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鄔思道建議四阿哥保舉廢太子復出,有何陰謀?

紅雨說歷史


其實鄔思道只抓住了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皇儲的廢立乃是帝王家事,康熙公然提出議立太子人選,絕非真意。


當然我們若從劇情前後,以觀眾的視角,可以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康熙在引蛇出洞。因為此前在張廷玉的提示之下,康熙已經意識到“太子手諭”是假的,那麼這背後何人興風作浪,攪弄風雲,康熙不能不查。

如何查?那就只能讓這隱藏在幕後的人主動跳出來,第一個跳出來的是大阿哥胤禔,但很顯然搞假太子手諭的人,必然不是胤禔,因為胤禔雖然垂涎儲位,但沒有搞陰謀的智商。因此此事必有隱藏得更深的其他人。

但是對於鄔思道而言,他掌握信息再詳細,必然不能如觀眾那般面面俱到。所以站在鄔思道的角度,他只能從康熙的帝王心術著手。


既然此次公議太子人選,不是出於康熙真心。那麼就必須考慮到康熙最擔心什麼?

歷史上帝王越到晚年,越是習慣性抓緊權柄,最擔憂的便是大權旁落。所以此次議立太子人選,誰被公舉,必然成為康熙的眼中釘、肉中刺。康熙雖不會除之,畢竟是自己的兒子,但是必然加以防備,也就是說這種人是不可能再次進入康熙的選嫡視線的。

在這個關鍵階段,其實就是“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的精髓階段。

其實對於這點,不但但鄔思道讀得懂,張廷玉、佟國維都讀懂了。但是出於各自不同訴求,每個人的具體表現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鄔思道第一點提出的就是不同意四阿哥胤禛參與競爭,不允許十三阿哥胤祥保舉四阿哥。

因為參與競爭,必然減分,甚至可能被排除出局。這是一心把胤禛推上皇位的鄔思道絕對不允許犯的錯誤。

自己不參與,但也絕對不能隨大流。要給康熙心目中對胤禛加分,必須表現出胤禛的忠直,讓康熙放心。

如何做到這一點,很多人都忽略了康熙提出議立太子人選,卻並沒排除了廢太子胤礽。胤禛和胤祥以前就一直都以忠直於皇帝康熙、太子胤礽的形象示人的。


所以既然沒有排除胤礽,此次理應推舉胤礽。

一來,表明胤禛忠介耿直,不忘本,這樣對胤礽,自然可以這樣對自己;

二來,表明胤禛顧大局,無奪嫡之心;

三來,表面胤禛敢於堅持少數派意見,興利除弊,此人堪當大任。

這也是康熙對胤禛保舉胤礽,一連說了三個好的原因所在。

但康熙一開始就是想復立胤礽的嗎?非也!

他一開始只是為了揪出幕後真兇。因為只是議立人選,並非選中之後,便要立當選之人的。天子乾綱獨斷,最後決定權還是在於康熙本人。他不用擔心結束後,要給誰交待。

但是張廷玉還意識到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太子長期缺位,只會使奪嫡之爭愈演愈烈,這樣一來可能傷及真正的儲苗。

於是康熙經過張廷玉密摺的點醒,立馬生出來復立胤礽,平息奪嫡之爭。最後發現胤禛、胤祥的保舉和自己不謀而合,這更體現出來了一種默契,自然又是更多的加分項。


所以全局來看,鄔思道只是更聰明,想到的問題更為全面。至於陰謀還不至於。畢竟看到這一層深度的還有張廷玉、佟國維。要說陰謀,佟國維還真玩了把陰謀,而且是陰謀陽謀交叉使用,讓人眼花繚亂,既讓自己軟著陸了,又把隆科多送上了關鍵位子,保住了佟佳家族的富貴。


炒米視角


《雍正王朝》太子第一次被廢,出現儲君上的真空,眾位有實力的皇子看見繼承皇位的曙光,紛紛有所行動。“八阿哥黨”假借道士張德明之口,散佈八阿哥允禩有“天子之像”的謠言。面對這一局面,鄔思道從自己研讀康熙所著書籍來看,判定康熙歷來對,怪力亂神的東西是深惡痛絕的。從而否定了雍正,目前康熙對“張德明事件”的表態。

