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供需趨向平衡 把握鐵礦石高位拋空機會

自7月中旬以來,鐵礦石期現價格維持振盪走跌趨勢。截至10月18日,2001合約收盤616元/噸,從7月16日最高816.5元/噸下跌200元/噸,區間跌幅32.55%;青島港61.5%PB粉從最高900元/溼噸下跌至680元/溼噸。上半年供應端的潰壩事故及下游鋼材需求旺盛造成的供減需增局面在逐步改變,從當前的供需形勢來看,供應緊張時點已過,而需求進入淡季,基本面情況不宜樂觀。

四季度供需趨向平衡 把握鐵礦石高位拋空機會

內外礦供應增量明顯

國內礦:今年隨著進口礦價格快速上漲,國產礦性價比凸顯,需求增加,國內礦山在利潤的驅動下,復產、增產動能上升。上半年國產原礦產量達到4.07億噸,同比增長5.60%,精粉產量增幅在600萬噸以上,全年增量或超過1500萬噸。另外,近年新建的部分項目將逐漸釋放產量,總體精粉產量呈上升趨勢。

進口礦: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份進口鐵礦石9935.5萬噸,較上月增加450.7萬噸,連續三個月遞增,進口量創下2017年10月以來最大;1—9月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78413.6萬噸,同比下降2.4%。

上半年因澳洲港口檢修和巴西礦難,四大礦山整體發貨不及預期,發運量同比大幅回落,供需缺口持續擴大;在進入下半年後,澳巴發貨在逐漸增加,巴西部分礦區重新獲得運營許可,發運量逐步恢復,而澳洲港口修復基本完成,發運量高於去年同期,供需缺口明顯縮窄。若按今年四大礦山公佈的銷售目標推算,下半年發貨量環比增加,同時四季度是南半球的發貨旺季,後期供應量大概率回升,供應趨緊邏輯得到逆轉。

從港口庫存來看,7月份以後,海外發運增加,港口庫存再次呈上升狀態。截至10月18日,全國45個港口總計庫存12724.03萬噸,較低位回升1310.52萬噸。隨著國產礦的增加及海外發運恢復正常,預計下半年庫存將呈緩慢回升狀態。

總體來看,隨著礦山利潤增加,國內礦山開工率上升,國產礦產量增幅明顯,同時外礦產量逐漸恢復,銷量將明顯回升。下半年供給環比將增加,供應緊張局面會得到緩解。

需求情況取決於成材產量及利潤

隨著時間推移,鋼材即將進入冬季的傳統淡季,下游需求將逐步走弱。中長期來看,房地產行業數據下滑,政策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加嚴,地產終端對鋼材需求的支撐也將逐漸轉弱,悲觀預期使鋼價出現大幅下跌,鋼廠利潤收縮制約原料價格走勢。另外,秋冬季的環保措施雖沒有明確的生產要求,但從歷史數據來看,四季度一般為生鐵產量的季節性回落期,削弱下游對鐵礦石的需求,因此對原料價格形成壓力。

截至10月18日,Mysteel調研247家鋼廠高爐開工率76.54%,同比下降3.83%;高爐鍊鐵產能利用率78.6%,同比下降3.43%;日均鐵水產量219.8萬噸,同比下降9.59萬噸。鋼價的的下行趨勢不改,因此,在低利潤的情況下,鋼廠採購意願較低,以按需採購為主。節後並未見鋼廠有集中補庫,後期補庫力度將放緩。另外,從鐵元素的角度來看,廢鋼與鐵礦兩者有著替代作用,若鐵水成本高於添加廢鋼成本,鋼廠從利潤端考慮也會在廢鋼的添加比例上進行調節,後期若廢鋼價格下行也對礦價帶來壓力。

結論

1、四季度國內礦產能利用率上升,增產明顯;進口礦發運平穩有升,供應環比增加,港口庫存將緩慢回升。

2、四季度需求看成材產量及利潤。鋼材受制於長期需求下行,在旺季過後仍面臨較大壓力,鋼價長期走勢偏弱。在鋼廠利潤較低的情況下,持續補庫可能性較低,同時對高品礦的採購力度減弱。

更多視頻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