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军武器笨重、粗糙、不精致;但皮实、耐操,且火力强大

喝伏特加的民族,大都长得身高马大,力大无穷,其性格特点就是直来直去,不太会绕弯,没有多少花花肠子,一言不和,拔拳相交,拳头就是真理,所以得了个“战斗民族”之美誉。

反映在武器研发和装备上,都是笨重、粗糙、不精致,但皮实、耐操,且火力强大,经常能盖过对手,且便于大量生产,比如皇家橡树1972所提及的“人民冲锋枪”波波沙-41,当然,也被称为“人民转轮枪”,就是二战苏军陆军步枪枪械中的杰作和代表作。

二战苏军武器笨重、粗糙、不精致;但皮实、耐操,且火力强大

二战时期,波波沙-41是装备数量最为庞大的冲锋枪,不会低于500-600万支,也是火力无与伦比的冲锋枪,在斯大林格勒残酷的巷战中一战成名,彻底碾压德国国防军步兵引以为豪的MP-40冲锋枪。

尽管装上一只71发弹鼓时,整枪重量有10斤,与多数步枪枪械比起来显得非常笨重,但并不妨碍身高马大的苏军使用,71发弹鼓输出持续不断的火力,堪称动物般凶猛无比,在与德军32发弹匣供弹的MP-40冲锋枪对射时,取得了火力上的绝对优势,成了许多德国士兵的恶梦。

二战苏军武器笨重、粗糙、不精致;但皮实、耐操,且火力强大

波波沙-41不仅是苏军士兵的最爱,同时其输出的强大火力令德军记忆深刻,至少有数十万把甚至上百万把波波沙-41冲锋枪成了德军的制式装备,战场上枪械好缴获,但子弹却难搞。

于是,德国军工将波波沙-41冲锋枪枪管改成了9毫米,便与发射9毫米MP-40冲锋枪的子弹,德军甚至印刷和分发了如何使用缴获的苏制冲锋枪的德语手册。

二战苏军武器笨重、粗糙、不精致;但皮实、耐操,且火力强大

波波沙-41冲锋枪,当时苏军称其为波波沙自动枪,之所以能整班、整排、整连甚至整营地成建制的大量装备苏军,就是产量高使然,苏军是二战时装备冲锋枪数量最多的军队,德军包括美军的一个步兵师才装备300余支冲锋枪,与苏军一个步兵师动辄装备上千支,形成了鲜明的比对。

由于遵循了可靠耐用和易于批量生产的原则,全枪由87个零部件组成,大量采用了钢板冲压件,焊接及铆接的技术亦大量使用,甚至将大量库存的7.62毫米莫辛·纳甘步枪的枪管一分为二,即可得到两根波波沙-41的枪管,生产一把波波沙-41只需7.3个工时,且适合在东线严寒的条件下作战。

二战苏军武器笨重、粗糙、不精致;但皮实、耐操,且火力强大

除了步兵枪械波波沙-41冲锋枪,苏军装备的ML-20型–52榴弹炮,为集团军级重型火炮,全重7.2吨,9人操作,采用液压缓冲系统,开脚式大架设计。

使用28倍径152毫米炮管,炮口有多孔制退器,其使用的高爆炮弹重达43.6千克,每分钟可发射4发,射程17.2千米,弹丸爆炸威力大,由重型拖拉机拖曳行军。

ML-20型152毫米榴弹炮,二战时期世界上相近口径榴弹炮中是较为先进,优秀的性能不仅让苏军青睐有加,甚至连作为对手的德国和芬兰军队也都将缴获或其他渠道弄来的ML-20型152毫米榴弹炮火当作宝贝。

二战苏军武器笨重、粗糙、不精致;但皮实、耐操,且火力强大

大名鼎鼎的SU-152重型突击炮,就是将ML-20型152毫米榴弹炮身管与坦克底盘和发动机相结合的杰作,SU-152突击炮拥有强大的火力,能够有效应对包括虎式坦克和费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在内的德军重装甲目标。

T-34中型坦克,战斗全重32吨,最大公路速度7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00千米,装备一门76毫米坦克炮,是一辆火力、防护力以及机动性都很突出的坦克。

二战苏军武器笨重、粗糙、不精致;但皮实、耐操,且火力强大

当时,T-34坦克有很多设计具有革命性,比如装上了倾斜式的装甲,等于提高了装甲的等效厚度,且可提高跳弹的概率,后期的T34-85装上了85毫米炮,比之前的76毫米炮性能更好,面对德军装甲部队毫不畏惧。

T-34凭借着综合性能的优势,在消耗巨大的战争当中可以大量生产,甚至拖拉机厂都能生产T-34坦克,虽说前线的损失巨大,但德军著名的虎式坦克当面对T-34的集群进攻的时候,也难招架住,苏军坦克以数量取得了对德军坦克质量的胜利,德军强大的装甲集团被淹没在将近6万辆T-34坦克所组成的钢铁洪流中。

二战苏军武器笨重、粗糙、不精致;但皮实、耐操,且火力强大

被称为“飞行坦克”的伊尔-2强击机,为单活塞式三叶螺旋桨驱动的机型,呈下单翼硬壳式布局,为后三点式收放式起落架,由钢材和木材构成机体外壳,以平衡因发动机功率不足,最大功率1327千瓦。

最大时速420公里,最大航程765公里,属于前线强机机,装备有20或23毫米航炮1门,7.62 毫米机枪2 挺,或12.7毫米机枪1挺,能携4-8枚火箭弹和400-600 公斤航空炸弹。

二战苏军武器笨重、粗糙、不精致;但皮实、耐操,且火力强大

在二战时期,伊尔-2强击机生产了3.6万余架,成了从空中打击地面坦克的最有效的武器,在东线有成千上万辆德军坦克,被德军称为“黑死神”的伊尔-2强击机所击毁;当然,伊尔-2强击机,本身战损了1万多架,可见东线战场的战争烈度之强烈是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所无法比拟的。

苏联海军,在二战时期的表现乏善可陈,没打过什么像模像样的海战;当然,红海军水兵上岸以后,所爆发出的战斗力似乎在陆军之上,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上岸红海军水兵战斗力之强悍,让德军凭此战一战封神的曼施坦因元帅都深刻领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