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發出新一輪全球化最強音

十月,初秋的廣州,依舊帶著夏的氣息。

巴基斯坦前總理肖卡特·阿齊茲在廣州微信總部大樓前與微信品牌標誌合影。阿齊茲是一名微信粉絲,有著自己的微信賬號。同樣使用微信的還有希臘前總理喬治·帕潘德里歐,他熟練地通過了記者的好友申請,並表示希望通過微信這一平臺更全面地瞭解中國。

讀懂中國是世界的期盼。阿齊茲距離第一次來到中國已有近40年,40年間,阿齊茲多次來訪,每次都會被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鉅變所震撼。參觀微信總部後,阿齊茲稱,中國包括微信支付在內的創新,是巴基斯坦可以學習引進的。讀懂中國,在當今世界確實更有意義,因為很多國家都會想要了解中國的發展路徑。

在千年商都廣州,讀懂中國有了更生動的案例。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號召在廣東發出。一年後,千年商都廣州舉辦“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大潮起珠江,敢為天下先。

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发出新一轮全球化最强音

貿易保護主義不符合歷史潮流

世界經濟增長的放緩已經出現一致性,這一點已經成為各國政要共識。

墨西哥前總統、21世紀理事會主席塞迪略引用OECD(經合組織)發佈的分析,經濟政策的不穩定性持續上升,營商信心在全球範圍都有下降趨勢。塞迪略認為這一問題的答案是:當前,全球化正面臨巨大挑戰,國際貿易體系的基礎被破壞,個別國家發起的貿易戰和前所未有的加徵關稅行為,已經對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造成了顯著壓力。

多年前,投資者對投資環境有一句期待——“不在乎政策多少優惠,而在乎政策有多穩定”。時隔多年,全球化智庫諮詢委員會主席龍永圖在這次會議上再次提起了這句話。貿易保護主義成為全球經濟不穩定的一個根源。

在保加利亞前總統羅森·普列夫內利埃夫看來,貿易保護主義不符合歷史潮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才是處理各種矛盾和衝突的解決方式。“這正是中國目前大力支持和倡導的,所以我也相信中國在新的世界格局當中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发出新一轮全球化最强音

今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5次下調了經濟預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認為,是否還會下調,最大的變量仍然是中美貿易的最終走向。

在全球範圍內,開放的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內在需求。只有如此,資源配置在全球範圍內才會得到更高效率,企業才會得到更多利潤。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宋泓表示,中國有信心、有耐心等待西方國家的調整和整個世界體系的變化。

“這是一個有廣泛紛爭和衝突的時代,因此圍繞共同的利益,破除因不信任帶來的灰色地帶顯得尤為重要。”博古睿研究院聯合創始人、21世紀理事會高級顧問內森•嘉德爾斯表示。他希望圍繞氣候行動,促進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他所在的機構目前正在支持一個促進加州和中國之間碳交易市場一體化的項目。

普列夫內利埃夫更是以自己的國家能和中國企業華為合作為榮。“我們願意展開雙臂,加入國際多邊主義機制下,共同推動全球的共同繁榮。”

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发出新一轮全球化最强音

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

雖然經濟全球化遇到一些曲折困難,但信心與決心是本次會議的關鍵詞。陳文玲表示,“第四輪產業革命、科技革命首次彙集在一起,這將孕育新舊動能轉換巨大的空間和潛力。”此外,新型公共產品的出現也將給世界帶來新希望。

陳文玲所說的新型公共產品,就是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這一公共產品已經得到136個國家、30個國家組織的響應,簽訂1950份文本,已經形成跨國的經濟合作,共商共建共享將給世界帶來新的希望。”

這一點,巴基斯坦前總理肖卡特·阿齊茲深有感觸。巴基斯坦是最早參與“一帶一路”合作的國家之一,中巴兩國最先將瓜達爾港口的建設作為“一帶一路”合作的支點,現在瓜達爾港口已成為著名港口。

肖卡特·阿齊茲認為這一商貿港的建設為巴基斯坦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我們發展中國家一般來說需要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果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這會成為發展經濟的最大制約”。“一帶一路”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為超過千萬的巴基斯坦人提供了工作。

中國開放之門只會越開越大

大勢不可逆。經濟全球化遇到一些曲折困難,但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

此次“讀懂中國”國際會議首次移師廣東,同樣彰顯了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決心與信心。

廣東是中國的南大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試驗區,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廣東被賦予“一帶一路”重要樞紐、經貿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的定位。

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发出新一轮全球化最强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認為,中國發展的可持續性和高質量呈現出顯著向好的趨勢。

