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做了8年,如今负债累累,如今已经失业,该怎么办?

快嘴点评


保险是一门学问、是与人交流的一门艺术,我身边就有几个是做保险的朋友,最多的干了两年,最少的半年。题主做了8年,可见你是一位不一般的存在。保险看似风光的外表,其内心都是被蛊惑的人,曾经一非常要好的兄弟就因为推销保险与我逐渐疏离,直到不来往!保险为什么会在国内产生如此不好的印象,个人有几点浅薄的见解,有不对之处,或是有诋毁保险公司的地方敬请谅解!

1:销售模式。一般销售员口才都非常好,舌绽莲花也不为过,如果用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可以把死的说成活的,活的能把它说死。这种销售员还算有道德的存在,而另一种存在就是能让你愤怒,崩溃,不断用诅咒类似的语言来攻击你脆弱的神经。比如(意外险),销售员会对你说,假如你出现意外,车祸,等事情的时候,你的赔偿是多少。你意外死亡后,你的家人又能获得多少赔偿。等等类似的语言!让人烦不胜烦,怒火冲冠!

第二:保险的不透明,在销售保险时,一般销售员只会讲解保险的优势,从来不会讲它的劣势,更不会逐条的为你去分析!而里面很多规则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条款。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定金和订金)!一字之差所包含的的意思就天差地别。在这个(定与订)之间受到欺骗的朋友不在少数!相信在这个字上面吃过亏的人也最有发言权!

第三:理赔,大家都知道,保险理赔难一直是让人比较头痛的问题之一了!各种各样的手续,证明,让人苦不堪言,即使你都准备齐全了,交到保险公司还要经过他们层层的审核,一旦发生偏差,理赔就告吹的事件不在少数,设计金额大的理赔,保险公司会在合同里面逐条逐条辩驳,而且有些不显眼的位置可是疑点重重,标明的字很小,在不专注的情况下是难以发现的!导致很多不能理赔,告上法院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专注的去看完每一条条款,深入地去了解,千万不要放过合同书里面的任何一个字眼!直到完全理解透彻后才做决定!

回到题主的正题,工作8年而负债累累,你首先要思考你自己的错误,深刻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失败不可怕,负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不清自己的短处。看不清自己所犯的错而一错再错。只有深刻反思,不断的修正,再一次爬起来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跌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连爬起来的勇气也没有!只要不失斗志,一切皆有可能!


起点投顾


哎,这种情况大把大把的常见于各大保险公司。我是海哥说险,关注我吧。

我来说说自己的见闻吧。


第一个故事:老陈

老陈40多岁,做过公司管理,被我的主管忽悠到了保险公司。

然后每天画大饼,说当了主管可以拿多少多少钱。

于是老陈拿出自己的存款,给一家人买了保险,也完成了业绩。

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的做增员,终于老陈做到了主管,当了主管的第二个月还直接拆分了了一个主管出来。日子过得悠哉悠哉,反正就是和主管每天一起打电话增员,辅导新人,收割新人。

前段时间,我看到老陈发朋友圈,说:XX公司是骗子,XX(主管)是骗子,我40多岁了还被骗,现在好了负债累累。

原来老陈的团队因为都是和主管一样走的忽悠路线,过了2019年的年,之前主管的部门(这个主管因为老陈晋升,以及其它几个人晋升主管,已经成了部门经理),在职人力120多人,出勤的也就20多个人,然后开单的也就几个人,全靠忽悠新人收割新人。

故事二、小张

小张是个妹儿,很年轻,入职XX保险的时候才20岁。是故事一中老陈主管的师妹。

小张妹儿机缘巧合进入保险业,也吃了很多苦,带新人展业、拜访客户、教新人各种技能,虽然有很多自保保单,但是更多的是销售保单,慢慢的做,她在老陈前几个月晋升为主管,在主管这个位置也待了很久,招来的人虽然有忽悠,但是也尽量不做杀新人的事儿。慢慢的也孵化了好多个区出去,2018年晋升了部门经理。

实际上,保险公司的残酷是外面的人无法想象的。各种现象都有,如果新人遇到的是忽悠成性的,基本就是到了血霉,办信用卡然后买保险,然后让人家疯狂增员,而不是先做业务生存!!


