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漢武,同樣雄才大略,為何一位選擇了法家,一位選擇了儒家?

人們在提起漢武帝劉徹

的時候,總是喜歡把他和秦始皇嬴政放在一起,統稱“秦皇漢武”。不僅僅是因為這兩位雄主都是雄才偉略的“千古一帝”,更是因為這倆人在性格方面和做事的方式上有太多的相似。

秦皇漢武,同樣雄才大略,為何一位選擇了法家,一位選擇了儒家?

(秦皇漢武)

秦皇漢武,性格一樣的強悍,一樣的好大喜功,統治期間,一樣的搞財政擴張和軍事侵略,晚年,更是一樣的追求長生。最最重要的,一樣的,喜歡大搞中央集權。

但是,如此相似的兩個人卻有一點是“截然對立”的,那就是“中央集權”的方法,秦始皇選擇了“法家”,而漢武帝卻選擇了“儒家”

漢武帝這個“秦始皇第二”怎麼會拋棄激進而高效的法家思想而“獨尊儒術”呢?這完全不符合人物設定啊。

秦皇漢武,同樣雄才大略,為何一位選擇了法家,一位選擇了儒家?

(儒家文化)

其實答案很簡單,當時的“儒家”本質已經不一樣了,經過董仲舒等人的加工,漢武帝所選擇的儒家已經成了一頭有著“儒家外表”“法家骨骼”“披著羊皮的狼”了。

接下來,沐茗君為你詳細闡述——

春秋時期的儒家和法家——打“斷”骨頭“連”著筋

其實,大多數人有這樣一個認知,那就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是背道而馳的。但是,如果儒法兩家真的完全是南轅北轍,董仲舒再怎麼加工,它倆也走不到一塊兒,所以,儒法兩家真正的關係,正如小標題所示,打“斷”骨頭“連”著筋。

秦皇漢武,同樣雄才大略,為何一位選擇了法家,一位選擇了儒家?

(法家思想)

首先,“斷”很好理解,儒法兩家的主要分歧,此處簡單列舉一下:

1.代表立場不同:儒家思想代表的是奴隸制社會下的奴隸主貴族階級,而法家思想則代表了封建社會下的新興地主階級;

2.“大一統”模式不同:儒家思想的“大一統”模式是“王道”,以“仁愛”使四海賓服;而法家思想的“大一統”模式則是霸道,通過富國強兵,用“武力”征服天下;

3.治國方法不同:孔子主張“為國以禮”,用道德和禮數來規範和約束人的言行舉止,從而維持社會秩序。而法家則主張“以法治國”,用規章制度和嚴刑苛法來明確是非曲直;

4.適用對象不同:儒家倡導“民本”,從“尊君”的角度來“愛民”,而法家倡導“君本”,從“利君”的角度來“弱民”

秦皇漢武,同樣雄才大略,為何一位選擇了法家,一位選擇了儒家?

(法家代表——韓非子)

僅從這幾點“分歧”,我們也大概地能理解到儒法兩家是怎樣打“斷”腿的。那麼就像前面所說的,儒法兩家又是如何“連”著筋呢?我們分別以兩家為主體,詳細闡述。

一、“法”中有“禮”

提到法家,就不得不提“商鞅變法”,提到“商鞅變法”就一定要看《商君書》,我們先來看《商君書》中的一段話:

法者所以愛民也,禮者所以便事也。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商君書·更法》

這句話是放在《商君書》的開篇的,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商鞅變法”的根本綱領了。商鞅提到,“法”是用來“愛護人民”的,“禮”用來“方便辦事”

,只要是能“強國”“利民”,完全沒必要像以前一樣遵循舊的“禮”制。

秦皇漢武,同樣雄才大略,為何一位選擇了法家,一位選擇了儒家?

(商君書)

我們再來看看商鞅的後繼者韓非子的兩句經典闡釋:

“法與世則治,治與世則有功”、“時移而治不易者亂”——韓非

韓非子認為,時代不同,治世方法也不同,必須依據時宜來選擇合適的治世之道。

細細品味這兩位法家大佬的話,可以看出,法家的本質也是“愛民”和“強國利民”,這和“儒家”的思想是不謀而合的。同時,法家又指出,應該遵從時宜,“禮”和“法”都是治世的工具,要根據時代不同而選擇不同。

於是,結論出來了,法家和儒家的追求方向其實是一致的,只不過一家選擇了名叫“法”的路,一家選擇了名叫“禮”的路,既然方向一致,那麼早晚會相遇的。

二、“禮”中有“法”

荀子,就是“法”和“禮”相遇的哪一個點。

秦皇漢武,同樣雄才大略,為何一位選擇了法家,一位選擇了儒家?

