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一)——“士族”與“寒族”的對抗

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名字有點長,叫《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作者是復旦大學副教授仇鹿鳴。“魏晉之際”的“魏晉”指的就是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和後來的晉朝。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東漢是亡於曹魏,曹魏又是亡於晉朝。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的禪讓,建立了魏政權。45年後,司馬炎又接受魏元帝的禪讓,建立了晉政權。這就是西晉。西晉結束了三國時代的割據,統一了中國。

不過,西晉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短的朝代之一。滿打滿算,不過只持續了51年。西晉滅亡後,不但司馬氏衰落了,更壞的結果是,又開啟了新一段長達400年的分裂時期,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五胡亂華”和“南北朝”。

這裡其實隱藏著一個奇怪之處:古代中國,除了一開始的秦國,後面基本上是一治一亂的循環。亂世之後的統一王朝,都能維持一定時間的穩定長久。而西晉終結了長達近百年的三國亂世,完成了統一,為什麼就這麼短命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給你簡單介紹一下學術界對於三國時期的一個主流看法。這個觀點認為,三國表面上看是軍閥爭霸,底層邏輯卻是“士族”與“寒族”之間的對立。士族和寒族最大的區別,就是出身不一樣,掌握的社會資源也不一樣。在“官渡之戰”的交戰雙方里,袁紹是“士族”,曹操是“寒族”。結果曹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之後寒族勢力就佔了上風。這一點我們後面詳細說。

順著這個二分法的邏輯,主流學術界也認為,司馬氏之所以能從曹魏手中奪取政權,是得到了士族階層的普遍支持。但是,這本書就告訴你,實際情況不是這樣。司馬氏不但不屬於士族,也沒有得到士族的支持。他取代曹魏,和曹魏取代漢朝,在性質上都是權臣篡位。寒族和士族的對立,並沒有因為西晉政權的成立而消除。恰恰相反,這兩股勢力,反倒都成了這個新生國家的掘墓人。

好,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三個部分來了解本書的主要內容。第一部分,我們先來說清,“士族”和“寒族”的對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第二部分,我們再來看看,司馬氏究竟是靠什麼取得成功的?第三部分,我們就來詳細分析和總結,西晉為什麼這麼短命的原因。

第一部分

我們先來說第一部分,“士族”與“寒族”的對抗。

最先提出這個觀點的是史學大家陳寅恪,他的原話是:“東漢儒家大族之潛勢力極大,雖一時屈服於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權。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故必伺隙而動,以恢復其舊有之地位。河內司馬氏,雖即承曹睿之庸弱,漸握政權。至殺曹爽以後,父子兄弟相繼秉政。不及二十年,遂成帝業。”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士族原本有很大的政治權力,但是在亂世中,卻被武力強勢的曹魏寒族政權給壓制了。但是隨著曹魏政權後來逐漸衰落,士族出身的司馬氏,趁著這個機會,在士族集團的支持下,又佔了上風,成就了帝業。

簡單來說,“士族”指的是,當時長期參與政治,並積累了一定政治資源的家族。比如,袁紹和楊修所在的家族都是士族。三國電視劇裡,袁紹總是掛在嘴上說的“四世三公”,就是彰顯他士族身份的一個標誌。“四世三公”的意思是,連續四代都有成為“三公”的人,“三公”指的就是司徒、司空、太尉這三個最高的行政官職。由於“三公”的職位被一個家族長期壟斷,這個家族就積累了很強的政治資源。袁氏和楊氏是頂尖的士族,除此之外,還有“累世九卿”和“累世郡守”,也就是長期出任九卿和郡守的家族。這些家族的政治勢力沒那麼大,所以是二級或三級士族。而這樣的家族,在當時還有很多。“士族”已經成了一個集團甚至階層。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士族多到可以形成一個階層呢?這還得從漢朝的選官制度上找原因。漢朝施行的制度是“察舉制”,每個正式官員都可以舉薦人才。一個人被舉薦之後,就會成為候補官員,在通過一些簡單的考核之後就能參與政治。在當時,舉薦標準主要是兩個方面,才與德。如果一個人在才能和品德方面被認為達到了一定標準,就可以被舉薦。

這個制度的出發點雖然是好的,但在具體實施中卻出現了偏差。最大的問題是,舉薦的標準,它沒法量化。怎樣是有“才”,怎樣是有“德”,全看推薦人怎麼說。實際操作起來,只要被舉薦的人沒有什麼明顯的瑕疵,就都能留用。所以你看,這就從擇優變成了取及格了。又因為沒法量化,被推薦人的政治起點,很大程度上得看是誰舉薦的。這樣一來,人際關係就變得特別重要。

大部分擁有舉薦權的人,都會舉薦自己的親朋故舊。而等到這些人進入政治,掌握舉薦權之後。他們就又會利用手中的權力回報當初舉薦自己的人,讓這些人的後代也可以進入官場。這就是當時官場的潛規則。

當這種規則實行一段時間之後,就形成了很多掌握政治資源的家族,袁紹的袁氏和楊修的楊氏就是其中的代表。曹操的高級謀士荀彧,來自潁川荀氏;諸葛亮,來自琅琊諸葛氏;大都督陸遜,來自江東的陸氏。這就是士族的由來。在政治利益上,他們彼此之間有一定的依賴,所以算是一個階層。

士族是有政治資源的家族,那對應的寒族就是缺少政治資源的家族。比如曹操就是寒族出身。曹操是宦官的養孫,他們家只有父親曹嵩當過“三公”之中的太尉。這樣出身的人,在身份上不被士族接納。比如,袁紹曾經罵曹操是“贅閹遺醜”,說他是宦官的後代。從這個角度看,“官渡之戰”也是寒族與士族的決戰。最終曹操勝出,這就造成了“士族屈服於寒族”的局面。

當時很多士族都依附於曹操。比如楊修、陳群、荀彧這些人都來自士族。所以陳寅恪才說,司馬懿所在的司馬氏也是士族。司馬氏取代曹魏政權,並不是個人或單個家族的篡權,而是士族恢復政治上的舊有地位。但是,這本書就顛覆了這個觀點。

最大的疑點是,司馬氏其實不屬於士族。剛才說過,士族有一個特點,就是要長期的參與政治,並形成一定的政治網絡。但是,司馬氏不具備這個特點。首先,司馬氏原本是武將出身,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均是東漢的徵西將軍。從司馬均往上,歷代也都是武將。司馬氏開始出現文官,是司馬均獲罪自殺之後的事,而且也沒有達到“四世三公”的級別。其實主流士族並不認可司馬氏。即使嘴上認可,心裡也不是真正認可。在當時,士族為了達成更強的政治聯盟,通常都會聯姻。誰也不會輕易把女兒嫁給別人,所以,婚姻關係是真正承認對方地位的體現。事實就是,沒有一家士族跟司馬氏聯姻。司馬懿的妻子是普通官吏的女兒,他的兒子司馬師,娶的是曹魏宗親,並非士族人家的女兒。可見司馬氏從來都不是士族,也沒有進那個圈子,也就更不可能代表士族取代曹魏政權。

如果我們遵照陳寅恪那個邏輯,司馬氏是士族,那後來的西晉就是士族的天下。但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應該重新評估西晉政權的性質。這個政權的背後,沒有來自士族深厚政治資源的支持,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是非常脆弱的。

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一部分內容。這就又帶來一個問題,既然司馬氏沒有得到來自士族的政治支持,那他是靠什麼奪取政權的呢?這就是我要在第二部分裡給你講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