鄔思道分析各方的局勢:

1、 首先是大阿哥出局。在太子被冤枉,意圖造反的當晚,大阿哥允禔便迫不及待地跳出來,想置太子死地。不僅眾位皇子看不慣此等落井下石的做法,也為康熙不容,更為可惡的是,大阿哥允禔對太子使用了魘鎮之術,兩宗罪疊加,遭到削去一切爵位,永久圈禁,首先出局。

2、 其次是八阿哥。允禩在調查太子黨羽肖國興,假傳聖旨騙取口供,意圖藉此打擊太子。讓康熙已經注意到了八阿哥的“小動作”,說其為“其心可誅”,在前。其後,太子被冤枉造反一事,被張廷玉辨別出,太子調兵手諭系偽造,但康熙不予追究,說明對八阿哥有所懷疑。



3、因康熙對太子母親,感情甚篤,難產離世後,康熙對於太子更是無微不至,傾注大量心血,以至於有些放縱太子,導致行為乖張,就這樣過了近40年。直至太子和鄭春華偷情曝光,引發太子被冤枉謀反的事件,但罪歸禍首是大阿哥允禔,是他使用魘鎮之術,導致太子種種不法的行為,錯不在太子身上。

此時的十三阿哥,已經對太子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對擁立太子已不抱希望,相反力挺四阿哥。

鄔思道覺得推舉四阿哥為太子時機還不成熟,康熙對對於廢黜太子還在猶豫。



(1)太子還在位的時候,已經爭得不可開交,暗流湧動。一旦廢黜太子,可能導致阿哥之間更激烈的鬥爭。

(2)對於新太子人選,康熙還在評估,未完全下定決心。

(3)對太子的溺愛,使得康熙還有一絲幻想。



鄔思道還以故事說明,有個老人家將象徵繼承權的鑰匙,最後傳給了不爭的兒子。“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特意將四阿哥打扮成為無疑皇位的皇子,一心為江山社稷,而不像“八阿哥黨”以一己之私利,結黨營私,這是康熙非常看重的。


綜上所述,鄔思道建議四阿哥、十三阿哥保舉廢太子,隱藏四阿哥有意皇位的企圖,以不爭而爭。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麼看?


公子霜塵


歷史上的雍正朝沒有這段人和事。只能用清朝秘史解開迷團,康熙皇帝廢掉太子胤礽後,胤禃是實對胤礽表現出救援態度。胤禛很著急,很想救他,此後發生的一件事情則更能表明胤禛對侍胤礽的態度。胤礽被廢出後,康熙皇帝準備宣佈胤礽被廢的告天文書,但在之前,他將文書給胤礽看,胤礽看後說:我的皇太子是父皇給的,父皇要廢掉就廢掉好了,何必還告天呢?大阿哥便將胤礽的話轉奏給康熙。康熙聽後很是生氣,他下令說:做皇帝是受天之命,如此大事怎能不告天,胤礽這樣胡說,以後他的話就不要上奏了!大阿哥又將父皇的諭旨傳達給胤礽,胤礽又說:父皇若說我別的不是,我倒無話可說,只是說我弒逆之事,我斷無此心!請您帶我的話轉奏父皇。然而大阿哥卻以有康熙曾說一句:不必轉奏胤礽話,的諭旨為由,不肯為胤礽轉奏此話。在當時,胤唐得知了此事,便告之胤禛,並對他說,這件事關係重大,我們應該上奏給父皇知道。胤禛聽後也十分贊同胤唐的意見,他表示即使因代奏得了不是,也應該替胤礽轉奏此事。他倆一同找到大阿哥,希望他能夠改變主意,為胤礽奏明此事。然而,大阿哥卻厲聲拒絕了,胤禛十分生氣,他說:你不奏,我來奏。阿哥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代奏此事,康熙聽後非但沒有因他們違抗諭旨而生氣,反而誇讚他們奏得對,並命人將胤礽項上的鎖鏈拿掉。胤禛在皇太子的廢立事件中,採取與他人截然相反的做法。對胤礽表示關切,仗義執言,疏通康熙與胤礽之間的感情,並且伴隨康熙更是體貼人微。在皇帝面前更是經常誇讚其他皇子,在別人需要時給予幫助。在激烈的爭儲鬥爭中胤禛深得人心。


