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阿里大文娛,貓眼的底氣是騰訊嗎?


叫板阿里大文娛,貓眼的底氣是騰訊嗎?

如果說,貓眼+騰訊影業是第一步棋,第二步是貓眼+騰訊視頻,之後或許是貓眼+騰訊音樂等等,可以預見的是,無數個小閉環最終結成網,就是貓眼的全鏈路文娛帝國。

撰文 | 藍洞商業 焦麗莎

2019年4月20日,貓眼娛樂CEO鄭志昊出現在騰訊濱海大廈,把一個問題拋給臺下的40多位創業者。

“如果你不是巨頭,憑什麼打贏這場仗?”

這幾乎是所有創業者都繞不開的問題,貓眼也正在試圖尋找答案。

答案在6月17日拋出,騰訊和貓眼的“騰貓聯盟”落地,可以被視為貓眼全文娛叫板阿里大文娛的重要武器。但在外界看來留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過往有太多的聯盟有名無實。

四個月過去,貓眼和騰訊到底發生了怎樣的化學反應?

貓眼+騰訊,緣起於電影宣發,卻不止於此。就在幾天前,兩家公司聯合宣佈,“騰貓聯盟”繼打造“頂級電影宣發體系”後,再推出“中國頂級全鏈路文娛消費平臺”。

底氣何來?除了騰訊這張王牌,還有來自中國娛樂市場的利好。鄭志昊認為,中國文娛市場體量仍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2019年美國文娛市場規模預計為7700億美元,約合5萬億人民幣,而2018年中國產業規模僅1.7萬億元。

如果說,貓眼+騰訊影業是第一步棋,第二步是貓眼+騰訊視頻,之後或許是貓眼+騰訊音樂等等,可以預見的是,無數個小閉環最終結成網,就是貓眼的全鏈路文娛帝國。

初戰告捷

過去的四個月裡,貓眼經歷了三件大事。

6月17日,貓眼與騰訊宣佈成立“騰貓聯盟”,共同建立覆蓋泛文娛行業服務的戰略合作;7月9日,貓眼首次公佈“貓爪模型”,升級了票務、產品、數據、營銷、資金五大平臺構成的全文娛戰略;8月15日的二季度財報顯示,貓眼經調整淨利為3.804億元,實現首次盈利。

而騰貓聯盟的第一步,就是貓眼和騰訊影業聯手宣發。

2019年貓眼和騰訊影業合力發行的第一步電影《老師·好》,在3月的冷檔期中收穫3.53億的高票房。“騰貓聯盟”還將聯合宣發《吹哨人》、《傭之城》、《草樣年華》、《第十一回》、《大約在冬季》等電影。

貓眼娛樂COO康利認為,雙方擁有的數據優勢,一方面可以幫助影片找到最真實的用戶,另一方面幫助用戶快速找到喜愛的影片。他還強調,雙方將從底層提供更多好的方法論服務電影宣發,給創作者提供通道和配套服務。

宣發之外,現場娛樂、短視頻、劇集、音樂、藝人KOL等都在貓眼和騰訊的射程之內。“騰貓聯盟”還有更大的野心:中國頂級全鏈路文娛消費平臺。

光線傳媒CEO王長田曾把影視發行比作一個瓶子的口,瓶子裡裝的是內容,外面是市場受眾,只有經過這個口,水才能倒出來,因此只有發行才能控制上游的製作和下游的影院。

“在主控發行上取得成功才是真正進入這個行業,成為一個重量級玩家的標誌。”鄭志昊曾經這樣說。

2019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票房下降約2.7%、觀影人數下降10.3%。但是危與機同在,2019年上半年誕生了兩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流浪地球》和《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

就是在2019年上半年,由貓眼主控發行的影片票房達到41億人民幣。

不僅有搶眼的線上流量,貓眼還握著龐大的線下宣發資源:9500家合作影院、42個城市的影迷會,130多個城市的核心商圈、460多所高校擁有超過100萬個曝光點位。

這些都將是騰貓聯盟待墾的富礦。

中場戰事

貓眼與騰訊視頻簽下合作框架,這是第二步。

已知的合作細節,集中在四個層面。流量層面,作為騰訊視頻的獨家票務合作伙伴,貓眼全文娛票務平臺將嵌入騰訊視頻,完成從線上到線下的全鏈路消費行為,用戶一站式購票;會員層面,貓眼娛樂將與騰訊視頻打造聯合推廣套餐,疊加會員權益;數據層面,進一步完善共享與合作;此外,還將打通、融合現場娛樂產業鏈。

鄭志昊曾說,狡兔三窟,但是用戶有26窟。如今的貓眼,擁有微信、QQ、美團、大眾點評、貓眼、格瓦拉6大流量入口。在貓眼與騰訊視頻簽下合作框架後,又多了第七個入口:騰訊視頻。

截至2019年6月,騰訊視頻月活躍用戶數高達5.53億。另一個數字是,貓眼微信小程序用戶數突破2.5億。兩個數字發生化學反應後,所帶來的流量不可小覷。而流量所攪動起電影宣發、票務、娛樂電商以及廣告等商業化路徑。


叫板阿里大文娛,貓眼的底氣是騰訊嗎?

