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與灤州

□ 王豔萍

古灤州因灤河而得名。“本古貢洛城。灤河環繞……”在唐山故鄉的灤州、灤河都留有李大釗的足跡。在目前所查得的資料中,李大釗至少曾有三次途經灤州(1917年、1919年、1923年)留有文字記錄,寶貴的文字記載為我們呈現出百餘年前鮮活的歷史記憶。

李大钊与滦州

​雷莊車站

碧血春花同學情

在梳理李大釗與灤州的歷史脈絡中,不可不提的一個人物就是灤縣泡石店鄉蔣莊的蔣衛平。用當地人講古的話說:灤縣蔣莊有一位李大釗的同學、好朋友。

蔣衛平(1883—1910),灤縣蔣莊人。本名文慶,號衛平,清光緒八年壬午年農曆臘月十二日出生。此日正值大寒,公曆已是1883年的1月20日。祖父蔣天性是位鄉紳,是蔣衛平的啟蒙老師,使他打下深厚的國學根底。父親蔣讓喜好弓箭,有些武功,家庭教育可謂文武雙全。

李大釗與蔣衛平的相識、相知是在永平府中學堂。

永平府中學堂,李大釗曾就讀的中學,原址在現今河北省盧龍縣。清朝末年,清政府推行“新政”。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頒佈《欽定學堂章程》後,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奏請光緒帝頒發《直隸中學堂暫行章程》,通令各州府將書院改為學堂。同年10月,直隸永平府知府治所盧龍縣城內的“敬勝書院”改為“永平府中學堂”,由府學教官(即學官)範文號任監督,負責監察學堂一切事務。

永平府中學堂是永平府面向所屬七州縣(灤州、盧龍、昌黎、遷安、撫寧、臨榆、樂亭)招生最早的一所中學校,學制五年。初期配校監督一人,堂長一人,庶務主任一人,教習若干人,還有堂役。所授課程分為中西兩學。“中學”四科:經學、文學、史學、政治學;“西學”有:英文、算學、地學、外國史、格致學、外國淺近政治學和體操。

1905年,蔣衛平在永平府中學堂與李大釗同學,雖然兩人年齡有差距,蔣衛平22歲,李大釗16歲,因是老鄉,又志趣相投,常常縱論天下,關注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兩人按照中國傳統結為異姓兄弟,李大釗尊蔣衛平為兄長,這種情誼貫徹兩人終生。李大釗家在大黑坨村,要經灤州從水路回家或返校,蔣衛平把李大釗當成弟弟看待,走在一起。蔣家人知道李大釗父母早逝,小小年紀成婚,家裡老的老、小的小,全靠年輕妻子料理,對李大釗更加疼愛,或為他打點一些衣物,或留他住上幾天。兩人在校學習之餘,有時去河灘散步,有時在操場上打球、跑步。共同的遠大抱負,使他們成為真正推心置腹的摯友。

蔣衛平比李大釗年長7歲,思想已相當成熟。他的言談中有不少真知灼見,對剛剛遠離家門、年僅 16歲的李大釗影響很大,李大釗從他身上學到和獲得不少在家鄉苦讀時無法學到的知識和見解。蔣衛平和李大釗成為同學不久,得悉保定軍校招生,又毅然決定投筆從戎,被駐紮在永平府地區的第二鎮第三協統領王佔元推薦到保定北洋陸軍速成學堂學習。相交甚篤的李大釗,在古城盧龍同他依依惜別。沒到兩年,李大釗也毅然中止在永平府中學堂的學習生活,到天津投考新的學校,進入北洋法政專門學堂讀書。

從1905年永平府中學堂分手,到1910年蔣衛平犧牲,這期間,因歷史資料的匱乏,我們對李大釗與蔣衛平的交往、通信都無從得知。但蔣衛平的革命生涯和壯烈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對李大釗早期民主革命思想有很大影響是可以肯定的。現在保存下來的李大釗早期的詩作,許多都和蔣衛平有關,更可作為歷史的明證。

