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家风馆开展志愿服务,唐都花园社区让好家风在“大家庭”中传承

依托家风馆开展志愿服务,唐都花园社区让好家风在“大家庭”中传承

对于小家庭来说,家风是一种传承,而对于社区大家庭来说,家风则是一种凝聚。“我们社区依托家风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将原本不太熟悉的邻里凝聚在一起,让大家对社区这个大家庭有了感情、有了凝聚力,形成了一种社区大家庭的好家风。”唐都花园社区主任姚美珍说到。

将家风家训融入社区生活的点点滴滴

唐都花园社区家风馆位于社区服务中心的二层和三层。“扬家风、传家训、立家规”“当代家风:团结互助共建和谐”“良好家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家风馆的走廊里,家风家训的展板整齐摆放着。走进家风家训展示厅,一块占满了半扇墙壁的宣传板上,为大家解释了什么是家风,讲解了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的故事,写下了曾国藩治家的八字诀以及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的家训。

从古人的家风家训,到现代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家风体现,宣传板上还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家规:长辈先动筷、孩子后动筷;吃饭不许吧嗒嘴、不许端着碗到处跑;遇到爱你的人学会感恩,遇到你爱的人学会付出……姚美珍告诉记者:“家风家训看似简单,可是它深厚的内涵,是要人们在生活中去慢慢体会、慢慢实践的。”


展示厅里两块红色的大牌匾很是引人注意,上面记录了唐都花园社区传承好家风、传递正能量的故事。“作为社区来讲,孩子、老人、妇女这些都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妇女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稳定和谐,所以我们的家风馆倡导育人先行、倡导志愿服务、树立榜样的力量,将每个小家凝聚成一个大家,再从小家的家风延伸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家风,才能让我们的居民幸福感、归属感更强。”姚美珍介绍到。

依托家风馆开展志愿服务,唐都花园社区让好家风在“大家庭”中传承

唐都花园社区主任姚美珍介绍家风馆。

开展多项志愿活动 凝聚社区“大家庭”

让每一个小家庭能够融入到社区大家庭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家庭和家庭之间来往都比较少,怎么样能让大家互动起来,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呢?为此,该社区依托家风馆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让大家走出家门,开始关心身边的邻居,关注身边的事情。

在家风故事展示厅里,墙壁上挂满了照片,每一幅照片背后都是一次志愿服务的故事。

“这个是我们组织社区志愿者到敬老院关爱老人的,这个是我们和爱心企业一起走进乡村关爱留守儿童的,这个是母亲节我们组织社区的孩子为妈妈种鲜花的……”指着墙上的照片,姚美珍介绍到,几乎每一个节日,社区都会开展对应的活动,让居民参与其中。寒暑假,社区为孩子们开展了假期素质教育课堂、学习传统剪纸、汉服礼仪等活动。此外,在辖区内捡拾垃圾共同维护美好环境已经成了社区中小学生常态化的一项志愿服务,大家干的都非常起劲儿。除了服务社区,志愿者们还走出家门,为智残人学校免费手绘墙面,为贫困学校的学生捐款捐物……“我们社区现在志愿者队伍已经增加到500人了,通过志愿活动将人心凝聚在一起,将爱心不断的传播,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家风也越来越好。”


依托家风馆开展志愿服务,唐都花园社区让好家风在“大家庭”中传承

唐都花园社区主任姚美珍介绍家风馆。

家风馆中融入健康管理心理咨询等服务

唐都花园社区还依托家风馆开设了专门为老人健康服务、为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的区域。二层家风馆中,其中一个房间为老人理疗室,社区有需求的老人可以享受免费的红蓝光肩颈理疗、中药足浴、测量血压等服务。“我每天都来,早上三个小时,下午三个小时,在这里免费做红蓝光,对腰和肩颈都比较好。”今年71岁的吴大妈告诉记者,自己坚持来这已经一年多了,虽然有时候人多排不上队,但是在这里和街坊邻居聊聊天,感觉心情也变好了。


在家风馆的三层,设置了市民学校、道德讲堂,这里是帮助有矛盾的居民化解矛盾,帮助邻里之间解开心结的地方。还设有心灵健康驿站,定期会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免费为社区居民进行心理疏导。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家风馆也形成了自己的志愿品牌。姚美珍说:“家风是什么,家风的根本就是传递爱,传递正能量,作为社区的家风馆,我们是从小家延伸到了大家,让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家风正起来,让爱在社区里蔓延。”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关颖

依托家风馆开展志愿服务,唐都花园社区让好家风在“大家庭”中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