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为了息烽这一家子,多方总动员

10月25日上午,一场特殊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捐款仪式在息烽县流长镇政府举行。仪式上,该镇在外漂泊了多年的陈胜一家六口得到了贵阳市刑侦支队捐助的1.8万元建房款。

感动!为了息烽这一家子,多方总动员

回到故土,面临重重困难

今年37岁的陈胜家住流长镇大兴村。1996年,仅14岁的陈胜踏上了寻找离家出走的母亲之路。

2007年,在得知母亲流落到山东东营农村的消息后,陈胜与妻子赶到山东,终于与失散多年的母亲团聚。此后,陈胜与妻子靠打零工与母亲生活。期间,三个孩子陆续出生。由于没有户籍,渐渐长大的孩子无法在山东上学,陈胜决定结束在山东漂泊的日子,返回老家。

今年7月22日,陈胜带着母亲、妻子、孩子一家六口回到了阔别23年的故土。然而,回到家的陈胜面临的情况是:父亲已经于10多年前死亡、母亲户籍被取消。此外,三个孩子没有户籍,老屋因常年失修已经坍塌。由于没有住房,刚回家的那几天,陈胜一家六口只得到亲友家中“打游击”。

陈胜一家面临的还有一系列困难:陈胜的户籍虽然还在,因为多年未在家,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未享受低保扶贫政策;母亲和三个孩子无户口,社会医疗保险无法购买,孩子也无学籍。此外,他们一家还面临无粮的困难。无户籍、无学籍、无住房、无粮食等问题成了陈胜一家的现实。因此,不解决这些问题,“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在这个家庭均无法实现。

感动!为了息烽这一家子,多方总动员

一家六口暂住在好心人提供的房屋里

一筹莫展,“亲人”来了

一筹莫展之际,陈胜首先想到了依靠地方党委、政府解决困难。

回家不久,他便来到大兴村村委会,找到流长镇党委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陈松。陈松是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于2018年4月受组织委派到大兴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得知陈胜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向流长镇党委书记甘立朝作了报告。

流长镇党委决定,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到“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具体行动中。于是,镇、村、以及驻村干部三方联动,开始为解决陈胜一家六口的实际困难想办法。

住房成了最需要解决的第一困难。想到本村村民杨昌隆老人已到县城居住,他家有一栋闲置的木瓦房。于是,村主任徐荣凯与杨昌隆联系后,老人爽快地答应,无偿将房屋让给陈胜一家暂时居住。

几天后,陈胜一家六口搬进了木瓦房,终于安定下来。住房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一家人的吃饭问题还需要解决。不久,流长镇党委、政府向陈胜一家发放了3000元的临时救助金。

8月17日,针对陈胜一家剩下的具体困难,大兴村党支部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一家六口的户籍问题,自然落在了来自贵阳市公安局的陈松头上,而三个孩子的读书问题,由来自学校的驻村干部李昌伦负责协调解决。

在大家的努力下,陈胜的老大和老二很快进入流长小学分别就读一、二年级,最小的孩子进入幼儿班学习。陈胜及母亲的户籍正在按规定办理之中。此外,在陈松的协调下,三个孩子已抽血正在作DNA签定,待鉴定结果出来,他们的户籍问题便可立即得到解决。

感动!为了息烽这一家子,多方总动员

新房开建,陈胜脸上露出了笑容

爱如潮水,温暖着一个家

陈胜一家的情况,也牵动着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的心。在了解陈胜一家的具体困难后,为解决陈胜一家的住房问题,前不久,刑侦支队组织了专门组织了一次“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帮扶困难群众捐款。民警捐款非常踊跃,短短几天时间,就筹集到了1.8万元善款。

10月25日,刑侦支队副支队长井立贵、二大队大队长钱斌一行专程来到息烽县流长镇,将这笔善款送到了大兴村村委会主任徐荣凯手中,由村委会代为管理,确保全款用在陈胜一家的住房建设上。

仪式上,刑侦支队副大队长井立贵表示,将资助陈胜的其中一个孩子读书,直至上大学。第一书记陈松表示,现在起自春节期间,为解决陈胜一家的生活问题,他将每月资助陈胜一家400元钱。

前不久,在大家的协调下,陈胜一家建新房的地基也批了下来。有了1.8万元启动资金,10月25日当天,挖机开进了他家的地基,开始平场工作。陈松表示,将多渠道联系,继续为陈胜一家筹资,争取让陈胜一家在春节前住进新房。

此外,冬季临近,考虑到过冬问题,10月17日这天,陈松还将刑侦支队捐献的50套价值1万余元的衣物送到了陈胜手上。短短三个月时间,爱如潮水般涌向在外漂泊了多年的陈胜一家,这令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徐荣锋 付正康)

编审:王忠平

签发:文 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