寫於1908年的《登樓雜感》是兩首七言律詩:

荊天棘地寄蜉蝣,青鬢無端欲白頭。

拊髀未提三尺劍,逃形思放五湖舟。

久居燕市傷屠狗,數覓鄭商學販牛。

一事無成嗟半老,沉沉夢裡度春秋。

感慨韶華似水流,湖山對我不勝愁。

驚聞北塞馳胡馬,空著南冠泣楚囚。

家國十年多隱恨,英雄千載幾荒丘。

海天寥落閒雲去,淚灑西風獨倚樓。

在這兩首詩中,李大釗遙念摯友蔣衛平遠赴東北,為保衛祖國疆土出生入死,感嘆自己當前的無所作為,更決心要把慷慨悲歌、壯懷激烈的荊軻、高漸離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悲壯的詩句,流露出李大釗對時局的哀嘆,和對在“北塞”捍衛國門奮戰的摯友蔣衛平的懷念,並感傷自己未能為國赴難。

時隔一載,1909年冬天,李大釗又有《歲晚寄友》兩首律詩,對“幾載不相見”的摯友蔣衛平,表達異常思念之情:

江山依舊是,風景已全非。

九世仇堪報,十年願未違。

遼宮昔時燕,今向漢家飛。

歲晚軍書急,行人歸未歸?

幾載不相見,滄桑又一時。

廿年餘壯志,千里寄新詩。

慷慨思投筆,艱難未去師。

何當驅漠北,遍樹漢家旗。

從字裡行間所飽含的思念與惦記,可以看出這是寄給“幾載不相見”的摯友蔣衛平的。李大釗接到蔣衛平寄來的“軍書”後,為蔣衛平壯志得酬而高興,又為身處險境的蔣衛平擔憂。同時也抒發了自己恨不能在此時此刻與蔣衛平並肩戰鬥的心跡。

李大钊与滦州

光緒年間《灤州志》中的灤州全域圖

不知蔣衛平是否曾接到李大釗的《歲晚寄友》,李大釗獲悉蔣衛平捨身報國噩耗,已是一年多以後了。此時,武昌起義已經爆發,昔日李大釗與蔣衛平相伴求學所途經的古城灤州也爆發了震撼全國的灤州兵諫和灤州起義,老師白雅雨在起義時壯烈犧牲。此刻,李大釗得知蔣衛平早在一年前就慘死在沙俄的槍下,極為悲痛,極為憤怒。一連寫出兩首《哭蔣衛平》:

國殤滿地都堪哭,淚眼乾坤涕未收。

半世英靈沉漠北,經年骸骨冷江頭。

遼東化鶴歸來日,燕市屠牛漂泊秋。

萬里招魂竟何處?斷腸風雨上高樓。

龍沙舊是傷心地,憑弔經秋抵劫灰。

我入平山遲一步,君徵絕塞未曾回。

玉門魂返關山黑,華表人歸猿鶴哀。

千載胥靈應有恨,不教胡馬渡江來。

在1913年的《言治》月刊上還登有李大釗寫的《題蔣衛平遺像》:

斯人氣尚雄,江流自千古。

碧血幾春花,零淚一?土。

不聞叱吒聲,但聽嗚咽水。

夜夜空江頭,似有蛟龍起。

李大釗的這些早期詩歌,大都登載在1913年的《言治》月刊上,這時的李大釗已是北洋法政學會編輯部長,負責編輯《言治》月刊,他以筆從戎懷念摯友的同時,我們能夠感受到他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探尋挽救國家民族危亡道路的努力。

已故的李大釗研究專家董寶瑞先生在《李大釗早期詩作與關外大俠蔣衛平》一文中也曾寫道:“李大釗在 1908 年至 1912 年留下的 7 首詩作,佔據了李大釗早期創作的詩歌作品的主要部分,認真尋找這些詩歌的創作緣由,對研究李大釗當時的思想極有意義。”

