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大伯误吃“豆薯豆荚”险些丧命

“再也不敢吃了,真是第一次知道,太遭罪了。”

回想起一周前晚餐时的那盘炒豆子,义乌74岁的吴大伯依然有些后怕。

因为误食“豆薯豆荚”,吴大伯险些丧命,乳酸一度飙升超过15mmol/L,超出正常人(<2mmol/L)7倍之多,如今经过治疗,大伯已转入义乌中心医院普通病房进行康复治疗。


义乌大伯误吃“豆薯豆荚”险些丧命


普通的豆荚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毒性?

豆薯的样子与红薯类似,也叫凉薯、地瓜,富含糖分、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通常食用它的块根,炒制、生吃或榨汁饮用均可。

作为市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不少人却并不知道,好吃又便宜的豆薯除了块根以外,茎、叶、花朵、豆荚种子中都含有“剧毒物质”。

这次,吴大伯就是误食了豆薯的豆荚种子引起了中毒,并在食用后很快出现了头晕、恶心、胸闷等症状。


义乌大伯误吃“豆薯豆荚”险些丧命


“当时就觉得头晕、想吐,可尝试了很多次都吐不出来,后来感觉整个房子都在转,头晕的不行,平时最爱看电视了,那天都没有看。”吴大伯回忆,自己大概吃了有十几颗豆子,食用半个小时后就开始出现不适,由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毛病,压根没有想到身体出现的一系列不适是由于食物中毒引起的,一开始还强忍着。

入院治疗后,家属也未提及食用了豆薯豆荚一事,不适的症状依然没有缓解,吴大伯的监测指标出现了多项危急值,并出现呼之不应、昏迷的情况。

“紧急气管插管后送到ICU,当时血液检测里酸度非常高,我们怀疑是代谢性酸中毒,立即对病人进行了乳酸动态监测,竟然超过了15mmol/L,这个数值,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

义乌中心医院ICU接诊医师朱志南介绍,他们为吴大伯进行了血液透析以及血液灌流,加快毒素排出,纠正已经紊乱的内环境,同时对脏器功能进行监测。


义乌大伯误吃“豆薯豆荚”险些丧命


“与病人家属沟通后,才得知病人误食豆薯豆荚的确切信息,如果一直没有采取对症治疗,后果不堪设想。”ICU主任斯小水说,他们根据吴大伯病情变化,在大伯及家属病史陈述不完善的情况下,结合既往临床经验,在第一时间采取了治疗效果最优、安全性最高的血液灌流进行治疗,为吴大伯后期康复争取了宝贵的黄金时间。

斯小水提醒,豆薯只能食用块根部分,其余茎、叶、花朵、豆荚种子都含有鱼藤酮、豆薯酮及豆薯素等毒性物质,其主要毒害神经系统,误食后会导致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损害,可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呼吸减慢、血压下降、甚至死亡,一旦误食,须立即就医,并将食物图片等拍摄后如实告知医生,寻求专业、快速的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