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隍|阳间未有题名喜,阴间反中城隍爷,闲说蒲松龄苦难与豁达

有深度的阅读需要思考,亦如有深度的人生从不将就。我是颜小二,带你用不一样视角看世界。-----颜小二述哲文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可谓是脍炙人口的小说了,里面有风云诡谲的鬼怪故事,而这鬼怪故事的背后,更透露着变幻无常的世事与人心。

《考城隍》是《聊斋志异》的第一个故事,因为故事的主人公与蒲松龄的经历有些相似,于是许多人便说,蒲松龄这不是在写故事,而是在写自己。现实中的蒲松龄屡试不中,说他心里不会因此泛苦怕是没人相信,但是他确实是个豁达的人。

世人都以为一身才学的他参考数次,但终难金榜题名,定会郁郁一生,但是他却借《考城隍》故事中秀才的嘴表明了自己“没关系”的心境,也难怪他能写下流传万世的《聊斋志异》这般宏伟著作了。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蒲松龄“我很苦,但没关系”这看似矛盾实则和谐之现实境遇与心态,我们先来看看《考城隍》这个故事。

考城隍|阳间未有题名喜,阴间反中城隍爷,闲说蒲松龄苦难与豁达

一、《考城隍》:书生金榜落,反中城隍爷

《考城隍》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宋焘,宋焘是个读书人,年纪不小,书也读了不少,见识也并非庸常之辈,但却无功名在身。他在心力交瘁间病了,病得恍恍惚惚的时候,有一个小官吏来找他去考试,他虽然奇怪,但也跟着去了。

骑着小官吏牵的马,他来到了一个豪华的大殿,殿中的考官他都不认识,只认识关帝神。关帝神并非世俗之人,是跻身天界的神,可见,这并不是阳间的考试。

后来,他被安排和一个秀才一同参加考试,考试的题目是“一人二人,有心无心”,而宋焘对答的文章中因为有“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句子得以获得众神的赏识,于是众神便决定下一任城隍爷就由他担任了。

考城隍|阳间未有题名喜,阴间反中城隍爷,闲说蒲松龄苦难与豁达

城隍爷毕竟是神,要想立即上任,就意味着宋焘要马上离开阳间,说通俗一点,就是宋焘必须立刻死去以便上任城隍爷。但是宋焘不舍家中尚在人间的老母,便请求众神能让自己为老母颐养天年后再来上任。众神感念宋焘的孝心,便应允了这件事,让一同前来的秀才先代替宋焘任城隍爷九年,等到九年后宋焘的母亲死去了,宋焘再来上任。

考试就这样结束了,秀才和宋焘相互拜别。临行前,秀才送给宋焘一首诗,宋焘只记得其中两句,这两句诗便是:

“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后来,宋焘回到家中,第二天便听说有个秀才死了。宋焘知道,这个秀才应该已经上任去当城隍爷了。之后宋焘又侍奉了自己老母九年,老母去世以后,没了牵挂的宋焘便也上任去当城隍爷了。

考城隍|阳间未有题名喜,阴间反中城隍爷,闲说蒲松龄苦难与豁达

故事到了这里也就告一段落了,大家可能为宋焘的遭遇啧啧称奇,但是大家是否也看到了宋焘背后蒲松龄“我很苦”的现实境遇,以及“没关系”的豁达心态呢?

二、蒲松龄之“我很苦”的现实境遇与“没关系”的豁达心态

文中《考城隍》取材于当前流传下来的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而《考城隍》这个故事能被放在开篇,可能并非蒲松龄之心血来潮,他是在借着故事描述自己的苦难境遇与豁达心态。

考城隍|阳间未有题名喜,阴间反中城隍爷,闲说蒲松龄苦难与豁达

故事中主人公身上的一些遭遇和蒲松龄一样,二者同是多次科举不中的读书人,二者也同样身怀无双才学,但是到死却未能在阳间的金榜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故事中,主人公宋焘阳间虽未金榜题名,但是却在阴间的城隍考试中一举考中,这阴阳间的对比结果,也是让人啼笑皆非了。

要知道神可不是普通人就可以当的,能够参加众神组织的选拔城隍爷的考试并一举考中,这意味着宋焘之才学远超常人。

但是无论是九年后上任城隍爷的宋焘,还是立即替宋焘上任的秀才,二人在阳间考试并未有金榜题名之喜。可见,二者有真才实学是真,二者因能力不足与金榜无缘这一说法并非客观,可能是“假”。

可是,科举考试的作用本是尽览天下贤才,能够上榜的考生定然靠的是真才实学,但是现实却存在“拥有真才实学之人庸碌一生难以题名”的情况。可见,这之中多少存在着不公。此时,还真有些让人分不清,到底是这有些偏离尽览贤才之初衷的科举考试荒唐,还是蒲松龄《考城隍》这个故事更荒唐了。