評古論今 比戲出奇

徜徉在新復建的灤州古城,會有穿越時空的錯覺。灤州博物館對上世紀評劇繁華盛況的情景再現,讓人不禁產生對這一傳統文化方式的探究,也由此引發對李大釗關注評劇的歷史關聯。關於李大釗與評劇的誕生有過聯繫,見於1982年9月完成並出版的《評劇簡史(中國戲曲劇種史叢書)》(胡沙著)。

在《評劇簡史(中國戲曲劇種史叢書)》一書中,胡沙對評劇的描述是平實、真切的,也是詳細、形象的。在他的闡述中,從形式上說明,評劇從最初的“奉天落子”“蹦蹦戲”“二人對唱”“蓮花落”等民間小調發展成為較複雜的大戲;從源流上尋根,評劇發源於河北省樂亭、豐潤縣一帶,流傳到東北三省開花結果的艱苦發展過程。特別是對於評劇的名稱起源,書中記有:

“那時的京劇也叫平劇,因為當時的北京叫北平,京劇是國戲,所以才能叫‘平劇’。而評劇當時是剛進城的小劇種,還沒有完全形成,也叫‘平劇’,這就引起京劇班主的嫉妒,開始挑釁,這時有一位報界的人士出來調解。他出了一個主意,給‘平劇’的‘平’字邊加了一個‘言’字。他說,京劇是國戲,代表北平就叫平劇;評劇是民間小戲,它反映市景狀況,演唱形式簡單、通俗易懂,把‘平’字加一個‘言’字就成了‘評’,這是以評論社會、評書說唱為重的意思。後來人們才知道這位先生就是李大釗。打那兒以後,評劇才有了正式的名字。”這就將李大釗與評劇的關係形象的表述出來。

五四運動前後,李大釗多次到唐山一帶進行社會調查,從事宣傳群眾的工作。他曾深入到煤礦工人、山區農民,甚至樵夫、牧羊人、看寺廟老人之中,對他們的生活和疾苦有深切的體會。尤為難得的是李大釗與成兆才及“警世戲社”竟有過一段交往。據曾與成兆才同班社的著名小生倪俊聲回憶,李大釗曾在他們的戲臺上宣傳放腳(把婦女裹著的小腳放開)、戒菸和剪辮子。還為他們題寫了條幅,題目為“是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成兆才的侄子成國禎也回憶說,李大釗和我二叔成兆才談過話,還曾給我二叔寄過書報。

以上這些記述常被李大釗生平研究文章所引用。在2008年8月4日《神州戲曲網》上登載了《評劇歷史沿革》一文。其中提到:

“1915年,李大釗曾經觀看成兆才等人演出的《花為媒》後,給予了稱讚。”“成兆才原系蓮花落藝人,受到新時代思潮影響,在藝術上革新創造,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其早期劇目有《馬寡婦開店》《花為媒》《賣油郎獨佔花魁》等,這些都是評劇的奠基戲。這位劇作家對時代的變革相當敏感,他吸收文明戲的表現手法,編演了一批很受群眾歡迎的反映現實生活的時裝戲,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1919年編寫的《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

關於李大釗關注評劇和轟動北方的“楊三姐告狀”如何改編成評劇,董寶瑞、王佔連合寫的文章《李大釗與誕生於其家鄉一帶的評戲的情緣》中敘述的十分詳細。他們寫道:

“李大釗對新出現的平腔梆子戲十分喜愛,認為這一新劇種完全可以同傳統的樂亭皮影戲相媲美。它博採二人轉、河北梆子、京劇、昌黎地秧歌、樂亭皮影、樂亭大鼓、什不閒等戲劇、曲藝、舞蹈、音樂藝術之長,保持蓮花落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藝術風格,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旺盛的藝術生命力。以後,不管是在日本留學,還是在北京創辦報刊,從事新文化運動和重大革命活動,他一直關注平腔梆子戲的改革和發展。據傳,在五四運動爆發前後,他曾同成兆才有過聯繫,不斷寄一些宣傳新文化、新思潮的報刊,希望平腔梆子戲保護平民化的特色,多演一些現代題材的劇目,這給予成兆才的思想以很大的影響……1918年,灤縣馮家狗兒莊發生了楊二娥被害,楊三娥為其姐申冤告狀的故事。在李大釗的建議下,成兆才很快寫出了《楊三姐告狀》。”“李大釗與這位評劇創始人的交往,多年來一直傳為美談。”

