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都热衷于考公务员?

阳光


原因很简单,如果公务员确实不好,还会有这么多人报考吗?

要知道,人们都是趋利避害的,哪里有利益,哪里利益多,就会选择去哪里。大学生不傻,考公务员,绝对是获益最大的选择。

1.稳定

要知道,现在稳定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了。经济形势发展,大家也清楚,不少私企并不稳定,而且就算能活下来,工资收入也可能会降低。

现在也有国企改革,有的国企效益不好,确实有过裁员,比如曾经在钢铁行业工作过得朋友,他就经历过这些事情。

但是,身在体制之内,肯定比在国企和私企更稳定。

2.地位

一般而言,能够进入体制,都会有一层光环,毕竟公务员是和权力打交道。

进入私企,是赚钱,进入体制,是从政,是当官的。从传统的观念来看,士农工商,经商的还是比不上公务员。

而且,在现在的相亲市场上,很多人都是认体制内,觉得有面子,当然这里只限于一些地方。

3.资源

要知道,现在最值钱的是资源,通过资源可以实现很多的利益。

而在体制之外,想要拥有一定的资源还是比较难的。一般而言,在体制之内的一些部门,是能够实现资源互换的。

而且呢,在体制内做到一定的高度,是可以拥有很多的资源和人脉,对于自己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


杰说职场


一个毕业一年,今年准备试水国考的往届毕业生,回答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考公都是父母要求,毕竟国家饭碗,稳定,不用担心失业。


以前爸妈让我考,我不重视,结果毕业做了2份工作后,心力交瘁,自己准备考了。


一、薪酬待遇差距

以现在市场工资水平,一本毕业出来,体制外,在一线城市起薪五六千,扣掉租房吃饭五险一金,到手没有几个钱。


反观体制内,一线公务员普通岗位起薪已经六七千,这还不算上年终最低一万的奖金,我有个同学考上公务员,三线城市扣完五险一金月薪4000,年终发3万奖金,相当于每个月净入6000多。


注意,是净入,而且公务员工资还会随着年限增长,而在体制外的民企打工,工资基本看不到什么变化,做个小领导每个月也就一万来块,加班加点没有双休。


二、福利待遇差距

公务员逢年过节发米发油发红包,在民企,基本没什么额外过节福利,好点的公司发个粽子一盒月饼,几十、一百块就表示个意思。


说到五险一金,民企都按照最低标准的最低百分比买,以广州为例,公司就给你买105块的公积金,800多的五险,你自己从工资里被扣105交公积金,400多块交五险。


但是,公务员不一样,公务员的五险一金是按照最高标准缴纳的,不是吹牛,在一个小县城,公务员的每个月的公积金能够还房贷(家里有人是公务员,信息属实)。


而你想想,在广州,民企给你交105块的公积金,能干什么,更别提还房贷了。


福利和年终奖的差异,会让体制内4000的生活水平,超过体制外拿一万的。


而在体制外拿一万的普通一本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有几个?


三、稳定性

去年和今年,经济不景气的氛围大家也感受到了。


公司业绩不好,分分钟辞退你,要不就是压薪水。


热播剧《小欢喜》里的中层领导方圆,法务部一把手,年薪几十万,说被辞退就被辞退,更别提刚毕业的小虾米大学生了。


我有同学,公司倒闭了,刚毕业转眼就失业。


而我,没日没夜加班也就五六千块,到手3000多,辞职后转行,被压薪水,民企不给你足额发薪水的理由千奇百怪,而且都是打法律擦边球,让你只能白吃哑巴亏。


所以,大学生为什么考公,毕业后出来干2份工作,就明白体制里的好了。


薛老师谈教育


结合我周围同学的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从众心理

大学生刚毕业没什么正八经儿的工作经验,也没有一个好的就业指导老师,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合适,看着其他同学都在考公务员,自己也就跟着考。

二、父母要求

有很多父母或其他亲戚都觉得考公务员是一个很不错的出路,考上了以后就等于有一个“铁饭碗”,所以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会听从父母的建议去考。

