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古地中海的一代强国,距罗马城和霸权一步之遥的民族—迦太基

文|青楼大茶壶

横跨古代地中海的一代强国,距罗马城和霸权一步之遥的民族—迦太基

序言:在古代西方,辽阔的地中海孕育了无数的文明,神秘的古埃及、辉煌的罗马、智慧的希腊......而在这些广为人知的名字之后,迦太基所承载的荣耀却鲜为人知。迦太基由一块殖民地起家,和古代西方诸民族一样,也曾创造过无比的辉煌,一度成为地中海叱咤风云的强权。它与日趋强盛的罗马赌上霸权决一死战,曾通过巧妙地战法将罗马军团逼入绝境,却最终赔掉了自己的一切。今天,让我们一睹!

一、渡海而来,建国兴邦,不安现状,积极开拓

最早的迦太基其实并非"原汁原味"的北非国家,而是腓尼基人的一块殖民地。腓尼基人则是公元前10世纪左右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一词源于当地语言中的"紫红色",腓尼基本地盛产一种骨螺,其分泌的红色物质能够制成紫红色染料。

在古代,紫色颜料极度稀有,只有王公贵族才承担得起其高昂的价格,就连我国春秋时期,管仲还曾劝谏过齐桓公不穿紫衣,以在民众中树立节俭形象。

因此,凭借着小小的骨螺,腓尼基人通过商业贸易获得了巨额财富,以推罗为中心在地中海东岸建立起了诸多王国。长期的商业活动,也逐渐培养起了腓尼基民族的航海精神,他们的船只遍布地中海,许多不安于现状的民众纷纷进行远洋殖民活动,开拓属于自己的疆土。

横跨古地中海的一代强国,距罗马城和霸权一步之遥的民族—迦太基

著名的腓尼基字母

迦太基的建立—颇具传奇

公元前814年,众多王国之一的泰尔发生了内乱,老国王死后,女儿狄多公主遭到兄长的排斥失去权力,为防止遭受迫害,被迫带着少数随从乘船出逃,最终辗转漂流到了今天的北非突尼斯北部地区。公主向当地人请求给一块牛皮大的土地歇脚,当地人同意了。未曾想,狄多公主将一块牛皮裁成细线,圈起了一大块土地。在这块土地上,原本"歇脚"的访客们站稳了脚跟,建立起了自己的城市——迦太基城

随后,原来的腓尼基人由于航海事业遭到希腊人的打压而逐渐走向衰落,迦太基这块海外殖民地却稳步发展起来,很快打败了周围的游牧部落,由城邦发展成为强盛的国家。迦太基人继承了腓尼基的航海传统,建立起了一直强大的海军控制地中海海面,并大力发展手工业,以便对外贸易。很快,迦太基人的战船和商船遍布西地中海,迦太基城也成为了重要的海运贸易中心。

同时,迦太基也没忘掉自己的"老本行"——海外殖民,不断向地中海沿岸各地输出移民,将伊比利亚半岛、撒丁岛、西西里等地都纳入了自己的殖民范围。

可以说,迦太基人将"海权论"贯彻的淋漓尽致,海洋事业将迦太基推向了巅峰。

二、英雄出世,创造"不可能的奇迹"

然而,或许万物都逃不过"盛极而衰"的定律,时间来到了公元前3世纪,迦太基的辉煌遭到了年轻的罗马的挑战。同一时期,罗马基本完成了对意大利半岛的统一,并筹划着进一步向外扩张。但是,放眼整个地中海,罗马人发现自己周围的扩张路线几乎被迦太基人的殖民地包围,想要成就自己的辉煌,就必须向旧的霸主发起挑战

横跨古地中海的一代强国,距罗马城和霸权一步之遥的民族—迦太基

三次布匿战争形势图

机会很快到来

公元前264年,罗马借助西西里岛几个城邦之间的矛盾,主动挑起战火,两大强权的首次战争爆发。由于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这场战争也被称为第一次布匿战争。

一开始,罗马并没有像样的海军,迦太基人自恃海军实力强大,并没有将罗马人放在眼里。但是,罗马人通过俘获一艘迦太基战船,很快仿造出了大批战船。后来这一装置能够钩住敌方战船,以便本方士兵登上敌船作战,而迦太基士兵在肉搏方面不是纪律严明的罗马军队的对手。很快,罗马在海战上变劣势为优势,公元前241年,迦太基战败求和。罗马人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西西里岛,却也付出了五万公民死伤,700艘战船被毁的代价;迦太基人也同样元气大伤。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双方维系着脆弱的和平

不久,迦太基方涌现出一位优秀的将领

汉尼拔,他出身贵族,懂得多种语言,便于统合不同国籍的士兵;并且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在他的率领下,迦太基人在伊比利亚半岛连战连捷。公元前219年,汉尼拔更是进一步攻克了罗马的同盟城市萨贡托。

横跨古地中海的一代强国,距罗马城和霸权一步之遥的民族—迦太基

汉尼拔雕像

罗马命令迦太基限时交出汉尼拔,被拒绝后,于第二年向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汉尼拔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迦太基军队的统帅,他率领9万步兵、1.2万骑兵和37头战象,跨越阿尔卑斯山,进军意大利,沿途一路击败阻击的罗马军队。罗马执政官费边命令部队采取拖延战术,尽量避免与汉尼拔交战,让对方在部队机动中自然消耗实力,这一战法后来被称为"

