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有什麼區別?二者戰鬥力誰更強?

李三萬

摘要:二戰時期德國武裝力量有國防軍和武裝黨衛軍兩大系統,那麼這兩支部隊有什麼區別,戰鬥力誰更強?

二戰時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有什麼區別?二者戰鬥力誰更強?

二戰時期德國武裝力量有國防軍和武裝黨衛軍兩大系統,那麼這兩支部隊有什麼區別,戰鬥力誰更強?

國防軍和黨衛軍是德國武裝力量的兩個系統,一個屬於國家的正規軍,一個則是納粹黨的武裝,從軍隊層面看,黨衛軍並不是國家的軍隊。

國防軍的歷史比較久遠了,雖然說納粹時期的德國國防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魏瑪共和國時期組建的,但是傳承卻是來自於德意志帝國時期的那些容克地主階級,這是一支由軍事地主組建的軍隊,榮譽感極強。到了納粹德國時期,希特勒對國防軍大力擴軍,由最初的十萬國防軍,到後來數百萬大軍,擴軍這方面,希特勒是深得這些容克地主老爺們的好感。

黨衛軍就不同了,黨衛軍是希特勒在發動啤酒館暴動失敗之後,在1925年4月組建的,最初只不過是200人的小部隊,隸屬於納粹黨衝鋒隊,但是直接聽命於希特勒。而長刀之夜血洗衝鋒隊之後,黨衛隊從衝鋒隊中獨立出來。希特勒在對國防軍進行擴軍的時候,黨衛隊也在逐步改革,也在逐步擴充。

二戰時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有什麼區別?二者戰鬥力誰更強?

黨衛隊的德語“Schutzstaffel”是德文“護衛”(Schutz)和“團隊”(Staffel)兩個單詞組合而成,字母縮寫為SS,標誌就是從SS演變而來的兩道閃電。

從衝鋒隊獨立出來之後,專門擔負保護納粹黨高官的安全保衛機構。1929年1月由希姆萊領導,成為納粹黨的憲兵單位,並得到很大發展。後來隨著希姆萊兼任德國內政部長,黨衛隊更是成為德國實質上的國家安全機構。

黨衛隊從成立之後不斷武裝化。1933年3月,成立柏林大本營警衛隊(Stabswache Berlin),在黨衛隊中挑選出120人組成一支直屬於希特勒的武裝部隊。這支小部隊1933年9月被正式命名為希特勒警衛分隊(LSSAH),這就是後來武裝黨衛軍第1師最早的前身,也是黨衛軍最早成立的武裝部隊。

1935年3月,希特勒廢除凡爾賽條約開始全面擴軍。黨衛隊也隨之開始成立完全軍事化的武裝力量,這就是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SS-Verfügungstruppe,字母縮寫SSVT),此時特別機動部隊共有11個營,總兵力約8500人。

1938年納粹德國官方確認國防軍是國家的武裝力量,而武裝黨衛隊則是直接聽命於希特勒的精銳部隊。武裝黨衛隊嚴格服從希特勒的命令,以忠心耿耿著稱。在戰場上更是以作戰勇猛而聞名,因此經常被派到最關鍵的戰場擔負最艱鉅的任務,成為德國最精銳最悍勇的王牌部隊。

1940年11月正式開始採用武裝黨衛隊(或叫黨衛軍,德文為“Die Waffen Schutzstaffel”,字母縮寫Waffen-SS)。黨衛軍也隨即開始急劇擴張,總兵力從1940年的12萬人發展到1942年的28萬人,再到1943年的32萬人,最終發展到1945年的120萬人,黨衛軍在最鼎盛時期發展到45個師。

而且黨衛軍的軍銜也和國防軍不同,不是常規的尉校將,而是突擊隊員、小隊長、中隊長、大隊長、旗隊長、區隊長、旅隊長、地區總隊長、全國總指揮等。

1945年5月,隨著納粹德國的戰敗,黨衛隊也隨之煙消雲散。1946年由於黨衛隊在戰爭中犯下了大量戰爭罪行,因此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宣判為犯罪組織,所有成員都要受到審判。而國防軍除了個別犯有戰爭罪行的官兵,大部分都沒有受到追究。

二戰時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有什麼區別?二者戰鬥力誰更強?

