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禮相迎》馬志明反三俗,否定某些綜藝,內定自己人做冠軍

10月27日晚間,天津衛視播出《笑禮相迎》第二季全新一期。這檔綜藝因為公平的競賽模式,和更為豐富有趣的相聲內容,而獲得了大量觀眾的支持。外加上這一期當中,老一代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志明先生登臺,收視率方面更是水漲船高,依舊處於當晚同時段綜藝節目的前排位置。

《笑禮相迎》馬志明反三俗,否定某些綜藝,內定自己人做冠軍


在這一期當中,馬志明老先生作為評委,登上《笑禮相迎》。他在節目當中的發言,基本上有三點內容。第一點,什麼才是好相聲。第二點,為什麼拒絕某些相聲綜藝的邀請,而反倒來《笑禮相迎》當評委。第三點,相聲內容是否應該抓住主旋律,弘揚正能量。

關於第一點,馬志明老先生“開篇名義”,登臺之後立馬錶明立場。馬志明先生表示:相聲這門藝術啊,傳承了也快一百五十年了吧,它的目的是讓大家樂,但是,我覺得應當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有人物,有內容,有包袱,這幾方面都全了,這是一段好相聲。

《笑禮相迎》馬志明反三俗,否定某些綜藝,內定自己人做冠軍


藝術作品是否承載教育意義,在某些三俗作品創作者那裡,是存在爭議的。部分三俗相聲創作者和表演者認為,相聲光逗你樂就行了,還想承載教育意義,想什麼呢。馬志明先生作為相聲界公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觀點,認為“一段好相聲”應該承載“一定的教育意義”。

其實,關於藝術作品是否承載教育意義的問題,不僅在相聲行有一定量的爭議,在文學小說圈子裡邊,也曾發生過。民國年間,正統文學和流俗文學截然對立,不少鴛鴦蝴蝶派的小說作品,不承擔“文以載道”的功用,就是單純的好看,向讀者投其所好。但經歷了大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之後,魯迅、老舍、茅盾等正統文學作家,依舊不倒,而那些三俗文學的作者們,早就流入陰溝不見了。

《笑禮相迎》馬志明反三俗,否定某些綜藝,內定自己人做冠軍


關於第二點,為何拒絕某些綜藝節目的邀請,唯獨要來《笑禮相迎》節目做評委,馬志明老先生說的更加真切。馬志明先生表示:說實在的,我不願意參加這種活動,一個是不願意參賽,一個是不願意當評委,這次為什麼來呢,咱這《笑禮相迎》這個欄目,它沒有說今兒保誰,固定把那弄下去,沒有這個,我沒聽到一個,預先告訴我誰好,誰不好,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人,沒有這個,完全憑在座的各位觀眾朋友,這,公平,公正!

馬志明老先生雖然沒有明確指出是哪些綜藝節目搞內定,但這種公開諷刺某些綜藝的做法,依舊大氣凜然。目前國內的某些競賽類的綜藝節目,冠軍內定過分明顯,更是出現了大量的“陪太子讀書”的競賽節目,只是為了最後推出“自己人”做冠軍罷了。馬志明先生這次的表態,也是對這類綜藝節目地強力否定。與此同時,馬老也大力肯定了《笑禮相迎》的價值,就是要用這種公平、公正的方式,選拔真正的相聲人才。

《笑禮相迎》馬志明反三俗,否定某些綜藝,內定自己人做冠軍


關於第三點,相聲對主旋律、正能量的表達,馬志明老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在第三組相聲藝人登臺表演完畢之後,主持人裘英俊和馬志明老先生有一段交流,讓馬老談談自己對相聲藝術的看法。馬志明老先生認為,相聲演員就應該有平常心,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藝術,至於拿不拿獎,都應該用平常心去看待,“鐵石心腸,我就奔我的藝術,別的不往心裡去”,“抓住這主旋律,弘揚正能量”。

在抓住主旋律、弘揚正能量方面,某些三俗相聲的創作者和表演者,也曾表示過非議。在一點上,這批相聲藝人頗有微詞,不僅認為相聲沒有必要承載什麼教育意義,更是在自己的作品當中直接拿某些三俗包袱做最大噱頭,根本不弘揚什麼“正能量”。

《笑禮相迎》馬志明反三俗,否定某些綜藝,內定自己人做冠軍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期當中,有一組相聲選手只獲得了兩票,以非常“悽慘”的方式墊底。韓雪松和崔駿為觀眾帶來相聲《好好學習》,講了一個如何寫作文的故事,殯儀館、水晶棺全部拿出來,更是把詐屍等等作為包袱,多少有些“髒”了。主持人裘英俊在最後也表示,這些內容,雖然也能讓觀眾發笑,但還是會引起不適,票數低,是必然。

其實,這個作品本身並非真正的三俗相聲,只是拿著一定量的惡趣味當做包袱罷了。更為骯髒的相聲段子,也有人創作過。如何創作並不骯髒但包袱滿滿的作品,是考驗相聲創作者高級智慧的事情。這次墊底的韓雪松,其實幫別人創作過不少的相聲。在介紹當中,這位相聲演員表示,自己給孟鶴堂等人創作過《相聲一家親》、給謝金、李鶴東寫過《我要吐槽》、《我為什麼不紅》等等。

相聲創作當中,那些髒活兒、爛活兒,創作者確實應該自覺摒棄。這次,韓雪松《好好學習》因為殯儀館、水晶棺、屍體做湯等等值得商榷的包袱,只獲得兩票,非常值得思考。顯然,天津觀眾是真懂相聲,知道什麼是好作品,什麼真的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