当初我的父母也强烈建议我考一个试试,不管国考还是省考,都让我先准备考。

三、没遇到合适的工作

刚毕业以后一时很难找到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比较受打击,就会顺带一边备考公务员,一边继续工作。

而且备考公务员的过程并不复杂,如果今年没考上,还可以准备事业单位的考试,还可以再继续准备明年的公务员考试。

四、压力太大

有很多大学生想要凭着自己的本事到大城市做出点什么成绩,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屡屡受挫以后,选择考公务员。

五、家庭条件好

家庭条件好、没有需要赚钱的压力,但又不想闲着的大学生,会选择报考当地的公务员,也有条件报班全职备考。这部分人很常见,多半是女生。

六、离家太远

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离家很远,等想回家乡发展的时候,有没有太好的选择和出路,所以会选择考公务员,体面又风光。

七、家族里面有当公务员的人

笔试靠自己刷题,面试刷多少道题也未必能过,因此,家里面有从事相关行业的人,能够给予更贴切的面试指导和实打实的经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考过。


花长安


没感觉出福利好,我是国企呆了三年,属于很高级别的国企,跟公务员差不多,公积金一年1万多,全额加税后3300左右,三线城市。后来我出来后到现在混了2年半,一年公积金是4万多,税后13200,税前17000,二线城市,我算了下,假设明年跳槽25000,干10年后被公司开除找不到工作来算,出来13年收入就是国企的45年,包括公积金,因为我去的公司都是全额。而也就是我40岁退休跟国企65岁退休一样的,对了,医疗也不用愁,公司一般有,然后买个保险住院大病不用花钱,医疗卡每年4000多,国企时每年1200,只要合理利用这些钱,加上家里钱买房子投资,不乱花钱,最终肯定比国企干到65好呀


用户5570035242919


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就身边的同学朋友来看。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很多父母一听说公务员,就说公务员好啊,一定要考。我室友,工作签了三局总包,他妈非要考公务员,他就不得不去考了。不过看他那偶尔看看题的样子,估计就是随随便便应付一下。我是农村出来的,每年春节回家,一说起就业,必然离不开医生、老师、公务员这几个职业。村里人这几个职业都说怎样怎样好,我往往不置可否。这种真的是道听途说害死人。都说公务员工资不咋的,但是福利好。工资低我是知道,福利好没看见。我同学在某个市的党什么办公室,实习半年,工资两千三,转正两千八。当初也是签了中建的,第一年至少8W,他家里人非要考公务员。现在跟父母闹翻了!


逝去的荔枝树


你好,对于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都热衷于考公务员,我想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我是2018届应届毕业生,2018年的4月,就参加了我们省里的公务员考试,为什么要参加呢,结合个人经验,主要原因有三点:

1、公务员的传统优势:稳、地位高、家人喜欢

一提起公务员,大家就会立马想起两个字:稳定。

不可否认,稳定确实是公务员最突出的优点,人都是惧怕风险的动物,若有一份只要你不犯错,即使不求上进也不会解雇你的工作,谁会不喜欢呢?

而且这份工作不仅稳定,考上之后社会地位高,家人也喜欢,说出去倍有面子。总之在上一辈的眼里,最向往的三种职业就是:公务员、医生、教师。

不过我也要提醒你,现在公务员是越来越辛苦了,所谓“一杯茶,一支烟,一报纸看半天”,这样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大部分的公务员都是兢兢业业,特别是基层,经常加班加点跑基层进农村,而且没有任何的加班费。

2、公务员工资水平起点高

就拿我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说,在我这二三线城市,考上公务员,到手能够拿到6000到8000不等,加上公积金和各项福利,接近一万。

但如果是去私企打工呢?不好意思,除非你是做程序员或技术类的,或许可以拿到6000以上,其他的学生,估计就是3000~4000元,即使加上五险一金,也就在5000~6000。

刚毕业第一年,年轻人都很热血,急于用收入证明自己,考公务员在第一年来说,确实普遍高于同城市的私企,而且相对来说社会地位高,给国家政府打工,会有一种自豪感。

3、公务员退休后依然有可靠的物质保障

据我一位社保局工作的朋友透露,公务员的退休工资,是企业的三倍,而且报销比例也是比较高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的老年,不说大富大贵,至少安枕无忧,不会给子女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