茹叔敬



《雍正王朝》裡的鄔思道簡直是神人一般,看穿了康熙帝的一舉一動。對於康熙帝要求推薦新太子的舉動,更是洞若觀火,明白康熙背後的深意。所以才要求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舉薦廢太子重新當太子。至於鄔思道此舉有沒有陰謀,其實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為了讓胤禛上位。


可是鄔思道既然建議胤禛等人推薦廢太子胤礽復出,那胤禛又怎麼能繼承皇位呢?這就是鄔思道的高明之處。



先說康熙帝要求舉薦新太子。


其實這是康熙想看看到底是誰偽造調兵手諭陷害太子,也想看看老八在朝中勢力如何,並不是真的想大臣們舉薦新太子。畢竟康熙是最痛恨結黨營私的人的,明珠和索額圖就是很好的例子。


當康熙發現朝中勢力大部分都倒向老八集團,康熙感到了一股涼意,於是就進行了內部大清洗,尤其是與朝中大佬佟國維進行了利益交換,以佟國維提前退休來換取隆科多的上位。這樣,老八的實力就元氣大傷。



至於康熙帝對廢太子的態度,其實真的很複雜。況且太子是國之根本,不是說廢就廢的。


廢太子胤礽是康熙用了40年心血培養出來的,完全是按照繼承人的標準來培養的。說廢就廢的話,對於康熙來說,是一種沉重的打擊。而且太子心腹凌普包圍八大山莊,其實是有人在背後栽贓陷害太子,就是想讓康熙廢掉太子。這些小動作,康熙都是非常清楚的,也知道太子背後的壓力。


可是越往後,太子的行為越混賬,監國不力,監守自盜,賣官鬻爵,甚至揹著康熙與康熙的妃子搞在了一起。這對於任何男人都是一種恥辱,更何況是皇帝呢?這樣的人怎麼能治理天下。可是在康熙心裡,還是想給予太子一次機會的。這是康熙自欺欺人,也是一種無奈。



而鄔思道建議胤禛與胤祥舉薦廢太子,則是摸準了康熙的脾氣。這也是一種奪嫡策略: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畢竟當時的胤禛和胤祥是太子黨的人,論實力,胤禛是“孤臣”,沒什麼堅強的後盾。如果過早的暴露奪嫡野心,會遭到老八和廢太子的雙重打擊,這對於胤禛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而且,太子剛剛被廢,胤禛就自立門戶暴露奪嫡野心,康熙會怎麼想,肯定會把胤禛等同於老八等人,認為胤禛見利忘義。這樣對於胤禛來說,康熙、廢太子、老八都會對胤禛另眼看待。這對於實力最弱的胤禛來說,就是天大的災難。


其實康熙還是希望大家舉薦廢太子,讓他復出。當康熙看到胤禛等為數不多的人舉薦廢太子時,心裡是那個高興,連說了好幾個“好”字。這無形中也提高了胤禛在康熙心裡的地位,達到了效果。而胤礽復位只是時間問題。



鄔思道提出的奪嫡策略成功了第一步,但奪嫡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以後還是要夾著尾巴做人做事。胤礽雖然做了太子,但是看他之前的所作所為,也難成大勢,肯定還會讓康熙大怒的。並且老八集團的存在,也肯定會令胤礽劍走偏鋒,昏招不斷。到時候,胤禛只要隔岸觀火,就可以漁翁得利。


不得不說,鄔思道實在是高。既讓胤禛隱藏了自己的野心,可以從容佈局,又讓太子上位作為擋箭牌與老八內耗,而且種種行為,替胤禛在康熙那裡加分不少。康熙是一代明君,這些都看在眼裡。


對此,你覺得鄔思道為何建議胤禛等人舉薦廢太子復位呢?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導讀:被康熙皇帝撞破了“偷情”醜事以後,皇十四子胤禵又為太子胤礽的被廢加上了最後一棵稻草——偽造太子手諭,調來了凌普軍隊包圍康熙皇帝行宮。