歷史上的紀念地

雷莊車站,是辛亥灤州起義最重要的紀念地之一,也是李大釗的文字中提到最多的地方。

1917年5月9-11日,李大釗發表在《甲寅》日刊上的《旅行日記》中寫有:

“天將破曉,過雷莊猛憶此為辛亥灤州革命失敗之地,白亞雨先生、王金銘、施從雲二隊官及其他諸烈土,均於此地就義焉。餘推窗北望,但見丘山起伏,曉霧迷?,山田疊翠,狀若綴錦,更無何等遺蹟之可憑弔者。他日崇德紀功,應於此處建一祠宇或數銅像以表彰之。然國人素性,但知趨附生存之偉人,不欲崇禮死去之英雄,斯等事又何敢望哉!”

此時,距辛亥灤州起義已過五年多,時過境遷,李大釗看到的是“無何等遺蹟可供憑弔者”,但“白亞雨先生、王金銘、施從雲二隊官及其他諸烈土”依然在他心中揮之不去,他期待“應於此處建一祠宇或數銅像,以表彰之”。如今,因鐵路壓煤改線,雷莊火車站原有的載運旅客功能早已廢棄不用,多年來,只有那斑駁的車站站牌彷彿還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1919年8月31日,李大釗發表於《新生活》上的《五峰遊記》中寫有:

“我們那晚八時頃,由京奉線出發,次日早晨曙光剛發的時候,到灤州車站。此地是辛亥年,張紹曾將軍督率第二十鎮停軍不發,拿十九信條要脅清廷的地方。後來到底有一標在此起義,以眾寡不敵失敗,營長施從雲、王金銘,參謀長白亞雨等殉難。這是歷史上的紀念地。”

對此,在朱文通主編的《李大釗年譜長編》中記錄:7月20日,李大釗離京返回故鄉。在王士立先生撰寫的《李大釗在河北活動編年》中記錄:7月20日,李大釗於當日晚乘火車離京返里。21日,李大釗於灤縣火車站下車,僱一小舟順灤河南下,黃昏後抵達大黑坨村。

1923年12月30日,李大釗在慶祝母校成立18週年會上作《十八年來之回顧》中說:

“革命派運動,像本校教員白雅雨先生,奔走於灤州第二十師(鎮)軍隊中,後殉於難。”“那追悼白先生輓聯的字句,今天我來在這個禮堂上,還彷彿有人念給我聽!”

這是辛亥灤州起義十二年後李大釗再回母校演講時所說,飽含深情,提的次數最多的人還是老師白雅雨。

白雅雨(1868-1912),名毓昆,號銑玉,字雅雨。江蘇南通市人。自幼入私塾,深受從事教育工作的祖父、父親的影響,用功讀書。1886年考取秀才,被江蘇學政王先謙選送到江陰南蓄書院,攻讀天文、地理、數學和歷史等。1899年到上海南洋公學師院進一步深造,並在該院、澄衷學堂等校任教,結識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教員蔡元培、張相文、鈕永建等人,並與從事革命活動的章太炎、鄒容、章士釗等交往。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下,成為當時著名的愛國學者。

白雅雨是同盟會員,深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影響,他要以“地理學救國”,“闡發民族觀念”。在教學中力求貫穿民族民主革命和愛國主義思想。1906年,正是朝廷為挽救日薄西山的命運,推行包括興辦新式學堂在內的“新政”時期,北洋法政專門學堂、北洋女師學堂均是此時創辦。1908年秋,受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堂和北洋女師學堂的聘請,白雅雨帶家眷到天津的這兩個學校史地系任教。以學校為陣地,培育革命青年。此時李大釗正在北洋法政專門學堂讀書,二人志趣相投,遂促成了一份師生情緣。

