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未来发展是要看胶东半岛吗?

人类救星杨美好


应该是靠胶东半岛的,发展权重比例可能增大。

目前山东省要求加强青潍一体化、青烟威一体化,加快胶东半岛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不难看出,山东将青岛、潍坊、烟台、威海视作整体,在各方面加大协同推进力度,建立分工协作和利益共享机制。省委书记刘家义2019年初先后来到威海、烟台和青岛考察指导,进行调研,省里意思应该是随着山东省新旧动能全面起势,山东半岛发展势头肯定不能减弱,但也决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半岛城市群、全国重要的航运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几个城市在山东来讲都是发展比较均衡、县域经济突出、民营经济活跃的区域,目前高铁机场已经布局规划,胶东机场估计2020年投入使用,青岛政府干部外调周边省市,包括2019年港口整合,青岛自贸区、上合青岛大家可以看出山东正在整合山东半岛区域协同发展,本身该区域基础方面条件不错,加上政策引导支持,相信未来的发展更加可期。

期待在省市协调统筹下,按照国家省市规划要求,建立起山东自己的城市集群,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带动山东发展。





阳光下的橡树


胶东半岛主要包括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三市,它是山东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但山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而且走的是相对均衡的发展道路,因此山东经济发展不可能只看胶东半岛。2018年胶东半岛三市的GDP总和约为2.35万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约为30.7%。

胶东半岛是山东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青岛、烟台和威海的人均GDP都超过11万元,远超全省7.6万元的平均水平。其中青岛是山东省的经济中心,其2018年GDP达到12001.52亿元,高居全省第一。青岛是国家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性港口城市,有着“品牌之都”的美誉,著名品牌有海尔、青岛啤酒、海信、潍柴、张裕、东阿阿胶等;烟台和威海都是我国最早一批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其中烟台是山东省经济强市,GDP曾多年仅次于青岛位居全省第二。



过去,山东主要走的是相对均衡的发展道路,从山东各市都GDP数据来看就会发现,省内除了青岛之外,其余城市的GDP按照八七六五四三二逐渐递减,而且全省16个省辖市有15个进入了全国百强。但如今山东似乎要打破这种经济格局,开始推行“强省会”战略,重点发展济南,把它打造成与青岛匹敌的省内双核,共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就像广东拥有广州和深圳;江苏拥有苏州和南京;浙江拥有杭州和宁波那样,依靠“双子星”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锦绣中源


山东自然是要看胶东。

就像江苏发展看苏南是一个道理。山东的经济格局东强西弱已经保持几十年,但千万不要认为是东部过强导致资源分布失衡。

胶东之所以强,是因为有沿海和旅游这两大先决优势。青岛、烟台、威海都有天然良港,都有天然沙滩浴场,所以他们有高起点的资本。潍坊虽然也沿海,但是基本上利用不到多少航运资源。

航运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了,古时通过人力开凿航运就足以说明问题。看看珠三角长三角,都是沿江靠海,守着内河、大江出海口、海港形成一体化航运。包括内陆城市南京、苏州、无锡,也都是世界顶级内河航运港口。

山东如果想紧随广东、江苏的步伐,那么重心布局也要与之同步。山东几乎没有多少内河航运的运力,因此济南、东营这些沿线城市基本上就沾不到航运的光了,而且周边城市也都欠发达。所以未来青烟威这些城市达到一定高度之时,通过区域影响力的扩大延展至整个胶东半岛,再与济南都市圈对接,这才是顺水推舟的正确路线。

目前无论是收入、外来人口规模、民营企业规模,胶东优势都很明显,如果胶东都发展不起来,那么指望济南带着淄博、泰安、聊城这些周边城市就更不可能了。现在潍坊、临沂与青烟威衔接性较强的城市都已经加速崛起,这是很好的迹象。因此山东发展的如何,看胶东的节奏与定位会更加清晰。


城市发展报告


我是头条号贺千城财经的作者,我来回答。

山东行政图

山东是我国的广东和江苏外的第3经济大省,也是一个人口来引领,如胶东半岛北部的烟台、南部的青岛。

说到山东的胶东半岛,可以说海洋产业资源(如远洋渔业)丰富,海运便利,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东营、威海、烟台、青岛、日照),是山东经济的最重要一个板块。