太子被廢以後,康熙皇帝下達了“在京四品以上、地方二品以上官員都可以於諸皇子中,擇賢舉薦新太子人選”的命令。

但很快,康熙皇帝發現了皇八子胤禩“串聯朝臣”的結黨行為,又很快生出了復立胤礽為太子的想法。


在“新太子舉薦”的過程中,上書房首輔大臣佟國維對於皇八子胤禩的“執迷不悟”的支持令人費解;康熙皇帝對於“江湖術士”張明德的“妖言惑眾”予以曖昧態度,令人費解。

但最令人費解的還屬康熙皇帝為何復立早已經對其徹底失去信任和希望的胤礽為太子?

已經正式決定參與奪嫡之爭的皇四子胤禛為何舉薦復立廢太子胤礽呢?

鄔思道建議四阿哥保舉廢太子復出,到底處於何種打算,背後又有何種陰謀所在呢?

對於這三處令人費解的所在,我們逐一進行解析:

1、康熙皇帝明知道胤礽的種種劣行乃至和自己後宮嬪妃鄭春華幹出了代表著“謀逆亂政”的“偷情”醜事,為何還願意將其復立為太子?

難道真是因為康熙皇帝口中所說的“事後看來,他的那些事情有些是捕風捉影、純屬子虛;有的則是著了別人的魘鎮,才使得心智時常,行為怪悖”的“無心為惡”?

難道康熙皇帝真的絕對對自己已經完全失去信心和希望的胤礽,施以“忠恕之道”?

恐怕,那句“時刻以江山社稷為重”,才是康熙皇帝復立胤礽太子之位的根本目的所在!

太子胤礽被廢,太子之位空缺以後,其餘皇子開始了對於太子之位的正式爭奪,一場血雨腥風的奪嫡之爭就在康熙皇帝的眼皮底下發生。為了朝局的穩定,為了避免手足相殘,更為了壓制眼看就要危及自身皇權穩固自皇子勢力的逐步擴大,康熙皇帝必須拿出相應的解決手段。

畢竟,相對於皇位傳承而言,相對於選擇一位自己屬意的皇位繼承人而言,此時的康熙皇帝更為關心的是“江山社稷為重”、“皇權統治的穩固”!

將自己屬意的皇四子胤禛早早的立為太子,一來就讓當前的奪嫡局面更為混亂,鬥爭形勢更為殘酷、直接;二來,也會讓皇四子胤禛早早的成為眾矢之的,甚至走不到繼承皇位的那一天。

而擁有嫡子身份,做過三十多年太子的胤礽,首先在心理上已經讓其餘皇子形成了“君臣有別”的先入為主;另外,其嫡出皇子的身份,也是最能讓其餘皇子心服口服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者,此時的康熙皇帝已經不再在乎胤礽是不是會再度成為眾矢之的了,相反,胤礽被複立後受到的攻擊越多、越狠,對於胤禛的保護就越有效果。

對於康熙皇帝的心理路程,鄔思道早已經深為了解,並依據於此,對胤禛提出的具體建議。

2、隨著皇長子胤褆的圈禁;太子胤礽的被廢;以皇八子胤禩為首的“八爺黨”正式成為勢力最為強大的皇子勢力集團。就“四爺黨”當時的實力來看,絕對不是“八爺黨”的對手,更不具備和“八爺黨”正面對抗的任何優勢。

而就當時而言,胤禛想要在短時間內拉攏朝臣、擴大自身勢力顯然既不可能也不是明智之舉,畢竟皇八子胤禩利用“江湖術士”張明德製造的,用以“迷惑和串聯朝臣”的“八王大”說辭已經被鄔思道識破,就等著其觸及康熙皇帝的忌諱以後,被嚴厲懲罰和打壓。

所以,胤禛就只能在拉出一個胤禩肯定會在乎,也肯定會將其攻擊視線徹底轉移到他身上的競爭對手。

廢太子胤礽就是最佳選擇。

3、在“江南募捐”中初次展現出“孤臣”精神的皇四子胤禛,雖然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高度認可,甚至暗自認定了胤禛的皇儲身份,但此時的康熙皇帝春秋正盛,尚未到需要立馬傳承皇位的時機,所以他對胤禛的皇儲身份,還有時間和必要進行進一步的考察!