年轻人努力工作为了什么,大部分普通人不就是为了生活过得好点,以后老了失去劳动能力,依然有钱可以作为保障吗。

说实话,放现在来看,如果女生在找对象的时候,男朋友的父母是公务员,那你大概率可以放心,结婚后你的家庭负担不会那么重,不说是否给儿子买婚房,但至少在老人生病这一块,你就可以省不少的心。

提这个不是随便说的,而是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老人年纪大了,难免有病痛,如果是农村人,没有买社保,那估计做个小手术就得好几万,大手术更不用说了,搞不好一个家都垮了。但是公务员不同了,大部分是可以报销的,而且有社保卡,官场上混得好的,甚至都不用花子女一分钱。

这就是公务员在老年时的好处,有保障,不怕受子女的气,也不怕会拖累子女。

以上三点就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共央君


大学生的存在,勉勉强强也能算是个受过高等教育过得人了吧!他们肯定对自己工作要求相比于只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来说,内心的求职标准是比较高的。

你可以看成他们内心都有一份骄傲。反正我从来没听说过专业技能扎实的大学生去干挖掘机的、烹饪的、汽车修理的。

但是每年毕业的额大学生的人数远远高于人才市场所需要的人数。供给大于需求,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货多不值钱。很显然现在的大学生都遇到了这种情况。

这显然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心里预期不同啊。本来我准备找一份体面的额工作,结果一看工作岗位介绍,大部分都是给人当儿子,当孙子的,跪着挣钱的。要是工资高点我也就忍了,不过你2K-3K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啊,我不干了行不行。

研究就业与所受过得教育程度,我们会发现越是高学历,越是希望得到一份体面的受人尊重的工作,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的职场环境中,都给不了大学生们的这种心里预期。

而公务员则满足大学生的心里预期要求除了工资低了那么一点,其他的都能被接受。不会动则被老板上司威胁开除掉,这显然给了求职的大学生一份心里需求的安全感。

还有公务员这个职业受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出去在社会上能够得到一份体面和尊重,这是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功能。

以上。


萧中九歌


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都喜欢考公务员?这个问题是存疑的,因为一旦用了“都”这个词,问题的描述就值得推敲,是不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来看2019年国家公务员报考统计数据:

可以看到全国有135万余人报考了国家公务员,合格的有127万余人。就算报考者全部是大学毕业生,也只占2018年820万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6,说大学生都喜欢考公务员言过其实了。来看2018年大学毕业生最青睐的行业分布前10名:

可以看到,前十名里面能与公务员岗位挂钩的少之又少。因此,声称大学毕业生都喜欢考公务员并不符合客观实际。

报考公务员的原因有这么几点:

1.就业形势所逼。800多万大学毕业生,头部和尾部的就业反倒不难,头部的被用人单位提前招揽了,尾部的不挑剔,也谋职成功。再刨去立志考研深造的,还剩几百万大学毕业生,由于报考条件限制,最后仍有100多万参加公务员考试,而国考职位不到一万,招录人数也就一万五左右,竞争白热化。

2.公务员职业符合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心理预期,不少人是冲着仕途发展去的。

3.公务员职业相对来说稳定,收入有保障。谈不上富裕,却也衣食无忧。

总的来说,考上公务员,面子里子都有了。但公务员的本义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不是有志于此,而是冲着升官发财、安逸享受去考公务员,要么就是庸庸碌碌,白瞎了这一生;要么就会投机钻营,轻则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重则栽了跟头。


剑客谈教育


大学生毕业后都热衷于考公务员?从我一个刚毕业一年的人的角度来看,好像确实如此。

就像我一个闺蜜,学的是师范,毕业后在一家学校当老师,问到未来的规划,闺蜜脱口而出:“我要考公务员。”

那么为什么公务员对于大学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福利好

公务员是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一旦能够进去,很多人就认为捧上了铁饭碗。

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工资拿,还有非常丰厚的福利条件。

除了刚开始,可能工资不会特别高,后面只要努力,可以通过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一步一步上升。