诚然,我在这就说一下胶东半岛的相关情况和它的主要城市,在山东整体的经济比重是怎样的。

山东胶东半岛的地理分布情况

胶东3市

胶东半岛是山东半岛的主要组成部分,山东半岛的西侧我认为是在北部的潍坊清河到南部的日照,而胶东半岛在更东边的胶莱河以东地区,北部的莱州湾到青岛胶州市的胶州湾,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山东胶东半岛的主要城市有哪些

根据胶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地理分界线,它所在内的主要城市有山东的经济强市如威海、烟台和青岛,当然还包括辖区内的一些小城市如龙口、莱州、胶州等。

现在,山东省在高度重视胶东半岛城市的街景发展工作,2019年10月提出了加快建设胶东半岛城市经济圈一体化的进程。

山东胶东半岛占山东经济的比重如何

2018山东GDP第4

我这里就以2018年的经济数据来说明一下吧。其中2018年山东省GDP总量为76469.7亿元,实现全年经济增速6.4%。

在各城市的经济数据方面,在胶东半岛的青岛排名第一,GDP为12001.5亿元,烟台和威海是7832.58亿元、3641.48亿元,排在省内的第3和第10位,3座城市的GDP加起来高达23475.56亿元,占山东2018年经济总量的30.69%,也就是说胶东半岛3市的经济是山东最强的一个区域。

综合我的分析,胶东是山东最重要的一环

如果一个省内某个区域的经济总量占该省内的30%至40%,犹如现在的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在世界前2的位置一样,所以山东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胶东的助力,山东才能在全国保持住良好的排名,它犹如是山东的一个右肩膀和主力军。


贺千城财经


对,山东未来发展还是看胶东。青,烟,威,潍在山东的GDP分别是第一,三,四,十。青,烟,威潍是江北最大的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经济发展最好,最快。是继珠三角和长三角后又一个就是胶东半岛城市群了。随着香港的经济衰落已经带动不了珠三角了,珠三角以私营企业聚多经不起大风大浪冲击,在国际经济以有风吹草动,他们都纷纷关门到闭。从目前来长三角经济发展正猛产业结构合理,高新技术,和技术制造业,技术含量高。同时有大上海的强力代动。环渤海城市群里,只有胶东城市群独树一帜,海岸线漫长,港口林立,依青岛港为依托提高年吞突量,交通四通八达,海陆空全面发展,青岛的国际航空飞遍世界四大洲。胶东半岛经济基础雄厚,产业结构合理,国际知名企业多,国企实力雄厚,抗风抗浪强幅射力强大,象青岛的海尔,青岛四方车辆厂,青岛港,青岛啤酒,海信,澳柯玛潍坊的潍柴,福田,哥尔等还有烟台的张裕,龙大,南山集团。威海的三角众多世界一流企业。各市有各市主导产生互补性强,机械制造业技术更新换代强,高端产业多,兰色海洋产业发展快,日韩投资多,利用外资强。未来中国除珠三角,长三角就是山东的胶东半岛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上已聚规模。未来中国长江以北经济看山东,山东经还看咱胶东半岛城市群。面对今年刚升"二哥"的济南在鲁西南鲁西北一枝独秀,撑着半边天有点累,山东的经济发展还靠胶东半岛城市群来拉动吧。








徐国华


山东的发展以前确实是依靠山东半岛,也就是所谓的胶东地区。在经济上,长期以来,鲁西经济一直处于被胶东吊打的局面,山东百强县排行榜上的前十名里,胶东强大到最多的时候能占去9个名额,弄得鲁西很没面子。

改革开放之后,因为三面环海,与日韩相望,作为山东乃至全中国的“东大门”,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山东半岛得到了山东的全力支持,“胶东强则山东强”成了当时的指导思想,胶东成了山东手里的一张王牌。

当时的山东,只要有好政策、好资源先给胶东,连省会济南都成了胶东的勤务兵,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无偿奉献。一来二去,青岛烟台相继崛起,济南却一再没落,成了全国最没有面子的省会。

不过,胶东的优先发展在当时是对的,它确实带动了整个山东的发展,而且还打造了青岛这样的排头兵。不过,这种发展模式也慢慢失去优势,就在在郑州和武汉等内陆城市嗷嗷叫响,纷纷当选国家中心城市后,山东尴尬了,没有一个城市入选。