對康熙皇帝皇權的絕對服從和支持;時刻以江山社稷而非個人得失為重;不因為爭奪皇位就枉顧兄弟感情;不因為爭奪皇位就串聯朝臣、威脅皇權;就是康熙皇帝在“命令朝臣另擇賢者為新太子人選”中,對於皇四子胤禛的考察內容。

而胤禛,只需要一份舉薦廢太子胤礽的諫章,就能完美的完成康熙皇帝的考察。

其實,就算康熙皇帝沒有復立太子胤礽的打算,胤禛舉薦胤礽的舉動也只會“利大於弊”。

為什麼?

筆者認為,原因有三方面:

1、“君臣有別”思想下的必要舉動

皇四子胤禛原本就是“太子黨”成員,而太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皇權,胤禛對於胤礽的舉薦完全可以說成是出於“名分早定、分屬君臣”下,對於三十多年的“部分皇權”擁護。

2、避免帶上“牆頭草”標籤

胤禛身上帶了很長時間的“太子黨”印記,不可能短時間抹去,如果胤禛臨時轉換陣營或者自己站出來公開參與奪嫡,肯定會給朝臣乃至康熙皇帝心中留下一個“牆頭草”的形象。

如此一來,胤禛好不容易建立的正面形象,就會立刻崩塌。

所以,與其猜錯了康熙皇帝的打算而或許會得到向王掞一樣的訓斥,也比被康熙皇帝徹底冷落要強得多。

3、進一步維護正面形象

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順利走入康熙皇帝對於皇儲人選的考察之中,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一直以來都沒有表現出來的,對於皇位的垂涎和爭奪。

對於昔日太子胤礽的堅定支持,也是對康熙皇帝的絕對支持和服從,這是胤禛最讓康熙皇帝欣慰和信任的原因所在。

所以,胤禛就必須要繼續保持自己“對皇位爭奪毫無興趣”的態度,繼續保持自己在康熙皇帝心中“一心為國、絕無私心”的形象。

公開舉薦廢太子胤礽,就能滿足這些條件。

說到底,在鄔思道的指點下,皇四子胤禛帶著皇十三子胤祥共同舉薦一個被廢了的胤礽,乃是對於康熙皇帝心理有依據、有來由的精準猜測,更是其站在“時刻以江山社稷為重”、時刻保持“對康熙皇權的絕對支持和服從”的角度上做出的正確判斷和“無私”舉動。

事實證明,胤禛此舉,再次鞏固了自己在康熙皇帝心中的正面形象、完美隱藏了自己的奪嫡之心、成功避免了成為眾矢之的;胤禛此舉乃系其奪嫡過程中,重重加分的一次巔峰操作!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正說清代十二朝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整部書中,最厲害的謀士,要說胤禛能奪嫡成功,鄔先生絕對是最大的功臣,雖然這個人物是虛構出來的,但是在書中,他屢次為胤禛出謀劃策,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鄔思道

太子胤礽被廢,康熙皇帝讓各位大臣推舉新太子,正常情況下,肯定得選新人,鄔先生建議胤禛推舉廢太子,大多數人看來,這等於是投了棄權票,說不定還會得罪康熙皇帝,從這一點來看,鄔先生真的非常瞭解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為什麼讓大臣們舉薦新太子?表面上看,立太子涉及國本,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有利於國家穩定,但是深層的含義是,康熙皇帝在太子被廢后,也不放心自己的皇子們,他想借此事看看皇子們背後的勢力有多大,康熙皇帝也提防著他們的。

太子胤礽

那麼為什麼鄔先生要讓胤禛舉薦廢太子呢?前面已經說過,舉薦廢太子等於投了棄權票,但是這也代表著胤禛很乾淨,沒有像胤禩等人那樣拉幫結派,胤礽是康熙皇帝立的太子,雖然又被康熙皇帝廢了,但是康熙皇帝至始至終沒有對新的人選,有任何的表示,這個時候選廢太子,實際上是非常安全的,也代表對康熙皇帝的肯定。

