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從口入" 這七種癌症跟吃有關

導讀

近年來,我國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走高,尤其是在城市居民中,癌症已成為威脅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在經濟發達的廣東省,癌症對居民的健康威脅尤為顯著。據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癌症中心)的專家統計,廣東的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2%和23%以上。


你可知道,在癌症防治專家的眼裡,有些食物與幾種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





胰腺癌

1

“三高”食物要少吃


有“癌中之王”之稱的胰腺癌是一種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死亡率高、治療效果差。胰腺癌和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這“三高”食物“吃”得過多密切相關。

預防胰腺癌主要是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在飲食中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平時要杜絕暴飲暴食,減少胰腺的負擔。暴飲暴食將導致急性胰腺炎發病風險增加,而急性胰腺炎治療不佳、反覆發作,可轉變為慢性胰腺炎,後者被認為與胰腺癌相關。此外,糖尿病患者要提防胰腺癌的危險。有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發生胰腺癌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兩倍。

胃癌

2

別老吃剩菜醃菜


不良飲食是誘發胃癌的首位因素。天天吃剩菜,是不少胃癌患者最為後悔的生活習慣。很多家庭都會遇到剩菜問題,把剩菜放入冰箱下頓繼續吃。在這個過程中,剩菜會產生一些亞硝酸鹽,雖然其含量不高,但長此以往,就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愛吃醃製品也是導致胃癌的重要原因。因為醃製的食物中常常含有亞硝酸鹽,這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預防癌從口入,要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醃製食物、發黴食物和剩菜。

肝癌

3

發黴食物落肚,當心肝癌“上身”


喜歡把發黴爛掉的食物剜掉,繼續吃“完好”的部分?發黴的豆子不捨得扔掉,熱水燙一燙再吃?當心!這樣的吃法,離肝癌不遠了。

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癌症報告2014》顯示,全球超半數肝癌病人在中國。除肝炎導致肝癌外,很多人的肝癌都是“吃”出來的,主要是因為“黃麴黴毒素”和“酗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強致癌物,其毒性為氰化鉀的10倍,為砒霜的68倍。在常見食物中,黃豆、玉米等富含澱粉的食物,沾染黃麴黴素而發黴後,致癌風險更高。除了食物,用發黴的豆子、花生製作的食用油,也有致癌風險。

此外,長期酗酒與肝癌的發生也有密切關係。酗酒可引發慢性肝細胞損傷,尤其是肝炎患者,從肝硬化進展為肝癌的風險大大提高。

乳腺癌

4

愛吃肉和富含雌激素食物的要當心


除了和熬夜、壓力大、愛生氣等生活習慣有關外,乳腺癌也和“吃”有關係。高脂飲食與乳腺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膽固醇會增加婦女患乳腺癌的風險,長期大量攝取動物脂肪,會產生大量類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樣物質,血中雌激素含量增高,而雌激素具有誘發乳腺癌的作用。

傳聞說“黃豆含雌激素,多吃黃豆/豆漿容易得乳腺癌”。實際上,植物雌激素含量很低,每天喝一兩杯豆漿、甚至吃上一斤兩斤的黃豆,根本達不到致癌量,因此沒必要恐慌。有些女性愛吃雪蛤(雌性林蛙的卵巢),但雪蛤的雌激素含量較高。因此,已經得了乳腺癌的女性,醫生會要求她不要吃雪蛤。

預防乳腺癌,日常飲食應保持清淡,注意葷素搭配,最好以素為主。多吃蔬果及粗纖維食物。

口腔癌

5

患者多半愛嚼檳榔、品烈酒、嗜酸辣


嚼檳榔、品烈酒、嗜酸辣、愛飲酒。口腔癌患者有六成人具有以上特點。早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檳榔列入了“黑名單”,和菸酒、砒霜等同列為一級致癌物。在湖南、海南、臺灣等檳榔產區,當地口腔癌的發病率非常高。此外,吸菸和飲酒也是導致口腔癌的原因。香菸中含有69種致癌和促癌物質,其中危害最大的尼古丁會直接刺激口腔黏膜,誘發癌變。而有些人喜歡飲烈酒,喜歡那種烈酒入口的“燒灼感”,其實這是對口腔黏膜的刺激損傷,最終可能會引發口腔癌。在廣東等非檳榔地區,導致口腔癌發病的影響因素,更主要的是不良義齒的反覆刺激以及糟糕的口腔衛生狀況。

食管癌

6

少吃“辣燙糙”、進食慢點


資料顯示,我國是世界上食道癌的高發地。吃得“太燙”、“太辣”、“飲酒”是食管癌高發的重要原因。

人最適宜的進食溫度在10~40℃左右。吃得太燙、太辣會灼傷食管黏膜,不斷刺激就會引起食管黏膜增生、變異,引發癌變。例如我國潮汕地區是食管癌高發地區,研究顯示,潮汕人從小愛喝溫度極高的“功夫茶”,是誘發食管癌的危險因素。為了追求極致的口感,“功夫茶”的水溫一般遠高於40℃,食管黏膜經過數十年的刺激,到中老年時就容易發生癌變。此外,喝酒,特別是喝酒精度高的酒,會直接導致食道黏膜燒傷,長此以往,在反覆刺激下,食管癌就會發生。受年輕人鍾愛的“火鍋+酒”搭配,對食管黏膜更是雙重不良刺激。預防食管癌,一方面要少吃“辣燙糙”食物,少喝過燙的熱水,另一方面,進餐時要控制速度,提倡細嚼慢嚥。這是因為狼吞虎嚥地進食,不利於充分咀嚼食物,而食物粗糙容易造成食管黏膜受到機械磨損。

結直腸癌

7

太愛吃肉、排便難要小心


俗稱大腸癌的結直腸癌是典型的“富貴病”,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上升最快的腫瘤之一。引起大腸癌的主要原因是攝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食物過多。過多地吃這些食物,無形中會增加腸胃負擔,降低腸胃的蠕動速度,食物分解慢,滯留腸道時間長,從而導致排便困難,毒素在體內積累,給大腸癌發生埋下伏筆。

預防大腸癌,建議大家要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多吃果蔬,並保持每天一次排便。對於便秘患者,除了要加強鍛鍊,也可通過健康飲食起到緩解症狀的效果。與其迷戀各種可能傷害腸道功能的“通便茶”,不如多飲水、吃自然利便食物,如蔬菜、火龍果等。中醫的龜苓膏、西方人熱愛的咖啡,適度飲用也有助於通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