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經常想太多?慢一點,煩惱就追不上你了

點擊關注“魚堂主愛思考”讀思考,學成長。

你是不是也經常想太多?慢一點,煩惱就追不上你了


1、你是不是也經常想太多?

我剛到新公司那會,領導讓我給一批客戶郵寄音樂會的門票,門票比較珍貴,領導讓我認真對待。其中一個客戶由於距離比較近,就派實習生直接過來找我拿了,我反覆確認了門票和宣傳冊夾在一起放文件袋,而對方並沒有在我面前打開確認就走了。

在音樂會開始前,我接到了那個客戶的電話,問是不是宣傳冊就是門票。

我說:裡面有宣傳冊和門票。原來實習生只拿了宣傳冊,並沒有看到門票,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

我頓時內心一驚,音樂會也沒有心思聽了,整個晚上心情都隨著現場的音樂跌宕起伏:

我才剛來,領導知道這件事後會怎麼看我?他肯定覺得,這個人簡直太不靠譜了…..

完了完了,我破壞了客戶和我們公司的關係,領導肯定會罵我的,這下印象肯定不好了,辭退我的話我怎麼辦啊?

我要不要先主動的跟領導說這件事啊?

我不說的話,是不是領導也不知道?

不不不,等下客戶告到領導那怎麼辦?我還是先說吧。

…..

即使朋友跟我說不要想太多,既然已經發生了,就先好好聽完音樂會,畢竟這也是個難得的機會。我的腦子也抑制不住的飛速轉動。

你是不是也經常想太多?慢一點,煩惱就追不上你了

等音樂會結束後把編輯好,一段長長的文字鼓足勇氣發給領導,見領導遲遲未回。這個過程又自責了一番,腦補了一系列的後果。

實在忍不住就給領導播了一個電話,領導說看到我的消息了,他正在開車回去,讓我別擔心,對方沒有找到是他們的問題,不好好檢查,跟我沒有太大的關係。

聽完領導的話後,我才放下心來拍照打卡,這時候音樂廳快要關門了,四周也只剩下我和朋友。

一場好好的音樂會,就在我的瞎猜下毀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因為一件事情,而過度揣測沒有發生的結果,給自己徒增煩惱。或者過於在意別人評價和行為,讓自己不開心。

同事沒有接你遞過去的零食,你就覺得他是不是不喜歡你。

在會議上,你講了一個方案,同事時不時的皺眉,你就覺得他是不是對你有意見。

人生困苦,皆因庸人自擾。

你來公司,只是為了工作,而不是為了照顧同事的心情,何必把自己當成負能量接收機。

不必太在意那些人的行為,那些人又不會對你的人生負責。

你是不是也經常想太多?慢一點,煩惱就追不上你了

2、有時候反應太快,也是一種詛咒

電視劇《暗算》裡頭的第一部叫《聽風》,主人公是一個雙目失明,而且有智障的人。在村子裡,大家都很同情他,因為他失去了做更多事情的機會,也看不見周圍的世界。

但是後來情報部門找到了他,因為他又一種常人完全沒有辦法具備的優勢,那就是對聲音的敏感。情報部門讓他監聽敵方的電臺,他一個人的效率超過幾十個人,這個能力讓他得到重用,也轉換了別人對他的看法。

他甚至可以通過聽一個陌生小孩說話,來判斷這個小孩是誰的兒子、誰的孫子。但也正是因為這個,讓他的結局變得不幸。

當他的孩子出生的時候,他滿懷期待的站在產房外等著孩子的出生。這個時候意外出現了,當孩子“哇”的哭了的時候。他立即就反應過來,這個孩子不是他自己的。正因為他對聲音的敏感,他發現了一個普通人不可能發現的秘密,所以,他在絕望中觸電自殺了。

你是不是也經常想太多?慢一點,煩惱就追不上你了

如若他能反應遲鈍些,可能也就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快樂的度過這餘生了。而正是他非常人的技能,成為了他不幸結局的詛咒。

我們都體驗過被蚊蟲叮咬,咬過之後癢的感覺就一下子傳遞到你的身體,不自覺的就去撓,癢並不會讓你的皮膚怎麼樣,但皮膚過於敏感的人,在被叮咬後,就會一直抓撓患處,很有可能造成皮膚潰爛、發炎。

如若想活得輕鬆愉快點,何必一直盯著那痛處不撒手。

人生應該溫暖綿長,很多事都可以慢一點,特別是負面情緒和感覺。

反應慢一點,煩惱自然就追不上你了。

但是也不要就此磨掉稜角,要外柔內剛,堅持自己內心的原則,方能取得大成就。

你是不是也經常想太多?慢一點,煩惱就追不上你了

3、有一種優勢,叫做“鈍感力”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男大學畢業生去一個高科技企業應聘。

營銷總監看看男生說:“你長得也太難看了,這麼難看還敢來我們這樣的高科技公司?”

男生不以為然:“你長得比我還難看呢,你咋還在這裡工作呢?”