當時胤礽被廢后,朝中有能力奪嫡的,其實就胤禛,胤禩,其他的皇子要麼沒實力,要麼有就是依附這兩人的,事實上胤禛的處境也很不好,追繳國庫時,他基本上把能得罪的官員都得罪了,胤禩在大臣之中左右逢源,鄔先生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給胤禛的建議就是在康熙皇帝態度明確前,別急著去奪嫡,做好實事就行。鄔思道給胤禛出謀劃策

而從後來的結果來看,真的懂康熙皇帝的就是張廷玉和鄔思道兩人,康熙皇帝這一試探,滿朝文武大多站到了胤禩,這時候還敢保舉胤礽的,在康熙皇帝看來,才真正是讓他放心,值得信任的人,事實上這一部分人,要麼是出於忠心,要麼是私心不大的人,要麼就是真正的聰明人。

另外一方面,康熙皇帝也明白胤礽不是當皇帝的料,他再次立胤礽為太子,也並非是還想給胤礽一次機會,胤礽被搞下去,有被人坑了的因素,也讓康熙皇帝知道了皇子們內鬥有多嚴重,康熙皇帝必須對混亂的政治鬥爭,尋找解決的途徑,再次立廢太子則有利於平衡各方勢力。張廷玉等人推舉廢太子

經過這一次試探,至少是轉變了康熙皇帝對胤禛的態度,開始考慮將他作為接班人來培養,因為胤禛有兩個讓康熙皇帝很滿意的地方,第一個是不結黨,第二個是能辦實事,加上他推舉廢太子,也讓康熙認為他為人忠義。所以在這次事件中,是胤禛獲得了勝利,而胤禩等人被康熙皇帝嚴厲斥責。

鄔先生的謀略,便是以靜制動,拋光養晦,慢慢取得康熙皇帝的信任,為胤禛之後奪嫡鋪平道路。

康熙皇帝諷刺胤禩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鄔思道建議胤禛保舉廢太子復出一事,要說沒有陰謀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全是陰謀。從這件事情中,不僅為胤禛的繼位做下了鋪墊,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清朝當時的時局。

為何這麼說呢?我們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我們知道,太子胤礽在剛滿週歲的時候就被立為太子,從小到大都受到了康熙的寵愛和悉心栽培。但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康熙便首先以“議論國事,結黨妄行”之罪,將支持胤礽的索額圖拘禁於宗人府,不久便死於幽所。

索額圖被打倒,實際上就意味著徹底剪除了“太子黨”。當然,康熙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給胤礽一個警告。但這同時又在客觀上助長了朝中反對皇太子的勢力。

對於胤礽來說,此時的他已經如坐針氈,皇父對自己也已經是心存芥蒂,朝中已經沒有什麼人可以利用了,於是便開始多方想法爭取早日上位。但是他的一舉一動早已經被皇父,被朝中的反對他的人看在眼裡,只要他一有動作,就會立即被查出。

終於,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初四日,康熙帝在巡視塞外返回途中,在布爾哈蘇臺行宮召見了諸王、大臣等集於行宮前,令胤礽跪下,細數他的罪過,就連赫舍里氏(孝誠仁皇后,胤礽生母)的死也算到他頭上,其言曰:“生而克母”,是一個為不孝不仁之人,隨即便廢掉了已經在位三十三年的皇太子。

其實總的來說,胤礽之所以會被撤掉,並不是因為他想著急上位而已,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大阿哥胤禔等反對太子集團的打壓。他們蒐集和編造了太子謀反的“證據”,其目的就是要徹底打擊太子,從而促使自己的主子上位而已。

而這其中最想打擊太子從而自己上位的就是大阿哥胤禔了,他想方設法都要將太子置於死地,所以一直在康熙耳邊“吹風”。到後來,他甚至以為康熙內心對胤礽的怨恨已經到了要除掉到他地步,之所以沒有處決他,只不過是礙於父子情面而已,只是怕被世人唾罵,揹負一個“弒子”的罵名。

於是他利令智昏地向康熙秘密建議說:“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此話一出,當即嚇到了康熙帝。他心想:我的兒子們為什麼連自己的兄弟都能下得去手?

