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壇“怪球王”,隊友眼裡“孤獨鬆”,就連教練也稱他“悶葫蘆”

導讀:乒壇“怪球王”,隊友眼裡“孤獨松”,就連教練也稱他“悶葫蘆”

變幻莫測的削球造詣,三次世界冠軍,國乒中堪當大任的奇兵,有時候真的不知道如何來形容這位國乒退役老將才不為過,因為作為享有盛譽的乒壇“怪球王”,在隊友眼裡的他是一顆“孤獨松”,就連教練也稱其為“悶葫蘆”,卻在削球上擁有常人難以突破的造詣。

乒壇“怪球王”,隊友眼裡“孤獨松”,就連教練也稱他“悶葫蘆”

丁松,作為國乒眾多退役老將中的一員,單單從所獲的賽場榮譽並不容易引起球迷和觀眾的注意。但從一個對乒乓球充滿極度熱愛的少年,到三次世界冠軍,丁松的職業生涯經歷的輝煌、沉淪的歷程卻能夠讓我們感受到這位球員跌宕起伏的職業生涯既是傳奇更是一種遺憾。

乒壇“怪球王”,隊友眼裡“孤獨松”,就連教練也稱他“悶葫蘆”

職業生涯巔峰期的丁松,憑藉自己出色的發球和發球搶攻、變幻莫測的旋轉變化、神出鬼沒的削中反攻在乒壇中獨步青雲。甚至讓很多乒壇高手對其也是束手無策,所以他在削球上極高的造詣讓他成為了乒壇的“怪球王”“魔術師”。

乒壇“怪球王”,隊友眼裡“孤獨松”,就連教練也稱他“悶葫蘆”

反觀過往,如今的丁松雖已磨去了年少時的稜角,轉身成了了上海交通大學乒乓球隊教練,不過他骨子裡的個性依然在,在外人看來他是個低調的人,其實他的內心一直很驕傲,隊友眼中的“孤獨松”,教練眼裡的“悶葫蘆”,但這些都沒有看透他背後的辛酸。

乒壇“怪球王”,隊友眼裡“孤獨松”,就連教練也稱他“悶葫蘆”

在隊友和教練眼裡丁松總是很低調,沉默寡言成了隊友對他做過最多的評價,不過沉默背後是他家庭的不幸,父親病休在家,全憑母親一人工作,撫養兄妹兩長大成人。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造就了丁松早熟而倔強的個性,一戰成名,打敗諸多的歐洲名將,都不足以改變他的性格,造詣極高的削球的背後所付出的努力,恐怕要比我們想象得更多。

乒壇“怪球王”,隊友眼裡“孤獨松”,就連教練也稱他“悶葫蘆”

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95年的第43屆天津世乒賽上,男團最後的決賽中,國乒在與瑞典隊戰成1比1時,名不見經傳的丁松臨危受命,挑戰卡爾松,以詭異的削球手法,打得卡爾松束手無策,從而一戰成名。

乒壇“怪球王”,隊友眼裡“孤獨松”,就連教練也稱他“悶葫蘆”

在很多對丁松的評價中,小編覺得奧地利名將陳衛星的評價比較合理,他說道:“我認為在所有的削球手中,丁松是最好的,當然不是現在的丁松,而是95年前後的丁松,那時他攻球的感覺、攻削的轉換以及前三板的水平,沒誰能達到他的境界。”

很顯然英雄落幕,如今的丁松雖然早已退役,慢慢的消失在很多老一代球迷心中,不過丁松卻一直做著與乒乓球有關的工作,並帶領中國隊取得了第27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乒乓球男子團體賽冠軍,他還是那個一直為國乒做著貢獻的怪球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