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王大樹教授出席國際研討會講“大數據與信用”

北京大學王大樹教授出席國際研討會講“大數據與信用”

北京大學王大樹教授出席國際研討會講“大數據與信用”

經貿文化快訊北京電 10月25日,韓國計算與信息協會與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聯合舉辦了《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商業轉型》國際研討會。來自中國、韓國的教授、學者、官員和博士研究生近百人出席了會議。

北京大學王大樹教授出席國際研討會講“大數據與信用”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商業統計學會大數據營銷分會顧問王大樹受邀出席研討會,並作了《大數據與信用》的主旨演講。

北京大學王大樹教授出席國際研討會講“大數據與信用”

王大樹教授說,信用是交易得以正常進行的基礎。傳統信用適用於風平浪靜的自然經濟,那時主要通過禮和道德的力量來約束人們講信用。但是,在市場經濟的洶湧浪潮面前,只用禮和道德的軟約束就力不從心了,造成信用狀況下降。在當前的情況下,中國除了法律的力量以外,還可以通過技術的力量來對人們的信用加以約束。

北京大學王大樹教授出席國際研討會講“大數據與信用”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化技術在數字信任領域取得了初步進展,可以應用於信用領域。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新型傳感器幾乎滲透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人人有終端、物物可傳感。大數據技術能大範圍地掃除信息盲區,使過去一些不能進入認識視野的客觀現實揭開神秘的面紗而進入人類的認知領域。

北京大學王大樹教授出席國際研討會講“大數據與信用”

人們的每次行為都會在無形中成為對個人信用的一種表達,除了熟知的借貸行為,還包括商業行為、社會行為和社交行為等,比如:開車是否遵守交通規則、圖書借閱是否按期歸還、軟件叫車是否爽約、帳單是否按期付款等等,都能從各個角度對衡量個人信用提供指向。所以,可以應用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通過算法程序表達規則建立互信,就可以構建一種“技術背書”的信任機制,從而避免交易中出現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一方面,大數據技術應用給傳統徵信增加更多的評判維度和評判依據,通過數據挖掘,有效地判別企業法人或自然法人信用狀態,可以緩解逆向選擇問題。另一方面,大數據技術通過集成分析政府各個部門掌握的市場主體相關數據和全網關聯數據,有助於填補監管漏洞和空白,為政府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提供技術支撐,可以避免道德風險問題。

據瞭解,本次活動還得到了中國網、搜狐網和中國經貿文化網等媒體界的關注和支持。(供稿/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 審核/王大樹 責編/馬祥蒼 來源/中國經貿文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