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府賬房內暗藏地道,日本鬼子攻破縣城時,端木家躲過一劫


河南省浚縣,賬房內暗藏地道,15米高的碉樓窗戶貌似白鬍子仙翁,日本鬼子攻破縣城時,端木家躲過一劫。

位於河南省浚縣縣城西大街的世襲翰林府。據史料記載,位於河南省浚縣城內的世襲翰林府始於清康熙三十八年,止於民國初。

世襲翰林府內的賬房,位於室內東牆角的地道入口用木板蓋著。第一任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端木謙,為端木子貢六十九代後裔濟寧州奉祀生端木秀第四子,原亦為奉祀生,在曲阜主持子貢廬墓堂的祭祀事務。康熙二十三年冬,康熙帝巡幸孔林,端木謙於孔林子貢廬墓處得見康熙帝。“皇上清問,準其奉章。”端木謙回到浚縣定居。

一位遊客在賬房內用手機拍攝牆上的各類算盤。康熙三十八年,皇帝南巡迴鑾,端木謙面聖,特授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奉祀事。康熙四十二年十二月初七日,康熙帝西巡迴鑾,在淇縣召見端木謙。初八日在宜溝子貢廟,奏請皇上題書匾字。至磁州杜村鋪,康熙帝親書“賢哲遺庥”四大字,並特遣皇子送至浚縣並祭祀子貢廟祠。

世襲翰林府的正堂內懸掛有子貢畫像。博士一職源於戰國時代的秦國,主要職責是掌管圖書,“通古今,以備顧問”。漢武帝時期設立五經博士,司職傳授儒家經典。此後各朝各代均設立該職,其職責大體相同。

世襲翰林府內的碉樓,高五層、約15米,碉樓窗戶貌似白鬍子仙翁。延續至清代,五經博士成為封建王朝封賞先賢先儒後裔的一種禮遇性政治地位,被封賞者主要負責祭祀先賢、看護宗廟等事務。

高約15米的碉樓,窗戶貌似白鬍子仙翁。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多會封賞先賢,以籠絡天下儒生之心。端木姓始祖子貢(公元前520年~前456年),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黎人,17歲拜孔子為師,位列十哲。

世襲翰林府門頭上懸掛“賢哲遺庥”,端姓、木姓、沐姓、端木姓均是子貢後裔家族。子貢善貨殖,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商界所推崇,併成為中華儒商鼻祖。端木子貢及後裔家族的姓氏包括端姓、木姓、沐姓、端木姓,均有據可考。

1995年8月,世襲翰林府被確定為浚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世襲翰林府內有一個地道暗室,地道口位於東院穿堂屋內東端屋角處,地道口隱蔽在床鋪下。1938年3月29日,日軍攻破浚縣城,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浚縣慘案”。當時端木家人藏身地窖內躲過一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