保险公司不是人人都能待的。大家慎入!

我是海哥说险,关注我吧


海哥说险


保险业务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做得好的!从广义上讲保险是合法的,好像也是需要的,但是保险公司的初衷是要赢利的,所以设置了许多的条款,许多保险品种本身就是忽悠人钱的。现在保险公司遍地开花,保险已经脱离了对社会保障的初衷。想尽一切办法赚钱,无节制的招聘业务员,过剩的业务员为了争抢业务穷尽一切办法,搅得保险市场一片混乱,没有针对性的推销险种,为了公司和自身利益采取期骗手段达到目的。保险公司体制本身有许多问题,其制度跟传销方式一样,拉人头,累金字塔。保险公司如不进行改制,随着国民整体素质提高,保险公司只能关门。当下的保险业务员能做得好的机少数,说挣大钱的都是自欺欺人,有的是为了装门面,冲好汉给别人看。劝那些做业务的乘早改行做点实事,不耍沉迷于保险公司的虚假的氛围。让你误了前程。


手机用户51722313543


我和老公都是保险公司的,因为渠道不同,我还有底薪,因为女人卖保险有一定优势,每个月多少都有业绩,自给自足可以,赚大钱实在是没有过,老公在个险渠道没有底薪没有任何福利,只要不出单就没有收入,公司不断要求员工维护客户,送礼品,做活动,老公不但赚不到钱也负债累累,就这样坚持了3年,行情也越来越差,马上就要脱离保险公司了,希望他快点回归正途,辛苦些也不怕,干点别的吧,不然每天人轻松看着无所事事,但是精神压力很大!


lover231287949


在保险公司做了8年,也算是不容易了。身边但凡有点闲钱的亲朋好友都被安利着买了保险吧?

我有一个朋友的弟弟,前几年也介绍我买了平安福,不对,确切地说是介绍我老公给我买了平安福,还有另外两款给孩子的保险。我当时也没管,过后了解了一下平安福,知道我每年保费要交近万元,交30年,保30万的重疾,20万的意外——那个郁闷哟~这么高的保费,够我买几百万的意外险了吧?至于重疾,现在好医保几百万保额,每年我交的保费才几百元,就算六年以后续保涨价,也不会几千上万吧?

扯远了。如今位卖保险给我的朋友弟弟,据朋友说也已经失业两年了,一直没再找到合适的工作。估计是做了几年保险,把人缘都用光了吧?

做保险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既然跳出来了,还负债,也只有重整旗鼓,另外再找份工作吧。不然还能咋办?日子总得过下去,家庭责任也还要承担,我们没道理把自己该当的责任挺给社会,推给家人。

保险你都能做8年,这个毅力真是非同一般!以前一位也做过保险的朋友说过一句话:做保险的人,要把自己当佛~推销的时候,想必白眼是每天都要见好多次的。佛都能做了,还有什么不能做的?拿出推销保险的那股劲头来,从搬砖做起,总能挣钱的。


语菲情感坊


以前在深圳打工,原公司的一名文员参加了平安保险公司,只要见面就是恳求你买份保险,最低要求就是先买一份保险,第二年就退险;每次见面就是神吹明天打算买车,然后后天买房;最让人忍受不了的事情就借钱应急,一借就是一年不还,还神吹要买车,买房,我就寻思你有钱买房,买车干嘛不把借我的钱还了;好不容易把欠的钱还给我了,没过几个月又来借钱;曾经拉我参加过平安年底晚会,会上人人在高叫某某是展业英雄,搞的像老鼠会一样,印象非常不好,可能平安保险公司的人被洗脑了不觉可笑,反而自鸣得意。公司楼上是一家保险公司,我对保险公司的运作非常好奇,因为很多人在议论保险公司的运作模式,有一天早晨空闲时就悄悄走到楼上,只听里面的人在喊口号,只在门外听了一会就下楼了,听说保险公司的等级很严,低职位的人要给高级别职位的人要鞠躬,不知道是否真实。实在忍受不了见面给我洗脑,最后直接拉黑。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不知道她是否发了发财。


