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读薛志鹏先生《七律黄河如意川大瀑布》(平水韵)

【诗评】读薛志鹏先生《七律黄河如意川大瀑布》(平水韵)
【诗评】读薛志鹏先生《七律黄河如意川大瀑布》(平水韵)
【诗评】读薛志鹏先生《七律黄河如意川大瀑布》(平水韵)

七律·黄河如意川大瀑布(平水韵)

迢递黄河世上仙,

云台抱瀑看神渊。

无龄古木思明主,

如意东风降大川。

造化珠流生碧海,

乾坤圣水照层巅。

危崖涧落三千丈,

恰似惊龙下九天。

【诗评前言】

自古以来,黄河被称为母亲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此作以黄河革命老区延安市宜川县集义镇如意村的如意川大瀑布为题,创作七律一首,几经用心修改,直至满意才发表。表达了薛志鹏先生对大爆布这一自然景观的无限赞美之情。

笔者有幸拜读先生诗作,感动之至,倍感亲切,即兴写下心得感言与薛先生和师友们共勉。

【读后感悟】

①首联:迢递黄河世上仙,云台抱瀑看神渊。

“迢递”,包含有遥远、悠远、高峻、曲折、婉转、连绵不绝,时间久长等各种意义,此处用“迢递”一词,是对黄河蜿蜒曲折上万里的一种概括性表述,表达对黄河这一孕育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母亲河之敬仰、崇敬之情,兼喻黄河不仅仅是中华儿女的人文始祖,更是人世间的神仙。

“抱”,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表达山水相依的情怀。“神渊”,在此处不仅仅指深渊,还暗喻如意村这个黄河岸边,有些原始风情,却具有一种神秘灵性的小村。

②颔联:无龄古木思明主,如意东风降大川。

对仗整齐,无龄对如意、古木对东风,思对降,明主对大川。此处有两层意思,第一,字面一样是写大瀑布的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岁月更替,山水依旧。第二,暗喻古老的黄河和革命老区期待发展的心情。“无龄”,如意村中尚存几棵3000多年的古树,已经没有具体的年龄,强调时代久远。“东风”是借代,指当今的好时代。“明主”暗指以刘继承先生等为如意村谋发展、谋福祉,做功德的爱心人士。

③颈联:造化珠流生碧海,乾坤圣水照层巅。

此联话题转折,承接上文引出结句。造化对乾坤,珠流对圣水,生对照,碧海对层巅。“珠流”是水的形态,“碧海”指当地称作龙眼的一对清泉,这一联由下至上,从地下“珠流”生出的“碧海”即双泉,照耀着层层巅峰,上升到空天的布局。

④尾联:危崖涧落三千丈,恰是惊龙下九天。呼应首联,紧扣黄河是曲折、婉转、连绵不绝,时间久长的世上仙之主题,用“龙”来给黄河升华,首尾照应。夸张手法巧妙运用,危崖三千丈,写出瀑布高大深远,气势夺人,从天而降,声势浩大,为下一句的“惊龙”做好了铺垫。恰似,比喻手法恰当好处,形容九天降下惊龙,神渊藏蛟龙的神奇造化。

结句的“九天”与“神渊”遥相呼应,暗喻天上的龙降临如意川神潭,给革命老区的人民带来了吉祥美好,平安如意。尾联意境深远,也是全诗达到升华的卓越之笔,先生独具匠心,直抒胸臆,豪情壮志,尽显英雄气。

全诗气势雄宏,感情真挚,如东风浩荡,荡涤读者心灵。那真是“飞瀑直下三千尺,流芳千古美名扬。”

诗人薛志鹏先生以饱满的创作热情,用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黄河如意川大瀑布神奇壮美奇观的赞美之情。字里行间倾注着诗人无限的敬仰追寻与感怀追忆之情。

瀑布如东风化雨滋养黄河两岸万物生灵之繁荣,瀑布如纯洁高雅之圣水养育一方红色老区百姓生养生息,瀑布如从天而降之蛟龙,飞黄腾达造福两岸黄河儿女,生生相依,一脉相承,荣辱与共,大爱无疆。

【诗词大意】

自古以来,九曲黄河蜿蜒曲折,历经九省,养育了无数华夏儿女,她是炎黄子孙的仙祖一一母亲河。有幸观看如意村的大瀑布,真是感觉惊天动地,天下奇观。

抬头仰望,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山环水绕,绿树成阴。在悬崖绝壁间,一道圣水从天而降,落入神潭,飞花四溅,水雾迷蒙,气势磅博,激流勇进。古树参天,岁月沧桑,山水有情,爱洒功德无量。

一对神奇的双泉龙眼迸发出神奇的珠流碧海,至上而下,百折不回,一泻千里,刚劲有力,百转千回归渤海,晶莹的水流照耀着层峦叠障,水雾迷蒙,响声震耳欲聋。

高大的瀑布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排山倒海,兴风作浪,飞黄腾达,飞龙穿越千年,象征着革命老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如意,幸福万年。

【诗评】读薛志鹏先生《七律黄河如意川大瀑布》(平水韵)
【诗评】读薛志鹏先生《七律黄河如意川大瀑布》(平水韵)
【诗评】读薛志鹏先生《七律黄河如意川大瀑布》(平水韵)
【诗评】读薛志鹏先生《七律黄河如意川大瀑布》(平水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