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书》54份,法院机关制发《司法建议书》8份,督促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履职尽职。市扫黑办针对疑难复杂治理问题,发出交办意见书28份,督办卡6份,推动行业整治落实到位。(大同日报记者 潘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