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佳縣古棗園:這裡有世界上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千年棗樹群


陝西佳縣古棗園,是以黃土高原景觀及“鐵桿莊稼”紅棗栽培利用為特色的農業文化系統。3000多年前,居住在這裡的先民開始在黃河沿岸的坡地上栽培棗樹。佳縣古棗園位於“中國紅棗名鄉”陝西省東北部榆林市佳縣朱家坬鎮泥河溝村,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千年棗樹群。這裡現存完整的從野生型酸棗、半栽培型酸棗、栽培型酸棗到栽培棗的馴化過程。泥河溝村也被譽為“天下紅棗第一村”。圖為秋天的泥河溝村。

陝西佳縣古棗園是一個包含了棗園管理、棗樹栽培、紅棗加工、紅棗文化和黃土高原特色景觀的綜合性系統。歷史久遠的文化與古棗園的栽培和管理方式形成了當地特有的社會組織與文化和知識體系,豐富的民間諺語和傳統技術涵蓋了棗糧間作、棗園管理以及紅棗種 植和加工多個方面。圖為4 月末棗樹發芽,鄉民們開始在棗林下鋤地、起壟,種花生、蔥、辣椒等各式作物。

棗糧間作,一方面涵養了水土,另一方面肥沃了土壤,有助於棗樹和作物的共同生長。圖為秋天收棗的同時,還要收穫花生、紅薯和各類果蔬。而棗熟通常趕上國慶時節,外出工作定居的子女通常會回來與家人團聚連帶收棗。


當地村民在棗樹下勞動。

泥河溝村不僅守著黃河,而且三面環山。這裡早春升溫快,棗樹發芽相對早,延長了棗的生長期。到了秋季,棗果成熟的時候,這裡溫差又大,極其有利於糖分和風味的轉化,使得泥河溝的油棗成為我國名棗之一。圖為黃河灘棗林

泥河溝村民在山崖下晾乾鮮棗。

當地的傳統節日。

轉九曲又稱“轉燈”,是從陝北流傳出來,並在黃河流域流傳著的一種漢族民俗文化活動,也是正月裡當地人人參與的一項活動。每到正月十五下午,人們便敲鑼打鼓,喜開九曲門。人們用高粱稈栽成一個四方形的圖陣,上面再放上用泥做的油燈。“九曲”像個城郭,又似一個迷宮,其迴廊沒有重複路徑。有人把九曲稱為“九曲黃河陣”。夜幕降臨,360 盞油燈同時點亮,鑼鼓嗩吶齊奏,秧歌隊打頭進入九曲連環陣。

圖文摘自《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影像志》,中國攝影出版社2019 年8 月第1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