營銷總監看看男生成績單,說:“你咋學這麼點分呢?學習這麼差還想到高科技公司?”

男生說:“我如果學習成績好,早就考研究生了。因為考不上研,所以才來你這裡應聘。”這下可把營銷總監逗笑了,說:“可以,要的就是你。”

這個男生的優勢就是明知道對方在傷害自己,但是不以為然,即使是在不友好的語言刺激下,也不怒不惱,覺得這點打擊無關緊要。

這樣的人在面對顧客的百般刁難時,也能內心毫無波瀾,本著顧客至上的原則對待客戶,這樣的人很適合做銷售,後來他很快就升為了營銷經理。

你是不是也經常想太多?慢一點,煩惱就追不上你了

“鈍感力”一詞是日本作家渡邊淳的發明,它一可直譯為“遲鈍的力量”。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它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凡是有宏圖大志的,希望實現人生彎道超車的人,都需要具備足夠的鈍感力。內心的壁牆要和鞋底一樣,越厚越有優勢,或者如輪胎一樣,耐磨又耐扎。這樣你才能走的更遠,爬的更高。

敏感的知識是情商,令人不敏感的知識是鈍感力。

我們在工作中會不斷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以及複雜的人際關係,而人的快樂,大都來源於良好的人際關係。

具備不為小事動搖的鈍感力,靈活和敏銳才會成為真正的才能,也才能讓人大展拳腳,變成真正的贏家。

鈍感力在工作上不僅是一種優勢,在愛情上也亦是如此。

擁有鈍感力的男生,會更容易追到喜歡的女孩。因為即使被女孩子拒絕了,他也不會因為感到挫敗沒面子而輕易放棄。

那怎麼培養鈍感力呢?

渡邊淳在《鈍感力》一書中提出了五條鐵律,記住他們,你就可以擁有鈍感力。

你是不是也經常想太多?慢一點,煩惱就追不上你了

1,迅速忘卻不快之事;

某個大學有個心理學教授,他在上課的時候突然停下來給學生講了一個笑話,學生們都鬨堂大笑。教授繼續上課,突然又停下來,把剛剛的笑話再講了一遍,學生們都愣了,出於禮貌,又笑了一下。教授若無其事的繼續上課,過了一會,他又把講了兩次的笑話再講了一遍,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場面陷入了沉靜。

教授這時候說:我們總是會把傷心的事反覆翻出來再經歷一次,而讓我們開心的事,卻不能反覆讓我們開心。

就像別人在你身上插了一把刀,等傷口癒合,刀長在了你身上,其實不會影響你的生活,但是對你最大的傷害,是你時不時把它拔出來,再細細回憶一下被刺的過程。

沒人能傷害你,只有你自己。

迅速忘掉不開心的事,能讓你更容易感知幸福。

2,認定目標,即使失敗仍要繼續挑戰;

貝蒂曾說:人有了堅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戰勝的

認定了一個目標,即使失敗了,也要對失敗有一定的瞭解,不會感到太敏感,會進行理性分析,然後在行動中直接表現出來。

有時候挑戰不是為了能贏,而是要保護自己這股心氣。哪怕知道錯了,也要堅持到結束。這一次是失敗了, 只要你的心氣還能保持,還會有再次行動的勇氣。

很多事並非做了就一定可以成功,連續創業者就是保護了自己的心氣。

你是不是也經常想太多?慢一點,煩惱就追不上你了

3,坦然面對流言蜚語;

渡邊淳一說“遲鈍者就好比是一顆高速旋轉的陀螺,只專注於自己的旋轉,而絕不會在乎甚至絕不會聽到周圍的喧囂。

就比如女神王菲,永遠一副愛誰誰的模樣,任憑你說三道四,無謂的廢話她從不多說一句。她坦然地經營著自己,就算全世界都說她的流言蜚語,她也不解釋不搭理,只側身從各種羈絆裡穿過,走向自己想去的地方。

不管別人說什麼,都當聽不見,與我無關,輕裝上陣。

4,對嫉妒諷刺常懷感謝之心;

面對別人的嫉妒諷刺,我們可以想,他們真有眼光,嫉妒我肯定是因為我太優秀了,這麼關注我,真感謝。

其實事實也是無所謂,如果一個人講幾句話就可以變成真的,那她不就是神了。

今天說你真醜,你不會因為她這句話有任何改變,反而看她像小丑。

你是不是也經常想太多?慢一點,煩惱就追不上你了

5,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不得意忘形。

人能否成功不止取決於才能的多少,而在於究竟能把才能挖掘和引導出來多少。

我們都喜歡被誇獎,但是不能因為被大家誇獎了你就覺得自己很棒了,不需要再繼續努力了,而是要摒棄一切,繼續挖掘和引導自己的才能,朝著自己的目標走去。

擁有鈍感力的人生即使無法開掛,起碼也是幸福快樂瀟灑自如的。

外界評價跟你的關係不大,關注事實本身,而不是言語意義。如果你很幸福,不會因為她說你不幸福,就開始變得不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