青岛好是好,但还不够强,背负内地,面朝大海,辐射作用有限。山东急需一座新的高峰来撑撑场子,那么任务就落在了济南的身上。所以,2017年,山东提出举全省之力发展济南,实施强省会战略,建设“大强美富通”的新济南,重振鲁西被提上日程。

所以大家现在才看到了济南的大干快上、激情勃发,济南到处都在开发,地铁、国际医疗城、CBD,还有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隧道也已开工,大有重夺山东老大,赶超青岛的架势。

山东未来的发展,我认为省里会东西权衡,内陆需要崛起,不会再像之前一样一味依赖胶东。





鲁生可畏


我认为青岛等胶东半岛地区过去几年全省大力支持,资源优先下发展的已经很好。但从山东与广东浙江GDP越拉越大来看,看来这些地方在这么多资源情况下已经到了瓶颈,拉动经济效果不理想。或许应该换位思考,胶东半岛在没有很好的改革前,可以优先将资源配给西南县市,减少贫富差距,释放西南县市发展潜力,效果应该立竿见影。像国家现在实施的西部战略,东部发展减速了,西部发展速度很快,因为潜力大。也像打游戏一样,低级别升级快,资源消耗不多,效果明显,到了高级别,那就成了老牛拉车,费劲。并且也不能一味地坚持个别地方先富起来,当个别地方已经富气来了,还把其他地方老百姓的辛苦钱补贴富人,那就有失均衡了。所以当没有好战略之前,可以先补齐短板,这样资源才能有效利用。否则,一个战略误判,带来的是一蹶不振。


陈英刚228


自从我国发展从东北过渡到沿海地区以后,沿海地区就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点,山东也不例外,山东当前的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分为胶东半岛和内陆两个地区。


沿海优势不可替代

沿海地区的优势,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是上半年,应该还是会久经不衰,从历史上发达的海权国家就可以看出。二战之前,各地区的殖民地基本上都是由西班牙,英国,葡萄牙,荷兰等航海比较发达的国家控制的。

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通过航海进行世界贸易,肯定还会是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并且没有可以替代性。

工业基础雄厚

另外就是工业基础方面,当前山东的发展工业主要集中在济南为否烟台青岛等城市。那其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位于交通半岛,并且这几个城市也是支撑山东在北方经济一枝独秀的重要城市。

虽然当前山东在实行大力的改革,但是改革过后这几个城市依然会依托雄厚的基础再次进行增长,而其他区域因为开始的薄弱,改革之中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发力点。

省内定位明确

此外从省内政策,我们也可以看出,山东省是要大力发展交通半岛的,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有整体性的规划,特别是山东半岛,距离日本韩国相对较近。

并且这一地区的城市也更容易组成半岛城市群,对未来够建地区经济体有很大作用,这从当前山东的三个核心城市就能看出,省会济南以外,其他两座都是胶东半岛的城市。

渤海湾大湾区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便是国家战略,山东半岛从我国的疆域构造当中便可看出,处在对外的桥头堡地区,更是环渤海湾重要的组成地区,未来构建渤海湾大湾区,胶东半岛绝对占据举足轻重的一笔。

从当前环渤海高铁的规划建设、渤海湾通道的提案、西海岸新区的建设,这些都显示着未来胶东半岛会成为我国最大湾区的窗口地区。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作为山东发展的龙头,青岛依托各方面的绝对优势,承担起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中核心、引领、辐射的重任。此前刘家义来青岛调研时就表示,胶东半岛要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航运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等,还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用好各类平台,扩大“双招双引”——这些都在显示着青岛在推进胶东半岛一体化中的核心作用。


水木清华76318705


山东的基石到底在哪里,基本上分两派,一派是半岛派,一派是济南派,两派各持己见,理据都很充分。其实未来究竟如何,取决于国家的战略,看数据半岛派实力碾压,但是济南派认为地理位置很重要。

个人建议大家打开中国地图看一下,中国的南北铁路网其实分为西中东三条,而现在只有一条其实是还未完全打通,就是东部这条,而关键点其实是在烟大隧道的建设,如果国家启动这个项目,等于把东部地区实实在在的延伸到东三省了,在沈阳成为下个国中的情况下,打通这个节点是势在必行的,那么这时山东半岛地区的地理位置就不再是一条死胡同,而是串联东线南北的关键节点了,这对山东来说,是进入国家战略核心位置的关键一战,山东除了农业制造业等核心产业之外,又多了物流节点这个经济增长点,意义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