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华为为何要开发HMS安卓系统的生态圈?

油管运营


华为的确在全球范围内,大举推进HMS的生态圈的发展。华为这么做,我觉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谷歌把GMS给华为封闭了,华为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只有两条道路:要么和本地的应用市场合作,要么推动自身的HMS生态。

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华为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扶持本国的开发者,扶持本地优质APP替代谷歌的应用,从而减少各个国家对谷歌全家桶的依赖程度,打造类似中国的这种半封闭市场。


当然,海外国家从政策上可能不会干涉,但是基于民族情感选择自己国家的APP代替谷歌的APP还是可以预期的。任何国家都希望有自己的IT企业发扬光大,因此我觉得这个对谷歌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事情,华为的HMS会逐渐蚕食谷歌的全球市场。

我们前面说了华为可能会有两种选择,前一阶段也传出华为要和一些本地应用市场合作的传闻,但是最终华为依然选择了推进自身的HMS。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华为已经受制于人,不可能承担再次受制于第三方应用市场的风险。


次要的原因是,从成本上,推动自身的HMS合作虽然难度大一些,但是避免了每个不同的区域寻找和花费大量精力不同的合作伙伴,同时也可以扶持华为自己基于全球视角的生态,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这是华为应对谷歌的“作恶”最好的战略,这也是谷歌最不想看到的,华为这等于是在挖谷歌的墙角,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挖,让谷歌逐渐丢失市场份额,迫使谷歌回到谈判桌上,华为可以获得更有利的筹码。


要知道,很多国家和地区不是没有开发者,而是缺乏有巨头扶持。只要有巨头扶持,很多国家都会出现替代谷歌的本国应用,这些国家的政府部门显然也是喜闻乐见的。每个国家都希望发展自己的互联网生态,每个地区的开发者都希望赚钱。

所以,华为花费大量的力气推进HMS,牵头扶持本地开发者生态,对全球很多互联网荒漠地区开发者当然是重大利好,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生态的推动,一方面华为可以稳步推进自身手机的销售,降低谷歌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增加谈判的筹码


最后说一点,HMS和鸿蒙肯定有很大的关系,方舟编译器就像安卓和鸿蒙之间的桥梁,只要开发者习惯华为的HMS及相关的编译工具,日后推进鸿蒙的难度会更加的小,开发者无需花费大量的气力就可以支持鸿蒙,所以对鸿蒙也是至关重要的。


IT老菜鸟


对抗Google的冲击啊, MDS已经停止华为在欧洲的授权, 如果无法得到授权, 那么谷歌云, 视频, 甚至社交软件都会受到影响. 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华为的最新MATE无法在欧洲上市, 同时Google正在推自己的硬件Pixel系列, 包括手机, 音响, 手环等. 这些都是要从全生态占领最高点.


如果中国手机品牌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 那么最终全部会被google和apple消灭. 但是操作协同的开发异常困难, 需要长期投入巨额资金, 同时要拉拢足够多的开发者来你的平台进行开发, 每一部分都很难. 2011年阿里有推过YunOS, 当时我们还在手机行业, 火过一小段时间, 不过最终都是不了了之, 被高通和谷歌联手绞杀.


WINCHINA


因为GMS不能用了,对华为是很严重的打击。国内是不受影响,但是国外对Google体系的依赖很严重,如果没有GMS,实际上很多用户都不会再选择这款手机了。有点像国内某款手机被腾讯拉黑以后,禁止安装一些腾讯系软件一样。

不过这个问题在于Google已经发展了很久用户群体,即使华为现在开始开发HMS,事实上也只是亡羊补牢,功能上是能实现,但是用户习惯如何改变?国内跟微信强一个IM市场都举步维艰,何况在国外和Google全家桶争抢市场,只能说希望渺茫。即使HMS最终开发出来并且体验也不差,恐怕也难以在失去GMS支持的情况下在国外市场正面竞争。


榻榻米的榻榻


HMS(Huawei Mobile Service),这个东西开发出来主要是用来增强华为手机系统的生态建设的,由于谷歌GMS授权在Mate30系列不能用了,华为需要自建生态,弥补短板,避免受制于人。这套系统应该即可在安卓上应用,也可应用在鸿蒙系统上,并不冲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