此時的康熙心裡很清楚,如果胤礽真的被處決了,那麼一場更大的皇位爭奪戰即將到來,假若是大阿哥胤禔當了繼承人,那麼大清王朝就將陷入到萬劫不復之地。所以,胤礽還得復出!

作為四阿哥胤禛的“軍師”,鄔思道此時也給了胤禛一個好建議,那就是上奏康熙,讓胤礽復出,重新當太子。

鄔思道此舉,不僅讓胤禛的地位在康熙心中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清朝的繼承人歸屬的局面,避免了混亂局面的到來。

而此時的胤禛能說出這樣的話,不管事真心與否,至少在康熙心中獲得了很大的認同,康熙覺得胤禛不僅沒有在這樣混亂的時候爭取讓自己上位,反而是為國家考慮,所以形象一下子就提升了不少。要知道,此時很多官員,阿哥都是要求嚴辦太子的,但是胤禛卻反其道而行之。

畢竟討好其他人是沒有用的,只有討好皇帝,自己才有上位的可能。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初九日,康熙復立太子胤礽,並遣官告祭天地、宗廟、社稷曰:

不過沒過多久,胤礽又被廢了,但是此時的廢除與第一次大有不同,康熙帝也沒有那麼傷心了,反而顯得更為平靜,自然。這又是為何呢?篇幅有限,我們下文再說!

參考文獻:

  1. 清史稿,卷二二〇. 卷二八七(馬齊傳)

  2. 清會典事例.光緒本

  3. 《清聖祖實錄》


方圓文史


太子被廢后,儲君位置令人垂涎,康熙的其它兒子似乎看到了希望的光亮,都開始蠢蠢欲動。八阿哥胤祀素有八賢王美譽,他與人為善,群眾基礎好,是其它幾個阿哥的楷模。連上書房的大臣馬齊,佟國維都看好他,視為新太子的人選,其他大臣辯風識向後紛至沓來投其所好。


然康熙帝自有火眼金睛,他明察秋毫、洞察入微。深諳八阿哥是虛偽做作的人,眾大臣為自己的利益,置江山社稷於不顧,都在蠅營狗苟。如不當即立斷,大清危矣!事到如今必須考慮真正的接班人了,廢太子雖難堪重任,但啟用後能製造出一個過渡期。在這個時期康熙可以明辯誰在覬覦帝位,誰心中裝有黎民百姓。


所以,康熙帝內心早有重新啟用廢太子的想法——這是滿天過海的謀略。眾官舉薦八阿哥,而四阿哥卻舉薦廢太子,四阿哥的舉薦,符合康熙帝心意。

鄔先生建議四阿哥推舉廢太子有何陰謀?

1.鄔先生有大智慧,揣摩上意後,深知皇上這次要眾人推舉新的太子人選是權宜之計,他老人家這個舉措不是要真正的接班人,而是要藉此舉動查出是誰在嫁禍太子。



2.誰是太子人選,不是推薦所能決定了的,最後的決定權在康熙。康熙是乾綱獨斷的人,這樣的大事容不得別人插手。所以只能推薦康熙曾經欣賞過的廢太子。 而只有推薦了廢太子,才能表明雍正自己沒曾經嫁禍於太子——無疑是向皇上表明瞭心跡!


希望星晨58298869


“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惟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是深黯帝王心術,智盡於妖的鄔思道在康熙詔令文武百官舉薦新太子人選之時,給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提出的一道全新思路。

太子與貴人鄭春華的姦情在熱河行宮敗露,八爺黨趁機落井下石,偽造太子手諭,調熱河都統凌普率兩千兵士進駐行宮。康熙被迫移駕行宮外暫做歇馬之地的戒得居,召集所有阿哥到殿外候旨。

為防止不測之禍,康熙停用了太子胤礽的一切印信,把涉嫌偽造太子手諭的老十三胤祥收監。大阿哥胤禔見太子失寵,滿心歡喜的提出願替皇阿瑪行“萬難之事”,除掉太子胤礽。康熙痛斥胤禔是無情無義、人面獸心的蠢豬,被押入宗人府永遠圈禁。回京後,康熙立即佈告天下,廢除胤礽太子之位,同時詔令地方二品以上,在京四品以上文武官員,公開舉薦新太子人選。