2019年貓眼娛樂中期業績收入結構圖

對於騰訊而言,最重要的是來自貓眼的大數據反哺內容創作等上游環節。

例如,貓眼專業版為騰訊視頻熱播的綜藝《演員請就位》提供獨家數據支持,貓眼媒體也推出深度專訪節目《創作進行時》,聚焦節目中導演、演員們的創作故事。

鄭志昊曾在演講中分享,“在貓眼進入電影行業之前,大家想看到票房數據是非常困難的,常常是等到第二天才會看到前一天產生了多少票房。當天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分佈、不同影院的排片和票房情況,都沒有數據。”

可以說,電影的片方、出品方都是在盲打,而不是在數據的基礎上做決策。

貓眼專業版面市後,可以看到每一部影片、每一個地區、甚至每一個影院的實時票房數據,影院、片方從業者根據實時數據調整發行策略、排片策略、營銷策略。而這只是文娛消費大數據的冰山一角。

當然,貓眼和騰訊視頻的故事還只是一個開頭。今年6月,騰訊投資董事總經理湛煒標表示,騰訊未來將和貓眼在各個業務領域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包括騰訊影業、騰訊視頻、騰訊音樂、騰訊遊戲等,以及騰訊雲,微信,QQ,支付等平臺基礎能力的有機結合,支持貓眼娛樂的全文娛生態的戰略升級。

或許下一站,就是騰訊音樂。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QQ音樂總經理胡琛曾表示,2018年開始,QQ音樂就已與貓眼娛樂展開全面合作,共同探索演出票務市場新玩法。隨著貓眼在全文娛領域再下一城,與音樂產業將有更多可能性。

未來戰場

“起始於票務,發展於電影,效力於全文娛”,這是鄭志昊給貓眼的定位。

貓眼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要做互聯網娛樂服務平臺。意思就是,面向C端用戶,讓他們發現並得到高質量的娛樂內容;同時試圖改變娛樂產業鏈內容創造、宣發和發行方式。

貓眼娛樂總裁顧思斌認為,“貓眼要搶佔現場娛樂市場的半壁江山,要在劇集領域發揮行業輔助者作用,分享行業成長紅利。在雨天播種,晴天收穫。”

“本質上,這已經不是貓眼和淘票票的戰鬥,而是貓眼全文娛和阿里大文娛之間的戰鬥。”一位業內人士曾對「藍洞商業」說。

淘票票與阿里大文娛的板塊正在聯動,另一邊,騰訊加持貓眼打造“中國頂級全鏈路文娛消費平臺”。可以說,這場文娛大戰的核心不僅是用戶規模,更是一場流量、用戶、商業化的全方位生態之戰。

對於騰訊來說,從來不缺流量。

雙十億級別的國民級社交產品微信和QQ、中國最大的在線音樂平臺騰訊音樂、微視快手等短視頻矩陣,每一張牌都是望塵莫及的流量大戶。

鄭志昊在混沌大學的演講中提到,當流量不再瘋狂增長,流量被巨頭壟斷的時候,怎麼去獲得更多的流量?這裡不僅僅是增量的競爭,還存在一個存量的競爭和存量的優化,甚至是在存量和供應鏈之間的博弈。

在他看來,如果不能做好產業,不能理解新的產業需求和產業共同成長,並和這個產業形成一個共生體,最後會輸的很慘。

康利曾說,“貓眼要做離觀眾最近的‘六大’,我們持續搭建一個平臺,把創作者、工具、方法、觀眾連接起來,幫助大家產生持久,穿透時間的、有影響力的版權。這是一件長期有價值的事,我們要做行業的朋友,成為N大之一。希望十年之後,打響響指,拯救世界的,是中國人。”

鄭志昊曾經以貓眼參與發行的電影《飛馳人生》的片段形容文娛市場,“沈騰飾演的賽車手去和別人比賽,卻發現對方開的是飛機。說相聲、演話劇的也可以和電影競爭,意味著好內容是可以跨界的。”

如何做出好內容,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如何打造全鏈路的文娛消費平臺,每一步對於貓眼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這個”全鏈路文娛帝國”正在完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