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評職稱該以教齡為主,還是以證書為主?

今天空氣流通暢


職稱評審,一聽到這個就頭疼,作為青年教師也到了該評職稱的年限了,聽老教師傳授的經驗要準備課題和業績優質課等等,還得優秀教師或者優秀班主任。聽到這些要準備的一項一項的內容就覺得頭大,可是如果不晉升職稱,工資就會停滯不漲,而且每級工資相差好多,所以就逼教師不得不去走這個獨木橋。

之前一直在思考,職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為了鼓勵教師終身從教?可是好多的教師一輩子都沒升上去。那是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可是現在好多學校的現狀是基本都是青年教師承擔教學任務,那些評完職稱的教師好像卸下了擔子一樣。

那麼職稱怎樣改革兼顧所有的教師,讓青年教師能享受到應得待遇,那些終身從教的老教師又不至於降低待遇。如果以教齡為界限,每一位教師到了年限自動晉級,那麼一定會有教師懈怠,不努力用心去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無法提升教師的積極性。那麼以證書為主呢,這樣的話如果教師有真憑實學,確實能提高教師的能力,但是對於那些一直從事在一線的教師來講,無非是加重負擔不能全身心去投入教學中。所以我認為單獨的以教齡為主亦或者以證書為主都不是職稱要體現的價值,只有多方面的評定,具體的量化細則而非模糊的界定人為的干預這樣才能體現職稱的公平。


師師百僚


現在評職稱一評職稱是人心惶惶,矛盾重重,問題叢生,弄得領導和職工,職工和職工之間矛盾激化。

教齡在職稱評聘中是有分數的,證書在評聘過程中佔的比重較大。

教師職稱評聘就不能改為和公務員行政事業單位一樣沒有指標限制,達到一定年限或條件就可以晉升高一級的職稱嗎?

也許這樣就沒有那麼多的是是非非了。


九哥賢言


在教師評審職稱中,教師的教齡和業績榮譽證書,兩者孰輕孰重?

毫無疑問:業績榮譽重於教齡!

要不,好多幹了3、40年的老師,退休了都沒評上高級甚至中級職稱。相反,我們身邊不少中青年老師,不到40歲就評上了高級職稱。

原因就是:這些青年教師一直是教學能手和骨幹,雖然工作年限不長,但幾乎每年考試都可以拿教學獎,教學成績越優秀,獲取其他榮譽的機會也越多。年終評優評先時,一拿就是一大疊證書,直逼其他競爭對手自甘棄權。

而有些老教師就不同了:工作幾十年,拿不出一個象樣的榮譽證書,當然,過去評比活動也少。

教齡在職稱評審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評審小組在審核參評者的各項條件時,或有優待政策,或有人情關照。一般在同等或相近條件下,教齡長的比教齡短的,有明顯優勢。

最後,“三味"想說的是:

以現在的評審制度,上報材料時限一般為”任現職以來"的。作為一個老教師,“任現職"足夠10多、20年了,所有榮譽證書還不及某些年輕教師“任現職”幾年的成績,老教師也是沒理由嫉恨他人的。


三味聊教育


教師評職稱以教齡為主,那是教師的夢想,想想而已;以證書為主表述錯誤,準確表述應該是:以資歷為評審前提,以教科研水平和教學業績為評審依據。

當然,這是指理論上的,暗箱操作則另當別論。

1.資歷僅僅是申報職稱的前提條件

以申報高級職稱為例,任一級教師五年以上,人現職以來,三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經歷(包括三年),從教以來,八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經歷。否則,沒有資格申報。這裡可沒有規定,多少年教齡可以自然晉級,也沒有說,多少年教齡可以優先考慮。即使優先考慮了,那可是打的同情牌,和政策要求無關。所以,教師評職稱該以教齡為主,就是老師們一廂情願的囈語。儘管本人也贊成按教齡晉升職稱,但是,必須痛苦地承認,這是“鏡花水月”,絕非現實。

2.教科研水平和教學業績才是真正的“得分點”

申報高級職稱有綜合先進的要求,這是對教育教學工作效果的評價,理論上講,教育教學成績不突出的,是不能獲得綜合先進稱號的。申報表中,要填寫近六年承擔的工作和教學成績,還要填寫學生的優秀率、合格率,這就是在看你能否勝任循環教學,是否是學校業務骨幹,教學成績如何。至於對論文、課題、公開課、課題等要求,那是在考察你的教科研能力。這些才是“硬通貨”。

3.至於某些省份有支教或者在教育薄弱地區工作過的要求,那是在職稱評定過程中對鄉村教師的政策性傾斜,也是必要條件。

說來說去,還是別做以教齡晉升職稱的“迷夢”了!想晉升職稱,還得自己努力,儲備點“乾貨”吧。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題主的這兩種觀點都不對!

