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不過分析機構認為其專利質量有待提升

隨著華為在通信設備行業取得領導地位,在智能手機等行業也逐漸佔據優勢,日漸認識到專利的重要性,近幾年來對專利無比重視,專利申請量經常位居全球企業前列甚至高居第一名,不過日前有日本市調機構分析華為在2018年提交的專利,認為其專利含金量偏低,專利質量有待提升。

華為的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不過分析機構認為其專利質量有待提升


日本的市調機構 Patent Result是一家專利分析公司,對全球企業申請的專利進行分析,其通過在獨創性、多功能性等方面對企業申請的專利確定其含金量,華為作為全球知名的科技也是它關注的對象之一。

Patent Result分析了華為在2018年提交的專利後認為它的專利含金量只有21%,遠低於高通的44%和英特爾的32%,顯示出華為申請的專利在質量方面有待提升。

專利申請量凸顯了一家企業對專利的重視,不過專利申請量其實並不能代表一家企業的核心技術研發能力,真正能代表其技術研發能力的其實是專利授權量。一般來說,專利提出申請後,需要一兩年時間才能獲得知識產權局批准,因此企業每年獲得的專利授權量是滯後於專利申請量的。

從2018年美國商業專利數據庫(IFI Claims)公佈的數據可以看到,華為的專利授權量為1680件,這與它的主要競爭對手三星的專利授權量5850件存在較大的差距,當然三星的專利授權量遠超華為與它較早就在美國申請專利有關,也與三星擁有龐大的業務有關,三星的專利牽涉到許多行業,這與華為獲得的專利主要在移動通信行業有較大的差異。

華為的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不過分析機構認為其專利質量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這幾年在美國獲得專利授權量增加最為快速的中國企業其實是京東方,華為在2014年首次進入美國專利授權量TOP50中,京東方則是在2016年首次進入這個榜單。2016年華為、京東方分別位居美國專利排行榜第25位、第40位,專利授權量分別為1202件、870件;不過到了2018年它們的排名分別位居第16位、第17位,專利授權量分別為1680件、1634件。

2018年華為、京東方在全球申請的專利數量分別為5405件、1813件,京東方申請的專利數量遠低於華為,但是它在美國獲得的專利授權量增速卻遠快於華為,雖然專利申請量滯後於專利授權量,但是這似乎能說明京東方申請的專利通過率較高,專利質量也較高。

在國內市場,華為的專利優勢毋庸置疑,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專利授權量前三名分別是華為、中國石油、OPPO,專利授權量分別為3369件、2849件、2345件。OPPO的上升勢頭迅猛同樣讓人驚訝,今年9月公佈的數據顯示,OPPO以266件專利授權量超過了華為的264件。

華為的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不過分析機構認為其專利質量有待提升


這些數據似乎都在提醒著華為在強調專利申請數量的同時,提升申請的專利質量,以保持它在技術創新方面所擁有的領先優勢。技術研發是一項需要長期持續高投入的工作,而專利則代表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國各個企業獲得的專利持續增長凸顯出它們的核心競爭力在不斷增強,有利於它們在國際市場與已有深厚積累的國際企業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