费边战术"。但是,罗马民众和元老院纷纷认为他软弱无能,将他撤换,新的执政官保卢斯重新采取主动出击的战术,公元前216年,双方军队在意大利南部的坎尼展开激战。

坎尼会战时,罗马军队多达近9万人,而汉尼拔只有不到5万人,且是背水作战。面对不利形势,汉尼拔决心采取两翼包抄战术,将大量新兵置于战线中央,且向前突出;精锐骑兵则位于两翼。战斗开始后,迦太基中央军队很快不敌罗马军队后撤,然而向前推进的罗马军退很快发现他们陷入了"口袋阵"当中:迦太基中军战线向后凹陷,给了俩一起并包抄的空间,很快形成合围之势。最终,汉尼拔大获全胜,罗马军队损失了将近8万人,保卢斯本人阵亡,180多名元老战死,占当时元老院总人数的六成。一天之内,罗马的军事、政治实力几乎跌入谷底

横跨古地中海的一代强国,距罗马城和霸权一步之遥的民族—迦太基

坎尼会战

此后,汉尼拔本有机会直取罗马城,但也许是慑于罗马城墙的坚固,也许是部队之中的混乱,权衡再三,他最终放弃了这一战略,改为在意大利境内谋求进一步发展。不管怎样,罗马人赢得了喘息的空间,他们重新采取了避战措施,转而收复西西里等地的失地。汉尼拔纵然是军事奇才,也苦于孤军奋战,顾此失彼,人数不断减少。

横跨古地中海的一代强国,距罗马城和霸权一步之遥的民族—迦太基

大西庇阿:布匿战争一战成名,绰号“:阿非利加征服者”

公元前204年,罗马名将大西庇阿在北非登陆,汉尼拔被迫退回北非,与其在扎马展开决战。大西庇阿派出大量军乐手奏乐,使得迦太基方的战象纷纷受惊,向后逃跑,迦太基军阵脚大乱。罗马军队乘势出击,汉尼拔吃到了人生中第一次败仗。但这次失败的代价是惨痛的,迦太基方已经失去了能与罗马抗衡的力量,值得吞下失败的苦果。

公元前201年,罗马再次强迫迦太基签订和约,和约规定迦太基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解散舰队和武装力量,并支付大量战争赔款。迦太基的国土退回北非的一小部分,从此无力与罗马相争,也失去了在地中海的一切威望和地位。

三、风光不再,难避覆亡结局

战后的汉尼拔曾涉足迦太基政坛,但罗马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位智勇双全的统帅。很快,汉尼拔被迫离开迦太基,四处流亡,途中仍旧不忘联合罗马的敌对国家安条克等国,继续与罗马作战。最后汉尼拔逃到小亚细亚的比提尼亚,帮助比提尼亚国王打败了罗马的盟国,但国王害怕罗马的进攻,准备将汉尼拔交给罗马人。汉尼拔不愿成为罗马人的俘虏,最终服毒自尽,为一代名将的辉煌人生画上了悲惨的句点。

再回头看向迦太基,在军事上完全失败的迦太基人将全部心思投入到发展航海和贸易事业中去,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很快积累了大量财富。但迦太基重新崛起之路还没步入正轨,就招致了罗马的忌恨。罗马人对曾经与自己争夺霸权,一度打到罗马城下的迦太基仍旧耿耿于怀,据说,一位罗马元老甚至在每次演讲之后都会说上一句:"迦太基一定要消灭!"更何况,第二次布匿战争后的罗马获得了大量人口和土地,早已成为地中海第一霸主,消灭困守一隅的迦太基只是时间问题。在几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公元前149年,罗马以破坏和约为由,再次向迦太基宣战,是为第三次布匿战争。

面对罗马的强大攻势,自知没有退路的迦太基人同仇敌忾,几乎所有成年男子都被动员守城,妇女剪下头发制作弓弦,围城持续了两年之久。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内发生饥荒,罗马趁机扫荡了迦太基城城郊,随后发动总攻,终于攻破了迦太基的城门。在持续六天六夜的激烈巷战后,最后一点抵抗力量也被消灭。

罗马人对迦太基这个老敌手的"复仇"极为苛刻:迦太基全城被夷为平地,二十五万居民仅有五分之一幸存,且全部被卖为奴隶;土地被撒上盐,成了不能耕种的盐碱地。从此,迦太基的名字从史书上消失,成为罗马实现地中海霸权道路上的又一个牺牲品。

独评:

然而,我个人认为!罗马人或许从"物理"上毁灭了迦太基,但这一文明却没有从此彻底消失。作为曾经地中海的强大国度,迦太基的名字并没有被从史书中抹杀,反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手把迦太基带入军事巅峰的名将,汉尼拔更是被誉为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天才,其成名战坎尼会战被称为"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合围战",后来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美军将领格林在考彭斯歼灭一支英军军队,人们同样将这场战斗与坎尼会战相比;甚至现代战争也常采用类似的包围战术。在未来,迦太基的历史或许会历久弥新,愈发展现出别样的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