教師評職稱既不能以教齡為主,也不能以證書為主。應當綜合評定。

無論教齡還是證書,都只能是職稱評定中的一部分。

但是,我們在教師職稱評定時,對某一方面的條件可以適當增加權重。

例如:對教齡、實際業績、工作量等應當加大權重。適當降低證書、職務、師德、論文等條件的權重。

更為重要的是,建議取消限額。職稱評定的限額很不合理,嚴重影響教師的積極性!因為,不管你如何努力?不管你多麼優秀?只要沒有名額,你就永遠無法晉級!

再者,為了鼓勵終身從教,穩定教師隊伍穩定。建議對從教30年,而又沒能評上高級職稱的老教師,予以享受高級教師待遇。

不知道,我的這個建議,大家是否贊同?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姑蘇講堂


我縣今年推出,以一次統考定勝負,不論級段課目,如一週2節副課老師得縣第一,榮譽證獎金少不了,.得2o分加教學集分18o=2O0÷2=100業績分,證書班主任1個10分優課限2個市一2O市二縣一集l5。教師證書2O分,這些大差不差折半,教令e年2分折為l分。這樣一來,若擔主課充其量全縣前3o保12O一13O折6o分,公平嗎?那有一次考試定命運,幹35年比年輕多15年的話加15還不及副課多背2節書,哈,15年再優一旦絕對與副課(其它工作量拋下不管光面皇之)同晉級,100年別想。全縣名次比恆定。真仙e


譚民敬


職稱或許一直是老師們心中最大的痛,特別是目前又在加工資——好像這次加工資相差並不大,我六級每月只比八級多15元。

我覺得,僅以題中所講兩項之一為主肯定不公平,也沒有說服力(題中說的證書,我權當獲獎證書)。我們這裡是兩者都要算進去,並要加上其它條件,相當於綜合打分。請看我縣的打分細則,我覺得還算公平:

從表中可以明顯看出,我縣的高級評分標準主要有“德、能、勤、績、資歷”五大項。每項下皆有詳細說明(略)。申報者根據這些說明一項一項打分,除“資歷加分”中的“資歷教齡”沒有封頂外,其它分值都以滿分封頂(“鄉村任教經歷”5分封頂)。

1.資歷加分:受聘現任職稱(民師資格未聘任的年限折半計分,調動人員原聘的上級職稱和未續聘的年限及前任職稱合併計算)每週年計0.5分,大專畢業後的小學一級任職年限可算入中學二級任職年限內,大專後的小學高級可算入中學一級任職年限內。已獲得上一級職稱資格未聘用者每增加一年加1分(從2002年評聘分開時起算,調動了單位重新競聘者從獲得資格時起算)。

2、調動人員在重新競聘原有級別的職稱時,從落聘時計算,未重新競聘上的每年加0.2分。

3.不論學歷,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在校工作年限每週年計0.7分。停薪留職(含三保)、脫產進修、民師讀師範期間的年限予以核減,民師考入師範但未到校讀書仍在原校任教的年限不予核減。本項第1、2、3點分值累計相加。

從中明顯可以看出,教育教學(績)項佔分比例也很大,應該較公平了。以我個人的經歷而言,“資歷教齡”雖佔分較大,一般要有20多年教齡才有競爭力;最好還要中級評聘的時間也很長。其次是“教育教學”等級(ABC三個等次,三年六學期)、年度考核“優秀/稱職”等,這些也是佔分較大的項——當年我就是憑著每項皆有有效打分上去的(但剛開始因教學成績“A等”少,有“C等”,被淘汰過)。

就昨天,還有一個老師查看他近三年的教學業績,ABC等次各有多少,強勁競爭對手的ABC等次各有多少;兩人的獲獎情況如何,以估計自己的勝算有多大:兩人教齡相同——從這實例,我們可對職稱打分(打擂)也略知一二。

雖說沒有絕對的公平,但相對來說,教齡長的老師明顯有優勢;同等條件下,有證書的有優勢,教學業績突出的更有優勢;是班主任或行政的又稍有優勢。

也只能這樣打分競爭了,每個人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來考慮問題,不可取。然僅以教齡為重,或憑空推斷:今後凡滿30教齡就可自然升為高級職稱——我以為,近10年之內仍是一廂情願的事。我還敢斷言:職稱取消也不可能,但稍微淡化說得過去。