大司马剑平


刚才看到一个刚加盟平安三个月新人的帖子,被底下的网友喷的体无完肤。

我只想说人家新人只是分享一下自己在平安的工作心得,你们就各种喷,而且还感觉喷的理所当然,谁给你们的勇气啊,梁静茹吗?小伙子干了三个月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有发声的权利不是吗?我本人在平安做了三年了,应该不算新人了吧,公正客观的说我在平安前期也拿过一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现在基本上都是超五位数,我是创业失败后负债70万加盟平安的,我进平安的原因很简单,

第一:我个人比较认同保险,在没有加盟平安的时候就买过平安的保险;

第二:工作自由收入高低凭自己能力和努力程度;

第三:可以学到一些先进的资产配置和理财知识;

第四:想尽快把负债还掉;

我想说不管你相不相信保险,他都存在而且是家庭资产配置的必需品,对,是必需品;

不管哪个公司哪个行业都会有优秀员工和淘汰的员工或者说是行业蛀虫!

不管什么工作都是和专业还有努力程度成正比的;

针对上面有人说干了三个月的就不如干了8年的我个人不敢苟同,难道你父母,爷爷奶奶不比王健林干的时间长,你成王思聪了吗?自古就有有志不在年高的说法;

大家都是可怜的人何苦五十步笑百步,多给年轻人一些鼓励不好吗?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最后祝大家一生平安!




小晏哥谈金融说保险


楼主都已经在平安8年了,真的时间不短了,如果已经不能负重,我的建议早早抽身离开吧,换公司(换到保险经纪公司)或者换行业,重新开始,只要人心向善,未来是光明的,什么坎都能过去。

也说一说我同样作为一个保险从业者的所见所听所闻所感。

我是2017年7月份进入保险行业的,算是自己主动踏入的(当然前提也是自己主动想要购买保险,然后就认识了各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

我先后认识了新华人寿、太平人寿还有平安人寿的代理人,主要是太平人寿的那位老乡让我产生了想要踏入保险行业的决心,那时候有时间有平台资源(那时候刚刚休完产假辞去坐班的工作,加盟了悠贝亲子绘本馆),她说我完全可以来兼职,虽然那时候我对于保险行业和保险产品的水有多深完全不了解,但是在她的旁敲侧击下我觉得可以试试。这位老乡和我说她进入保险行业之前考察了好多家保险公司,说了平安需要带单入职,还说了其他保险公司一些问题,最后告诉我选择太平的理由:是央企背景什么的,还告诉我保险行业的收入等情况,告诉我相信她没错,因为她是资深财务出生,对这些保费、数据等很会分析,在她的游说下我确实心动了。

先后去太平和平安进行了面谈,最后非常有幸的是我知道还有一个叫保险经纪人的职业存在,于是我毅然决然的选择来到了明亚保险经纪公司。

进入保险行业后,我发现,平安,好像是保险行业永远绕不过去的坑(并不是诋毁),我看过很多曾经在平安或者现在还在平安的人说过对于平安的不满,有从一无所有到负债累累,有进入平安后妻离子散的,甚至还有被逼自杀的,也有看过关于平安内部误导式培训的资料,当然也遇到过对于平安公司及产品迷之自信的业务员,刚开始我还本着一位保险经纪人的立场,去认真科普保险公司的安全性问题,所有保险公司都在银保监会同样力度监管一下,安全性不用担心,我们买保险需要看的是保险产品和条款以及保费,根据自己需求去合理配置,可是后来发现貌似没用,所以也就几乎不再多说了,接受了存在即合理,确实,即使平安产品再怎么性价比不高,也是一份保障,每个人需求点不一样,有些人就是喜欢大品牌,即使责任差一些也没有关系。

现在我已经在这个行业两年了,我还会继续走下去,虽然还没有达到大家所说的年薪百万,但是作为保险经纪人,我有一颗中立开放的心态,给客户对比推荐产品没有必须要销售出去某个公司某款产品的压力,也就不用违心隐瞒一些产品的缺点,所以很放松,不用担心未来某一天客户发现保险行业的真想,会说:当初就是谁谁谁忽悠我买的这个保险。