(荀子)

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之後的又一位大儒,他對儒家思想又進行了“完善”,這種“完善”即是“禮法合一”,把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結合。

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荀子·大略》

荀子針對於禮法之爭、王霸之爭,提出了“禮法並重、王霸統一”,成功地將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統一了起來。

同時,荀子作為儒家學派,他認為,“禮”是高於“法”的禮是法之大本。“法治”為“暴察之威”,而“禮治”則是“道德之威”,如果做到了“禮”,“法”也就不用做了。

荀子的禮法兼施、王霸統一,是對“禮”與“法”、“王”與“霸”之爭的總結,第一次做到了儒法合流。

所以,綜上,儒法兩家在方向是統一的,在方法是也是可以互通互用的,因此,稱之為“打斷骨頭連著筋”,也正是這種關係,

為漢武帝時代董仲舒的“升級改造”提供了理論基礎。

董仲舒的升級改造

漢朝建立以後,為了讓久經戰亂、備受壓迫的人們“休養生息”,尊奉的是“黃老之術”,即無為而治,把漢朝推向了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這種“無為”的思想顯然不適合漢武帝的好大喜功。於是,他急切地去尋找一種方法能讓他“大有可為”。於是董仲舒出現了,他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秦皇漢武,同樣雄才大略,為何一位選擇了法家,一位選擇了儒家?

(董仲舒)

那麼,董仲舒口中的“儒術”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其一,天人感應——儒家

董仲舒首先保留了儒家的“天命觀”,用來“警懼”君主,用“天”來制約君主的言行舉止。

儒家是和周文化一脈相承的,西周推崇“敬德保民”民意決定了“德屬”,“德屬”決定了“天命”,失去民意,即失德,就會失去天命。

董仲舒繼承了這一觀點,他認為,君主為政應"法天"、行"德政","為政而宜於民";否則,”天"就會降下種種"災異""譴告"

君主。如果這時君主仍不知悔改,"天"就會使君主失去“天命”

其二,以德治國——儒家

董仲舒繼承了儒家“德治”的理論,主張以道德和教化來限制對人民剝削,維持和鞏固漢王朝統治階級的專政。

秦皇漢武,同樣雄才大略,為何一位選擇了法家,一位選擇了儒家?

(為政以德)

其三,君權至上——法家

接著,董仲舒又強化了法家思想中的“君本”思想,直接把皇帝推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他提出“海內之心懸於天子”,天下臣民必須無條件服從天子。

為了明確這種思想,董仲舒又提出了“三綱”之說。儒家的思想是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即君首先要像一個君,臣才能像一個臣,父與子也是如此,都要按“禮”而為,是一種雙向的關係。而韓非子的理論卻是相反,“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是一種單向的關係,因此,董仲舒的“三綱”的理論其實是來源於法家。

秦皇漢武,同樣雄才大略,為何一位選擇了法家,一位選擇了儒家?

(三綱)

在董仲舒的“三綱”理論中:君可以不君,但是臣不可以不臣,父可以不父,但是子不可以不子,夫可以不夫,但是妻不可以不妻。完全成了一種單向的、絕對的關係。

其四、法、術、勢——法家

董仲舒還繼承了法家

法、術、勢的思想:

國之所以為國者,也,君之所以為君者,也,故德不可共,威不可分,德共則失恩,威分則失權,失權則君賤,失恩則民散,民散則國亂,君賤則臣叛。——董仲舒《春秋繁露》

董仲舒認為,帝王之“術”在於德威並施,在行“德治”的同時,一定要樹立君主的“威”,即法家的“勢”,否則就會出現“君賤、民散、臣叛”的情況。

秦皇漢武,同樣雄才大略,為何一位選擇了法家,一位選擇了儒家?

(漢武帝)

同時,董仲舒還主張“愚民”,而“愚民”一直都是法家的主張。董仲舒認為,“民”即“瞑”也,本來就愚昧無知,本就只能乖乖地服從統治階級的命令。


綜上,董仲舒的“獨尊儒術”其實就是將法家和儒家相結合,使之更符合漢武帝的中央集權,實現真正的“大一統”。一方面,讓皇權穿上了儒家的“仁義道德”的外衣,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法家“皇權至上”的軀幹,從而剛柔並濟,維護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絕對專政

讀史有感

張宏傑先生在其著作中有過一段很巧妙的比喻:如果用蓋房子來打比方,秦始皇是澆築了房屋的骨架,奠定了專制制度的基礎,而漢武帝則抓意識形態建設,用儒家思想對房屋進行了裝修,房子一裝修,就好看多了。

所以,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中國之後近兩千年的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基本上就定型了——外儒內法,外表越來越儒家化,而本質卻始終是法家。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實際上也就成了一頭“披著羊皮的狼”了。

秦皇漢武,同樣雄才大略,為何一位選擇了法家,一位選擇了儒家?

(沐茗,為你解讀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