種金易


我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今年我剛參加晉升高級職稱的積分評選,一共6個老師,4個指標,結果我和一個教齡比我多五年的老師被擠下來了。學校的積分方案明顯的不公平,學校要想照顧誰,它就可以把教齡定成每年0.5分或者每年0.25分。那些證書積分,以前都是按證書的級別積分,省級的積多少分,市級的積多少分,區級的積多少分,而今年它就改成了只要有這一項就算一分。不再分等級了,我的課題是省級和市級的,一共積一分,而校長的一個老鄉,只有區級的課題,也同樣積一分。你說合理不合理?還有,積分第一名的一個老師,愛人在區教體局上班,他當班主任才兩年,就不夠評審資格,學校參與制定方案的副校長就說人家還當了兩年的年級組長和有社團證,河南省評審資格上說的清清楚楚,三年班主任或者五年學生管理工作,不是讓你相加啊!唉,真丟人,區優秀教師,區優秀班主任,市優質課,省課題,市骨幹教師,7年的班主任,23年教齡,證都有,就因為成績這一項的積分低(2015—2018,送走一屆最差班)。盡欺負老實人!


不枉過每1天


人有高低貴賤之分,職有初中高正之分,這也是正常的。

如果有在大街上,是很難分清誰是什麼樣的人,而從事職業了,那麼就是要有證了,這樣才能分清高低貴賤,實在再分不清,很多學校要求老師們掛個胸牌,分的就更清了。既然有了高低貴賤,那麼待遇就肯定不一樣了,賤人給的錢就少了,這也正常。如果給一都是一樣多,社會不是亂了嗎?

教齡和證書到底能體現什麼?

之所以現在職稱爭議這麼大,這麼多,原因就是勞動,是按勞分配,還是按證分配,這是根本的原因!如果按勞分配就是一個公平公正的方法。人類都是有一種自私心理的,如果大家是按勞分配那麼幹的多就得的多,老師或其它職位的人員就不會有異議,但是如果按證分配就不一樣了。有了證了,那麼就可以不用勞動,並且比勞動的人掙的還要多,如果這樣的分配是公正公平的,這種分配方法的製作人才是腦袋進水了。

可以說很多人一旦職稱都晉升完了,那麼就代表可以不用工作了不用勞動了,照樣得到高待遇,高工資。沒證的人沒怨氣才怪!

勞動光榮還是勞動可恥?

一位環衛工人掃一天馬路和一位高級職稱坐一天辦公室哪個貢獻大?

環衛工人肯定是大家看不起的工作,掃一天掙不多少錢。一位高級職稱坐一天辦公室就是什麼也不幹也是大家公認的高級人物,了不起。現實就是現實,所以人人都想晉升,都想做官,可以不勞動,或者可以對別人指手畫腳,還拿高薪水,有何不可呢?

有證就可以掛到胸前,多牛啊!

教齡和證書能不能代表一位老師的勞動結果?

可以說證書制度在人類社會中是不可少的證明材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完全可以證明一個人的能力、水平,國家很多高級科技人員的證書雖然是紙的但這個證書的含金量是百分之百的,可以說是純金的。當然這個是正面作用,而反面又代表了一些不勞而獲的人們的心理。所以證書是一定要有但不能做為唯一的評判標準,我們要以教齡、證書再加上績效(勞動)結合來看。

不合理的制度催生一些產業鏈,讓老師們哭笑不得!

職稱英語代考,論文代寫,大家也可以百度一下,初中高級職稱代評,就是二傻子也可以被代評為正高級。是真有意思!可以說關於職稱方面已經是汙煙障氣了,導致高的看不上低的,低的就更看不起高的了。


江中游老師


教師評職稱,既需要教齡,又需要證書,二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廢。要說哪個為主,誰也不敢下這個結論。有的老師教齡滿足要求了,剩下的證書就成主要的;有的青年教師表現優秀,教研教改有成果、教學成績突出,每年都是先進,有教學能手和論文證書,但晉職稱卻卡在教齡上。這時,教齡就是主要的了。這是制度政策規定,誰也不能輕易改變。不巧不成書。前段有朋友找我,為他當小學教師的孩子晉中級職稱,參加工作來年年各方面優秀,證書一大羅,校長意思先照顧年齡大的。我電話問了一下教委主任,他說知道此事,是很優秀,但教育局規定晉中級需滿五年以上教齡,他僅是四年。我感嘆,你也太著急了吧!

教齡是自然增長的,體現的是從教經歷和職業堅守,鼓勵長期(或終身)從教,穩定教師隊伍。而一旦評職稱用到教齡條件,又是截屏的、固定的,不可更改。而證書卻有好多種,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政治榮譽證書,反映師德和思想表現,如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等;二是教學及教研教改成果證書,如教學能手、公開課獲獎、教研教改課題項目獎、教學論文著作等(此外,還有學歷證書等)。以上兩方面,集中概括了一個老師教書育人的成果,決定著職稱的晉升與否,二者缺一不可,不分主次,沒有厚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