這一趨勢體現在中國將更加依靠創新驅動。數據顯示,中國的研發投入2018年已經達到3700億美元,佔到世界研發投入將近17%,僅次於美國。

與此同時,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還有深化改革,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通過改革會釋放活力。張曉強表示,高水平的開放、營商環境改善、擴大進口、積極吸引外資,通過“一帶一路”建設,通過積極參與包括WTO改革在內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這些既是中國自身發展的潛力所在,也是中國為世界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重要作用的體現。

什麼是開放?開放是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免稅店的韓國化妝品,劇院的英國歌舞劇;開放更是經濟發展大事,國際指數公司標普道瓊斯、MSCI、富時羅素爭相納入A股或增加A股納入權重。

面向未來,中國開放之門只會越開越大。

春江水暖鴨先知。市場已經體現出開放的活力與韌性。

以本次會議召開地廣州為例,最近這三年,每年新成立的企業平均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今年前三季度,企業數量增長10.4%,平均每天開辦909個企業,廣州前三季度GDP增速達了6.9%。廣州主官在會場表示,隨著中國的大門越開越大,廣州已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发出新一轮全球化最强音

管中窺豹。以營商環境為例,按照10月24日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我國營商環境躍居全球第31名,並連續第二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前十名。

但展望未來,改革之路前途光明,任重道遠。

“營商環境建設應把握好三句話,營商環境重點不在松而在於公,管理清單不在少而在於準,政策重點不在於惠而應在於信。”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經濟學家範恆山表示,中國營商環境改革的任務還很重,“我們非常注重排名,但改革的目標並不是為了排名,而是為了中國發展,也通過中國發展為世界發展作更大貢獻。”

同樣,經濟全球化以及全方位的開放,也將帶來一系列的治理難題。這些仍需國際間加強合作。

國創會副會長、原中央黨校副校長徐偉新認為,半個世紀以來,由信息技術所推動的新媒體迅速發展,使以貨物和金融貿易為特徵的全球化,正在被跨境數據以及以此為依託的數據經濟所替代。

在這樣的信息傳播背景下,對國家治理能力、對國際傳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一個基本的考量點。”

數字時代相比以往任何一次技術革命,都需要世界各地之間的合作與相互依賴。這是國創會副會長郝葉力的期待。

大灣區是新全球化的最好抓手

一橋連三地,聯通粵港澳。在“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開幕的前幾天,港珠澳大橋迎來開通一週年紀念日。它的通車為大灣區不斷創新實踐提供良好示範。

粵港澳大灣區內的規則對接,正在對全球市場釋放積極的外溢效應。

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发出新一轮全球化最强音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總結指出,相比西方政治出現的問題,中國則有制度優勢。大灣區的建設不僅是廣東的需要,更是整個國家的需求。新的全球化需要抓手,大灣區是最好的抓手。目前,中國的發展不僅僅是質量型經濟的發展,也需要制度的現代化。制度改革正在由“物理反應”到“化學反應”轉變。大灣區利用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就會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

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中國正在開放中做大世界經濟的蛋糕,在聯動中完善全球經濟的治理。經濟全球化的目的是造福人民,打造普惠性共同家園,成為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共同願景。

本次會議還特別邀請了希臘雅典市原副市長亞歷山大·莫迪亞諾,雅典在普惠性家園話題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城市的公共廣場就是公眾參與活動討論的一個場所,雅典半圓形的露天劇場,就是給予市民活動的空間。這讓廣東主政者對古希臘在城市規劃方面作出的貢獻表示欽佩。

美國舊金山大灣區密爾布瑞市市長李偉忠認為,城市應該讓市民開心幸福。李偉忠祖籍台山,他所在的密爾布瑞市緊鄰舊金山國際機場,素有“通往亞太地區的金色門戶” 的美譽,這個城市居住環境優美,是美國人最喜歡居住的城市之一。

“今天,我們的居民更開心了,因為我們給大家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大家能夠齊聚一堂,如音樂會、圖書館等,也創造了很多機會讓這些市民在城市開展投資,他們就是城市的股東。”

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发出新一轮全球化最强音

李偉忠認為,城市要相互之間開展合作,不被國際或城市界限所束縛。李偉忠同樣認可廣州努力讓市民更開心的做法。

廣州正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於老城市煥發新活力,在教育、醫療方面投入數百億元改善條件,努力給市民提供一個普惠性、宜居且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從體制機制的改革到經濟高質量發展,再到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正揚帆起航。

在深化改革再出發的號召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能否以創新一個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為標誌,為經濟全球化貢獻大灣區力量,一如前40年為改革開放所提供的範例一樣,令世界矚目。

【記者】柳時強

【統籌】陳邦明 黃穎川

【作者】 柳時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