保险经纪人刘丹丹


在任何的行业都有出色的企业,也有破产的公司;在任何行业,都有做得好的员工,也有业绩垫底的员工。我身边也有很多做保险的朋友,有些业绩非常的好,继续从事,有些业绩不好,也已经转行。

既然你已经做了平安保险有8年的时间,说明你在这个行业,肯定也是有收获的,至于你为什么负债累累,你应该去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再决定你是否继续。

第一,你的渠道以及推广方式。

我的朋友圈有一位做保险的朋友,他完全把互联网的流量思维吃透了。

  1. 对自己的客户建立专门的群,维护和解答,同时推广新的保险
  2. 对于自己的高端客户一对一进行方案设计
  3. 借助其他平台的渠道联合开设课程
  4. 同时开设10元收费的保险课程,帮助非客户解答各类保险疑问。

这样下来他把保险的推广方式变成了课程和学习,变成了金融和赚钱以及规避风险。大家就很愿意去学习了。

你也需要思考一下,你该如何转变。

第二,你的专业能力与你的客户群。

  1. 你的专业能力还是简单的推销保险吗?还是已经升级到了理财规划的水平?
  2. 你的能力与你客户的需求一致度好吗?他们是否愿意继续从你哪里买保险?
  3. 如果不愿意?为什么?
  4. 你的客户转介绍的客户多吗?为什么?
  5. 你觉得你在那些方面做的好?那些方面做的不好?
  6. 你需要如何改善呢?

以上问题你是否思考过?

第三,保险是你一个未来的行业,也是一个沉淀的行业。

你已经做了8年,有各种各样的辛酸苦辣,但是并不建议你通过负债的方式获得业绩。

  1. 保险是未来的行业,因为人人都需要,人人都有风险。你这八年的客户群是你的宝藏,你应该按照以上去思考,反思一下,看看是否找到提升和改善的途径。
  2. 适度负债。对于企业来讲,适度的负债是适合的,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建议不要堵上家庭的幸福,通过负债来做业务的拓展,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
  3. 制定一个还款计划,看看如何有计划的还清负债。
  4. 对于保险事业,按照以上认真分析,梳理出一个继续做,或者不做的理由,再进行判断。
  5. 如果继续做,那么如何展开?也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思考,避免之前犯过的错误,而不是盲目开始。

精益工作法


我也干过平安,那时候刚刚大学毕业,没关系也没什么技能,去人才市场找工作,被忽悠进了平安保险,干了接近三年,刚毕业沒积蓄也不好意思问家里要钱,各种办信用卡,没有经验,一直开不了单,只能给自己给家里人刷信用卡买保险,那时候在保险公司,给客户送礼物,请客户吃饭,自己的各种花销全都从信用卡刷,因为身边所有的年轻人也都是这样,所以不觉得信用卡刷爆了有什么影响,一张刷爆了再办第二张第三张,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想法真的很奇怪,但那时候就一直觉得这样过下去挺好,不用每天在那靠着上班,开完早会愿意去哪去哪,我经常回家睡觉在家待一天,告诉自己明天开始拜访客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欺欺人,每季度都为了保工号花自己的钱买保险,直到四五张卡全都刷爆,一分钱都拿不出来,自己弟弟都靠自己攒钱买上房子了,才彻底离开了保险公司。之后的三四年省吃俭用,一天打三份工,最艰难的时候一个月就花三十块钱,就是为了还信用卡,饭不敢吃好的,连块猪头肉都不舍得买,水果计算着吃,一天不能超过一个,最可怕的是工资不高,因为要同时还好几张卡,每月还进去的钱只够利息和滞纳金,本金根本还不上,还一年之后发现卡内可用金额寥寥无几,那时候觉得活着一点没有意义,工作不好,对象没有,存款没有,只有外债,整个人特别消极,觉得或许死了才是解脱,好在挺过来了,从还完钱以后一直还是省吃俭用,因为没有安全感,只有自己有钱了才更踏实。保险其实真不是骗人的,但这个工作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大浪淘沙,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站的住脚,入保险要小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