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如何將“農業大市”變“農業強市”

本報記者 劉業飛

前不久,第六屆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在山西農谷舉辦。展會期間,我省第一農業大市運城市的展廳共展示了該市近年來取得的國家級農產品品牌名片——25個地理標誌農產品。在這屆展會上,該市萬榮縣的“益如初”三白瓜、河津市的“耿都”富硒小麥石磨全麥麵粉、芮城縣的“老張家”石磨花椒醬被授予2019年山西省功能農產品品牌,“運城麵粉”被授予2019年山西省市級區域公用品牌,運城農業品牌建設工作名列全省前茅,取得了顯著成效。展廳品牌區更是人潮湧動,展銷兩旺。

依託資源優勢 打好自然稟賦牌

運城內有中條山脈依託,外有黃河之水環抱,鹽運立城、農耕立市,自然資源稟賦優越,是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重要發源地。“舜耕歷山”“禹鑿龍門”“嫘祖養蠶”“后稷稼穡”等上古時期有關農耕文明的傳說都發生在這裡。運城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年平均降雨量525毫米,日照2350小時,氣溫13攝氏度,無霜期212天,是國際公認的北緯35°水果黃金生產帶和全國黃淮海小麥、玉米優勢區和黃土高原蔬菜優勢區,有著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近年來,運城市委、市政府依託自然稟賦優勢,大力推進農業強市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全市常年小麥產量佔到全省的60%,蔬菜產量佔到全省20%,水果產量佔到全省的70%,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佔到全省的20%,蘋果出口61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三晉糧倉”“華北菜籃”和“中華果都”。

推進標準建設 打好質量興農牌

“土地是農產品生產第一車間”,運城市以全省農業標準化現場會召開為契機,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全市共建設13個國家級、21個省級和10個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54個部省級設施蔬菜標準園,修訂完善了36項農業類地方標準,橫向涵蓋了糧食、經濟、畜牧、林業農產品加工等生產管理領域,縱向覆蓋了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初步形成了具有運城特色的農業標準化體系。保障了農產品生產有標可依、有規可循。積極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面積達1048萬畝次,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化肥總用量連續五年實現負增長,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27%,主要糧食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37%,在推進綠色發展、實施質量興農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實施保護開發 打好歷史文化牌

運城地處黃土高原東沿第一臺階,具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種地貌類型。其中,平原面積佔總面積的60.6%,山地、丘陵佔總面積的36.6%,灘地、水面佔總面積的2.8%。多樣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多樣的地域小氣候,為發展特色農業提供了條件,造就孕育了一大批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的特色農產品。近年來,依託特色農產品資源,一手抓歷史名特優農產品資源挖掘保護,一手抓農業品牌的開發利用,形成了挖掘一批、認證一批、開發一批的品牌發展思路。啟動了運城特色農產品影像資料庫建設工程,完成了25個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田間影像實拍、歷史文獻蒐集整理、風味口感賣點梳理、生產技術規程制定等基礎性工作。編印製作了《運城地理標誌農產品圖集》《運城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範》《運城地理標誌農產品宣傳片》,在全省首家形成了“傳承有文獻、影像有記載”系統保護。

注重產業帶動 打好品牌強農牌

運城市依託豐富特色農產品,在全市打造了芮城花椒、稷山板棗、鹽湖酥梨、永濟蘆筍、臨猗江石榴、萬榮三白瓜、絳縣大櫻桃、聞喜煮餅等一批名優產品為帶動的特色產業。在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上,萬榮蘋果、芮城屯屯棗和臨晉江石榴被授予“2016年全國名優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其中,萬榮蘋果還被授予“2016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蘋果區域公用品牌”,以25.04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2016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位列山西蘋果品牌價值第一名。“臨猗蘋果”品牌價值41.44億元,躋身全國農產品區域品牌百強榜。“絳縣大櫻桃”品牌價值3.55億元,入選2019年中國品牌價值排行榜。特別是在果業發展上,運城市以建設省級優質農產品出口平臺為突破,加快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檢驗檢疫、出口貿易營銷“三大體系”建設,發佈“運城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按照“區域公用品牌+縣域產地+企業商標”模式,依託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舉辦“運城蘋果網上行”。在全國重點城市、重要口岸,連續舉辦“運城蘋果品牌行”,線上線下齊發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果博會”。藉助新華社平臺,發佈全國首支蘋果主產區現貨價格指數——新華·中國(運城)蘋果價格指數,進一步提升運城蘋果的產地話語權。成功舉辦三屆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吸引18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餘名客商參會參展,有力提升了運城蘋果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出口國家和地區達63個。

運城市區劃與名優中心主任李社民介紹說,目前,運城市以地理標誌農產品為代表的區域公用品牌已涵蓋了瓜、菜、水果、藥材四大品類,年總產量達79.97億公斤,佔到全市全年主要農作物產量60%以上,年生產總值80多億元,約佔全市一產增加值的7%,可直接帶動農戶約6.3萬戶,成為了帶動運城縣域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全市依託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構築了“區域公用品牌+縣域產地+企業商標”“區域公用品牌+合作社+農戶”的面向大市場、整合小農戶的“雁陣型”發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品牌為引領、果瓜為龍頭、藥菜為兩翼、產業為支撐”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

運城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堯林表示,運城農業著力強化品牌發展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以歷史文化和特色資源為基礎,標準化建設和品牌化打造為抓手,大力推動“運”字號特色品牌農業這艘航母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