名義上,德國國防軍並不屬於納粹管轄,國防軍最高指揮機構是國防軍最高統帥部,聽命於德國政府,實際上德國政府就是納粹管轄。黨衛隊不同,黨衛隊的調動直接聽命於希姆萊。

而武裝黨衛軍在作戰中,必須依附於德國國防軍的戰鬥序列。黨衛軍在戰場上,通常都是屬於一個救火隊員的角色,哪裡需要,就去哪裡。不過在戰場上,黨衛軍要聽命於國防軍的將軍們,不得擅自行動。畢竟國防軍幾百萬人的部隊,黨衛軍往往只有幾萬人。

黨衛軍面臨的問題是,人少,能打仗的部隊其實就是希特勒警衛旗隊師、帝國師、骷髏師、維京師等幾個,後來大力擴充黨衛軍的時候,吸收了大批外籍士兵,和最初只招收純雅利安人背道而馳了。

如果說戰鬥力,國防軍整體實力非常強大,黨衛軍是個別幾個部隊戰鬥力強悍。比如骷髏師,首任指揮官艾克就是個非常狂熱的納粹分子,對於手下士兵的思想教育非常苛刻,這就讓部隊戰鬥熱情非常高,戰鬥力自然非常強悍。

最初,國防軍是極度鄙視黨衛軍的,國防軍和黨衛軍不一樣,國防軍的將領們都是貴族出身,希姆萊是個什麼東西,你們這些人根本算不上軍人。後來在蘇德戰爭中的幾次戰鬥,讓國防軍對黨衛軍改變了看法,開始密切合作,其實就是給國防軍幹些髒活累活。

國防軍會把自己擺在一個非常高的姿態,把自己描繪成白蓮花騎士,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實際上,國防軍犯下的罪行遠比黨衛軍多,黨衛軍才幾個人,哪夠殺那麼多人的。

二戰時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有什麼區別?二者戰鬥力誰更強?

兩者的最大區別在於國防軍是隸屬於國家的正規軍隊,黨衛軍是在希特勒執政前就成立的,只服從於希特勒。國防軍作戰勇猛,訓練有素,是德國侵略歐洲各國的最主要力量。國防軍的標誌是“戰鷹”加“軍徽” 。而黨衛軍顧名思義,是隸屬於納粹黨,只聽命於希特勒,相當於御林軍,不受除希特勒以外的任何人控制。黨衛軍成立之初叫“黨衛隊”,是希特勒在德國政壇崛起過程中對對手進行以“刺殺”和“破壞”的極端恐怖組織,為希特勒平步青雲立下汗馬功勞,隨著希特勒成為德國最高國家元首,“黨衛隊”也升級為“黨衛軍”,“黨衛軍”的標誌是“骷髏”和黨衛軍字母縮寫SS演變而來的兩道閃電。

在德國內部,兩支軍隊經常出現矛盾,但在對外侵略中又互相合作,一致對外。在德國法西斯投降前夕,數量上處於弱勢的黨衛軍已和國防軍不相上下,但由於黨衛軍歷來的歪風邪氣與準軍事化部隊標籤籠罩下,促使部隊“兵源”不夠優良,訓練不夠紮實,整體作戰素養和戰鬥能力上還是比不過國防軍。

在二戰中,最初的黨衛軍戰鬥意志狂熱,雖然軍事專業素質上,確實沒有國防軍紮實,但是戰鬥力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就是因為這一點,犧牲遠比國防軍大,到後期,狂熱而高素質的兵源補充不上來,戰力才開始明顯下降,而在佔領國組建的黨衛軍,都是治安偽軍,說不上有什麼戰鬥力。

但是到了戰爭後期,納粹德國眼看敗局已定的時候,很多國防軍部隊士氣低落,毫無鬥志,但黨衛軍依舊保持了最初的狂熱,戰鬥意志依然很堅定,在最後的柏林戰役中,一直抵抗到最後的,都是黨衛軍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