薪资和福利,是吸引很多大学生争相去考公务员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身边的好多同学去考公务员,都是觉得公务员的工资比较不错,冲着毕业后就能拿稳定的工资而去选择考公务员。

毕竟找工作很有可能还要实习期,也可能面临根本找不到工作的情况,索性去考公务员。

第二、稳定风险小

除了福利好,还有风险小,这也是公务员非常吸引人的一个优点。

不需要像创业一样承担各种未知的风险,还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万一赔本了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也不需要像进公司一样,习惯快节奏的职场,每天有加不完的班,写不完的文案,还要承受老板的责骂。

只需要经历一个考试,进入工作之后,基本上就是很稳定,又没有什么风险。

还有很多公务员的上班时间是朝九晚五,周末还可以休息。

风险小又稳定,还有工资,这样的工作,想想就会吸引一大批刚毕业的大学生。

第三、深受大学生父母喜爱

还有最后一个考公务员的原因,深深受到大学生父母的影响。

问一问很多人的父母,希望他们孩子毕业之后干什么工作,会有很多人说公务员这个答案。

就像我大学毕业之后,我妈强力推荐,非要让我回家考公务员。

在父母的眼里,公务员完全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工作。

工资不错,待遇不错,时间还清闲,又没有什么压力,说出去还好听,简直是为自己孩子量身定做的好工作。

所以很多人大学毕业之后,哪怕本身不想回家考公务员,也会在父母的谆谆教导下选择这条路。

以上三个就是为什么大学生热衷于考公务员的原因,当然原因绝对远远不止这三个。


狐小胖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不再包分配,出路自己找,学生毕业的大致去向是1.读研究生 2。考公务员。3.直接社会就业。4.出国留学深造。

一个大学里现在最火的地方是哪里?图书馆和各种自习教室。为什么呢?我今年逛了7所大学都是这样,里面大学生学的是热火朝天,大部分是考研的,小部分是考公务员的,还有部分是考各种证书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就业压力大。

没有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毕业后可能第一选择是公务员。公务员的好处是工作稳定,收入稳定,社会地位高。自己考上了说出去有面子,也是能力的一种代表,家里父母也很支持,找对象也好找,所以各种好处吸引着大学生去不懈的参加各地的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在考取的过程中也要做够足够的功课。首先,第一条,公务员虽好,你必须有能力考上。每年的国考,一些中央部委的职位录取比例都是千分之一,有的甚至是万分之一,竞争非常激烈,残酷,录取的希望如大海捞针,所以这就要求广大学生必须在公务员考试前做好准备,行测和申论是可以通过不停的题海战术提高的,但是提高需要时间,任何人说啥也没看就考上这种话多半是显摆。你们可以看看身边毕业后考上公务员的同学,有很多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准备,做题,所以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里面必定有其付出的地方,我们有时候只是没有看到别人挑灯夜战的勤奋。所以要想上岸,关键第一条:坚决不裸考。

其次,知识储备足够的前提下,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我国每年公务员考试有国考,各地的省考,还有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考试。种类繁多,职位万千。你心中到底想在哪个层面干哪种岗位,心里一样要有数。中央部委的考试难度最大,如千军过独木桥,其次是省直的单位,再其次是市里的岗位,最容易考的是县、乡镇基层岗位。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后,明白你考哪个层面的机会更大,这样你才会有的放矢,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就是某些岗位你一旦考上就必须干够最低服务年限,比如乡镇公务员一般是5年最低服务年限,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慎重。

最后,考公务员不一定是最好的出路,并不是所有人都很适合当公务员。所以如果真考不上也没有必要灰心,大学刚毕业,以后的路还有很长,可以选择的未来有很多。千万不能因为考不上公务员而灰心丧气。同样的考上公务员的同学也没有必要沾沾自喜,考上公务员并不代表你一辈子就成功了,也不代表你以后不再需要奋斗了,考上公务员只是你进门的第一步,工作中你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难题等你解决。

所以,总体上,考公务员的确是一条比较好的选择,但是至于适不适合自己,要深入的思考,要对自己的能力、兴趣、人脉资源有一个很好的分析,千万不能从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