當了30多年太子的胤礽一朝被廢,立刻引發官場地震,文武百官私底下議論紛紛,都想把寶押注在新太子身上,以獲得日後的晉升之階。老八胤禩背後有老九胤禟、老十胤誐和老十四胤禵的支持,妖道張德明“八王大,八大王”的六字箴言甚囂塵上,使他成為新太子的最佳人選,甚至連康熙也說,江湖術士之言多少也代表了部分民意。這讓四阿哥胤禛陷入思想漩渦,不知道該舉薦誰來當這個新太子。

鄔思道深夜會唔,一番深入淺出的分析,巧妙地解開了胤禛的心結。鄔思道認為皇上雖年事已高,但卻是古往今來少有的聖主,豈能被江湖術士之言所迷惑。鄔思道認為胤禛和胤祥應該舉薦廢太子復位,這樣做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博取忠義之士的好名聲

原本胤禛和胤祥就是太子一黨,多年來一直協助太子辦差。如果舉薦八爺出任新太子,必然遭太子故舊所不齒,認為是他倆是朝秦暮楚的勢利小人。可如果舉薦廢太子復位,太子必當感激於心,滿朝文武也將視他倆為忠義之士。

博取康熙的好感

康熙晚年最注重骨肉之情,大阿哥胤禔被圈禁正是前車之鑑。舉薦廢太子復位充分表示出顧念手足情深之義,必能博得老爺子的歡心,何樂而不為呢!

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胤禩是新太子的熱門人選,胤禛和胤祥即便舉薦成功也只是錦上添花之舉,不僅很難得到重視,反而容易招致老九、老十及老十四的猜忌。廢太子是冷門人選,此時舉薦他復位,猶如雪中送炭,一旦成功則倍受信任,即便失敗也能博取忠義之名。實際上,胤祥最希望舉薦的新太子人選是四阿哥胤禛,鄔思道講了一個小故事讓胤祥茅塞頓開,明白不舉薦胤禛才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鄔思道說:“有個老爺子生了一大群兒子,慢慢地老爺子年紀大了,這麼大的家當總要交給一個兒子來管吧!可鑰匙只有一把,兒子卻有一群,兒子們爭得你死我活,不可開交。只有一個兒子從不爭搶這把鑰匙,只是默默地幫著老爺子幹事。有一天老爺子終於想明白了,就把鑰匙交給了那個不爭的兒子。”

鄔思道最後總結:“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惟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他建議四阿哥舉薦廢太子復位,既可向康熙表示出不爭之心和顧念手足之情,同時又能博取忠義之名,獲得聖心嘉許,最終取得登上皇位的“那把鑰匙”。


歷史茶坊


鄔先生舉薦之前。特意講故事。以不爭而默默做事的兒子取得最後勝利為隱喻。為四爺指明方向。

而後鄔先生讓兩位爺舉薦廢太子。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就是讓四爺不要去爭。八爺黨現在勢力太大。四爺只能選擇做實事而不是去主動去爭。唯其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就是這個策略。

第二,就是表現好印象。皇帝的態度晦暗不明。最穩妥點的選擇就是廢太子,無論結果如何,都證明了他們的忠義之心。可以給皇帝留下好印象。這也是先前故事裡面做實事兒子所採取的方式來讓老人最後醒悟。

第三,這點鄔先生不好當面說。不過呢,封建王朝選舉,說來可笑。皇帝獨攬大權,怎麼可能讓外人弄權呢。無論結果如何,還不是皇帝自己說了算嗎。這次選舉就是騙局,來試探各個皇子的勢力罷了。四爺和十三爺舉薦廢太子,幾乎就是棄權票證明自己沒有結黨營私。

而結果也正是如此。康熙以結黨營私為由強行結束這不公平的選舉。八爺黨落敗,廢太子重新上位。而舉薦廢太子的四爺,十三爺和張廷玉都取得了康熙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