辛亥灤州起義之時,李大釗正在北洋法政專門學堂讀書。北洋法政專門學堂是直隸總督袁世凱推行“新政”時創建的幾所高等學府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法政學校。創建於1906年,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區新開河西岸志成道33號。1907年8月開始招生。1909年更名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白雅雨就職的另一學校是北洋女師學堂,也於此時創建。基於對“因孩提之童,日依母側,薰陶漸染,習慣自然”的認識,舊有的“女子一端尤為家庭教育之根源,培植人才之基礎”的觀念更為根深蒂固,新學堂更為注重對女子的教育。因此,學堂聘“品行端方,學問優裕”的翰林院編修傅增湘為監督,在傅增湘的主持下,專門制定了《北洋女子師範學堂章程》。辛亥革命後,學堂先後更名為北洋女子師範學校,直隸女子師範學校,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五四”前後,鄧穎超、劉清揚、郭隆真、許廣平等,都曾在北洋女師學堂求學。

武昌起義前,在天津,白雅雨就以北洋女子師範學堂和北洋法政學堂的師生為主組建了天津共和會,被推舉為會長,準備策劃發動辛亥灤州起義。在革命黨人積極工作下,清新軍第20鎮、第6鎮、第2混成協中的很多官兵傾向革命,第6鎮統制吳祿貞是同盟會成員,第20鎮統制張紹曾、第2混成協協制藍天蔚也贊成共和,三人曾密約在灤州“秋操”之際相機“兵諫”,倡導君主立憲。

1911年12月31日,在中國同盟會、東三省同盟會、華北同盟會、京津同盟會、中國地學會、天津共和會、北方革命協會等多方革命力量的長期策動下,清朝駐灤州新軍第20鎮第79標所屬3個營2000多名官兵,響應武昌起義,宣佈反清。

1912年1月3日,成立中華民國北方革命軍政府,推第2營管帶王金銘為大都督,第1營管帶施從云為總司令。通電全國,照會列強。1月4日晚,軍政府發兵西進,直指津京。行至雷莊車站,不幸遭清軍重兵伏擊,經過一晝夜英勇血戰,終因眾寡懸殊而失敗。王金銘、施從雲壯烈犧牲。突圍而出的起義軍參謀長白雅雨, 在古冶被清軍抓捕,也於1月7日在開平死難。在刑場上,白雅雨拒絕下跪,被王懷慶砍斷右腿、砍下頭顱。白雅雨就義前曾賦詩:

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革命當流血,成功總在天。

身同草木朽,魂隨日月旋。

耿耿此心志,仰望白雲間。

悠悠我心憂,蒼天不見憐。

希望後起者,同志氣相連。

此身雖死了,主義永流傳。

老師白雅雨臨刑前立而不跪的凜然氣節深深打動了李大釗,“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白雅雨在灤州起義失敗後的生命絕唱,李大釗在天津求學時便牢記於心,李大釗決心要像老師那樣“為主義而來,為主義而去”,為理想獻身。

關於李大釗是否參加辛亥灤州起義,是學術界一直在探討的問題。唐山師範學院王士立先生、灤州唐向榮先生、劉建國先生都為此撰文,提出諸多文證來說明李大釗參與辛亥灤州起義。例如唐向榮先生《李大釗與辛亥灤州起義》一文在《中共黨史研究》發表(1999年第6期);王士立先生、唐向榮先生撰寫的《李大釗與辛亥灤州起義——臺灣所存有關史料的初步考察》在1992年《李大釗研究》第3輯發表並收入王士立先生專著《東海澗閣文存》(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學術研究的推進,為我們更深入地學習先輩,傳承革命精神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

橫山無言,灤水潺潺,百年滄桑,天地鉅變。李大釗所熱愛的家鄉熱土歷經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的人們講述著李大釗故事,秉承李大釗精神,將先驅者未竟事業不斷地推進、推進……

(圖片由灤州市王豔君、雷莊鎮趙淑霞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