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荣军:读朱永新《共识凝聚力量》一书有感

常荣军:读朱永新《共识凝聚力量》一书有感

拿到朱永新同志的新作《共识凝聚力量———一个政协委员的履职报告》一书后,不忍释手,很快读完。读到书中许许多多熟悉的人,许许多多与永新共同经历的事,当然,更多的是未曾参与、未曾听闻的事,我陷入了沉思,很多想法在脑海里萦绕,想要表达倾述,但又迟迟理不出头绪,真有一种心有千万言、纸上落笔难之感。隔了一段时间后,灵光乍现,想要表达倾述的感悟一下子涌向笔端。

一、“时光从不辜负任何真诚的努力”

“时光从不辜负任何真诚的努力”,这是永新写在书的前言中的一句话,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同志为该书作序时引用的一句话。言为心声、行为心表。这句话打动我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文字背后永新一直以来“以耳知事,以目明事,以心决事,以手行事”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永新一身兼有多种社会角色,从专业和学术角度看,是“痴心最爱是教育”的教育家;从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的角度看,是登高望远的政治家;从社会活动和社会影响看,是涉猎广泛的社会活动家。多种社会身份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原因何在?“时光从不辜负任何真诚的努力”是最好的诠释。对《共识凝聚力量——一个政协委员的履职报告》这本48万多字的书做一粗略统计,在2018年不到一年的时间,永新写下了“两会”手记16篇、政协提案13份、参政之声33篇、调研随笔35篇、调研报告8篇、议政网事4篇、媒体采访和关注36篇(媒体采访、审稿也是需要时间的),共约145篇。一年365天,平均两天半一篇。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是何等之勤奋啊!“坚持每天5点左右阅读写作”,无论寒暑,从不间断,这是何等的不易啊!“勤为万德之根,万艺之本”。更为难得的是,这些手记、提案、参政之声、调研随笔、调研报告及议政网事,都不属于“口水话”“心灵鸡汤”之类,而是我手写我心,是在深入社会、深入生活,经过反复思考后诉诸成文的,是在洞察幽微、剖陈利害,是在践行着他“自己的科研和书籍文字如果不能影响生活,就一文不值”的承诺。也正因为如此,永新的许多成果得到重视和采择。永新用“文字的脚印记录参政议政之路”,他一年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丰硕成果镌刻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这本书,既是向执政党、向全国政协、向民进中央交出的一份合格的履职答卷,也生动展示了一位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中年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

二、“在两会的舞台上,需要我们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人民政协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汪洋主席对政协委员提出了完成好年度“委员作业”,以实际行动提交一份好的履职报告的要求。永新对自己2018年的“委员作业”画龙点睛,题名为“共识凝聚力量”,并在书的前言中写道:“我们虽然代表着各种人群的利益诉求,但是共和国的整体利益是我们的最大利益,画出最大同心圆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在‘两会’的舞台上,需要我们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需要我们通过协商达成共识,需要通过共识来凝聚力量。委员的使命之一,正是以形成共识为己任。”永新还写到,汪洋主席完成好“委员作业”这句话,对委员来说,不仅是外在的号召,更应是自我的要求。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出,永新是用心、用力、用情来完成“委员作业”的,是用他“察实情、讲实话、谋实策”做“三实”委员的要求来完成“委员作业”的。理从事出,情深意浓,永新的答卷自然是优秀的。

新时代,进一步明确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的新职能、新任务。这既是人民政协理论、政策、实践的新发展,也是时代的呼唤。履行好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职能,一方面要畅通渠道,创新形式,完善机制,提高质量,引导各界委员有序表达意见诉求,积极建言资政;另一方面,要各界委员协助党和政府多做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工作。在人民政协履职过程中,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政协委员接受党的正确主张,是凝聚共识的一种体现;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得到党政部门的采纳,也是凝聚共识的一种体现。政协委员通过协商议政,在一些问题上缩小认识差异和分歧,增强了认识的一致性,是凝聚共识的一种体现;政协委员帮助所联系的阶层和界别群众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消除误解和疑虑,也是凝聚共识的一种体现。政协委员不代表所联系界别群众发声,是一种缺位;政协委员不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界别群众工作,是一种失职。“上下同欲者胜”,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才能有效地形成同频共振。永新用自己模范的行动践行着上述思想和观点。透过阅读永新一年的履职成果,我亦加深了对凝聚共识的认识和体会。

三、“见证十年”

读永新的《共识凝聚力量———一个政协委员的履职报告》一书,不能不提到永新的另一部作品:十卷本的编年体个人参政议政实录———《见证十年——一个民主党派成员见证中国民主政治进程》。这是一部被称为“一部民间两会史”“代表委员的履职教科书”“通过一个人的窗口,可以看到一个世界”的几百万字的鸿篇巨制。

全国人大、政协5000多名代表、委员中,从2007年到2017年,从亲历者的视角,如此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体认并记录“两会”会议及履职过程的人和书,我没看到第二人、第二本。永新十卷本的编年体个人参政议政实录,我只读了其中几本,没有通读,其中2014年这一本,应永新之邀不揣冒昧写了一篇序言。我在其中写了这么一段话:“永新在书的副标题中自谦为一民主党派成员,并将自己放在一个见证者的位置,实则不然。作为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的领导人之一……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在协商民主推进中,永新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实践者……永新作为统一战线中的一员,作为参政党中的一员,作为共产党的挚友、诤友,其忧比任重,其责比位高。”朋友之间,有时难免爱屋及乌,但更需要推诚相待,讲真心话,我以为这样的评价对永新来说,是准确的、客观的。

人民政协已经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届又一届政协委员接续奋斗,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回顾历史,我们充满了敬意,有太多的人物值得我们去怀念,有太多的往事值得我们去追寻。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人民政协事业守正出新的新画卷,需要参与者,也需要书写者。在永新的履职实践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什么是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先辈李大钊同志曾经讲过这么一段话: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永新说“明天的责任在今天你我的肩上”。只争朝夕、责无旁贷,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永新在继续努力着!

蔡达峰同志在为永新《共识凝聚力量———一个政协委员的履职报告》一书所写的序言中表示:“我很容易理解他为事为文的不易,很感佩他出色的能力和成果,我是要向他学习的。”示范是最好的引领,行动是最好的语言,我深有同感。

(来源:人民政协报,原题为:一份沉甸甸的履职报告——读朱永新《共识凝聚力量》一书有感)

(作者常荣军,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