考城隍|阳间未有题名喜,阴间反中城隍爷,闲说蒲松龄苦难与豁达

蒲松龄这“阳间未有题名喜,阴间反中城隍爷”的“荒唐故事”对当时封建社会之科举中“不公”的嬉笑怒骂,也是入木三分了。

但是,在这啼笑皆非的故事背后,我们不免能读出蒲松龄的一丝苦意。面对多次科举落败之现实,他难免还是有些心酸的。

故事中有阴间鬼神考试,在生活中可能会有吗?不会。宋焘能一举考上城隍,而蒲松龄却并不能拥有自己笔下主人公这般奇遇。明明一身才学,却不被认可,这样的蒲松龄之心境,无疑是有些压抑的。所以蒲松龄的《考城隍》这一故事,说的是荒唐故事,实则他在借故事的荒唐,倾诉心中之苦。

但是事实虽苦,蒲松龄却偏偏拥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这劲头来自他的豁达心态。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回顾一下故事中宋焘与秀才分别的情景。《考城隍》故事中一同参加考试的秀才送给宋焘这样一句话:

“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这句话虽然是故事中代替宋焘先行上任的秀才说的话,但是却表露了蒲松龄的豁达心境:考得上又如何,考不上又如何?自己这一身才学,以及明善恶辨是非之人生准则只要还在,那么自己就永远不至于落入人生的寒冬。科举的失败并不是让自己世界堕入黑暗的理由。即便无人欣赏,无人赏识,自己的夜也不会漆黑一片,因为自己考科举的初衷本就不是为了获得他人欣赏满足一己虚荣之心,而是为了贯彻自己明善辩恶之准则罢了。

由此我们可以洞见,蒲松龄之所以屡败屡战,他的初衷并非是获得他人赏识之烛火,他不过是想借着仕途发扬他心中的明善辩恶的是非之则罢了,不然书中宋焘便不会因如下句子而受众神赏识了,即: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出于利己目的的行善是伪善,这善并非出于本心;而无意伤害他人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恶人。因为他们造成的恶之结果,并非出于他们心中之恶念。真正的恶人,是利用无辜者行恶而表现得伪善的人。蒲松龄以人的动机论善恶,他看到了善恶之源,这样的善恶观在当时“伪善”颇多,思想相对禁锢的封建社会,是十分难得的。

这句话,可不就表明蒲松龄那不以表面断是非善恶的人生准则吗?不为官时,他用此善恶之则要求自己,那么科举落败何以为人生绝望之理由?善恶不分才会熄灭他心中照亮黑夜的光。

考城隍|阳间未有题名喜,阴间反中城隍爷,闲说蒲松龄苦难与豁达

所以,即便身处黑夜,即便寒风刺骨,只要心中这是非之则还在,那么自己依旧会犹如身处暖春一般把酒赏花,快意人身。

黑夜可能会盲了眼,但一颗透彻的心却能照亮黑夜。所以,蒲松龄是豁达的。

这时蒲松龄的现实境遇与心境大概便是这样的:现实科举之路屡屡不顺,但是心中辩恶明非之初衷未曾变过,现实多磨难又如何?花在酒在,辩恶明非之心在,那便四季皆春!

三、蒲松龄看似矛盾实则和谐的苦难与豁达

从《考城隍》一书以及历史上关于蒲松龄记录中,我们不难看出,蒲松龄的苦难大多来自于他的数次科举落败经历。但是这样数次名落孙山的打击,反而造就了他的豁达。

考城隍|阳间未有题名喜,阴间反中城隍爷,闲说蒲松龄苦难与豁达

多次科举落败,蒲松龄不免也了解到封建社会的官场之黑暗和虚伪,他虽渴求自己能一朝金榜题名,去做一方父母官,但是却唾弃那浮于表面的善背后隐藏至深的恶。他是一个从人动机断善恶的人,于是一些出于“恶”的念头表面上做“善”事的人,蒲松龄可能便不会喜欢,但是这样的性子,即便他真的中举步入官场,也很有可能会因自己的性子在官场中举步维艰。

所以,当蒲松龄了解到科举以及官场之黑暗的时候,他反而有些释然了,他不能中科举,是因为此时的科举已多多少少不再是最初的“科举”了。最初的“科举”有招揽天下有才之士的“诚意”,现在的“科举”之“诚意”还能剩得几分?蒲松龄就不得而知了。

蒲松龄考科举,为的便是贯彻自己明善辩恶之准则,以便造福一方百姓。但是这科举考试本身就“诚信不足,虚伪有余”,怀揣着“明善辩恶”的赤诚之心的自己想要一朝得中哪里是容易事呢?因此蒲松龄也豁达,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并非他动力源头,他的动力源头不过是贯彻他“明善辩恶”的赤诚之心罢了,毕竟步入官场以后,他有更多机会发扬他的“明善辩恶”之人生准则。

于是,对于蒲松龄来说,考科举虽重要,但与自己这“明善辩恶”的赤诚之心比起来,并非必要。只要自己的“心”还未丢,便能拥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的豁达心境。

参考资料:蒲松龄,《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