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水星還要更加靠近太陽,這顆星球代表著地獄,科學家卻視為希望

我們在歡呼發現類日恆星周圍的行星時,且保持警醒,我們無法通過這個方法發現更多的系外行星。即便有發現,也是公轉週期短、距離恆星非常近的天體,就比如飛馬座51b行星,溫度達到5000多攝氏度,儼然一個地獄的代名詞。

出品:太空伊卡洛斯

第一顆繞著類日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飛馬座51b的發現讓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非常有趣,我們不妨來詳細說說,發現飛馬座51b的技術原理,以及這個科學技術對於今後發現系外行星有何影響。需要指出的是,飛馬座51b系外行星並非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而是第一個類日恆星周圍的系外行星,這驗證了一句話: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這個成就碌碌無為,沒有得到諾貝爾級的科學肯定,恰恰是類日恆星周圍的系外行星獲得了肯定。

比水星還要更加靠近太陽,這顆星球代表著地獄,科學家卻視為希望

圖注:飛馬座51b系外行星的想象圖,擁有一個超高溫表面。

比水星還要更加靠近太陽,這顆星球代表著地獄,科學家卻視為希望

圖注:飛馬座51b系外行星軌道距離恆星太近

第一顆系外行星位於一顆快速轉動的脈衝星周圍,脈衝星可是一個超級緻密的天體,是大質量恆星遺留下來的核心部分,每隔不到1秒的時間,脈衝星可釋放出強大的脈衝,好似我們夜晚看到的來自遠處燈塔照射過來的信號,因此得名脈衝星。當系外行星繞著脈衝星轉動的時候,它們會輕微地拽動脈衝星,造成搖擺,從而導致脈衝星向地球發出放射線頻率的細微變化,我們因此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

技術源於1842年

從技術角度看飛馬座51b的發現,其實非常乏味,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未來。發現飛馬座51b的技術來自多普勒頻移測量,這不算一項新的技術,天文學家對恆星的多普勒頻移測量技術誕生於1842年,到了1995年,麥耶和奎洛茲在研究中才取得了一些進步,把儀器的精準度提高至新的高度,並監測著恆星的最細微變化。這說明用於飛馬座51b的觀測技術與發現脈衝星周圍的系外行星不一樣,用於研究脈衝星周圍系外行星的技術由脈衝的固定頻率決定,因此這一技術並不適用於對類日恆星的觀測。

比水星還要更加靠近太陽,這顆星球代表著地獄,科學家卻視為希望

圖注:多普勒頻移測量技術在系外行星觀測上的應用,圖片由頭條號太空伊卡洛斯製作。

我們只能對恆星自身的移動進行細緻觀察,天文學家耗費了幾年的時間才改善了相關技術,這就是光譜變化。天文學家使用分光計將遙遠天體的光進一步分解成多種組成部分,其實就是一道彩虹。通過光譜的幫助,天文學家就可以從光譜上遺留的光譜指紋,找出已知元素的一系列特徵,包括氫和碳。天文學家還可以據此重複的對恆星進行有效觀察,從中發現光譜的變化。光譜的變化還能夠揭露恆星通過多普勒頻移進行的運動,就如同救護車經過我們時,我們聽到的呼嘯聲忽大忽小;當一個光源靠近你的時候,光線以高頻率移動,當光線離你越來越遠,則光線以低頻率和紅光方向移動。

最終,飛馬座51b行星出現在高敏分光鏡上,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分光鏡只能分辨出距離恆星不到1000萬公里軌道上的行星,如果行星距離恆星太遠,那麼就無法探測到。這就是光譜探測法的一個弊端,因此我們在歡呼發現類日恆星周圍的行星時,且保持警醒,我們無法通過這個方法發現更多的系外行星。即便有發現,也是公轉週期短、距離恆星非常近的天體,就比如飛馬座51b行星,溫度達到5000多攝氏度,儼然一個地獄的代名詞。

比水星還要更加靠近太陽,這顆星球代表著地獄,科學家卻視為希望

圖注:熱木行星過於靠近恆星,其溫度普遍非常高。

凌日法的逆襲

2009年,開普勒系外行星探測器升空之後,科學家發現通過凌日法可以發現大量的系外行星。其技術原理是當系外行星路過恆星盤面的時候,恆星亮度就會出現微弱的變化、變暗,因為行星遮擋了。起先這個方法發現了大量熱木行星,因為此類行星的體積大,遮擋效果明顯,很容易被發現。但我們並非要找到如此多的熱木行星,我們的目標是類地行星。偏偏類地行星的體積小,比如地球、火星,都遠遠小於木星。因此要用凌日法發現類地行星,還需要進行技術上的升級,提升靈敏度,這樣才能發現更加微弱的恆星亮度變化。

比水星還要更加靠近太陽,這顆星球代表著地獄,科學家卻視為希望

圖注:由凌日法觀測系外行星的原理,系外行星是圖中灰色圓圈,路過恆星盤面的時候,會引起遮擋。

凌日法的提升效果筆者認為與引力波的發現是類似的,引力波之前沒有探測到的最大原因就是靈敏度不夠,LIGO通過升級提升了靈敏度,也發現了引力波。如果改進凌日法,提升靈敏度,那麼發現類地行星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凌日法還有一個優勢,可收集到系外行星大氣層的光譜信號,通過光譜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款行星的大氣層中有哪些元素,如果有氧氣也能發現。除了凌日法,還有搖擺法等,都需要極高的靈敏度才能探測到類地行星,這也是為什麼目前發現的類地行星偏少,熱木行星偏多的原因。

比水星還要更加靠近太陽,這顆星球代表著地獄,科學家卻視為希望

圖注:這就是飛馬座51恆星的觀測圖像,這個恆星系統不太可能有生命

綜上所述,飛馬座51b行星雖然在類日恆星周圍,但其軌道比水星軌道的半徑還要小,表面溫度極高,根本不適合任何已知的生命形式存在。從系外行星角度看,飛馬座51b行星這顆星球代表著地獄,但科學家卻視為希望,因為它開啟了類日恆星周圍的系外行星探測序幕。接下來,如果要想發現更多的系外行星,只能不斷提升觀測靈敏度,才有望發現太陽系之外的類地行星,進而找到地球2.0行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