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人民醫院“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首進高校

本報訊 (文/記者 劉青 通訊員 陽明芬 雷韋 圖/通訊員 陽明芬)

“聽完專家的講座,我收穫很多。肝炎表現症狀並不明顯,需要每年做體檢化驗,及時注射疫苗。”10月30日19時許,新疆藝術學院大一新生李浩浩聽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肝病中心主任張永萍的講座後,決定這個週六就去該院做體檢。

自治區人民醫院“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首進高校

自治區人民醫院對答題的同學發放小獎品

10月30日18時許,自治區人民醫院戒菸門診專家、肝病中心、艾滋病門診的健康科普專家走進新疆藝術學院,為該校400餘名學生開展了校園健康科普講座,並設置有獎問卷答題互動環節,大學生們積極踴躍回答問題,現場氣氛活躍,大學生們在輕鬆愉悅氛圍中接受到了自治區人民醫院專家的健康科普。

不抽菸,體內一氧化碳濃度為何超標?

除了走進新疆藝術學院外,自治區人民醫院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中心戒菸門診、感染科以及艾滋病門診的健康科普專家分別於10月23日、26日前往新疆大學、新疆農業大學,為大學生們開展健康科普教育,提升大學生們的健康素養水平。

自治區人民醫院“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首進高校

自治區人民醫院專家到新疆大學開展健康科普教育講座

10月23日16時許,呼吸與危重醫學中心副主任、戒菸門診專家阿布力米提·阿布都拉來以《你吸菸嗎、你被吸菸了嗎?》為題,為新疆大學900多名大一新生介紹我國青少年吸菸開始呈現低齡化趨勢。

阿不力米提·阿布都拉說,香菸煙霧中存在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同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氣高240~300倍,“大量吸入人體內便與血紅蛋白結合,嚴重削弱了紅細胞的攜氧能力,因此吸菸會導致血液凝結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風、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對人體危害極大”,可見吸菸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而且吸“一手煙的人”,同時還會吸入由自己製造的“二手菸”。

隨後,自治區人民醫院醫務部公共衛生科免費為大學生們檢測體內一氧化碳濃度值(單位ppm)。該院醫務部公共衛生科科長陳梅說,體內一氧化碳濃度值在0-6之間為正常,7-10為輕度中毒,11-20為重度重度,大於20為煙中毒。

自治區人民醫院“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首進高校

新疆大學大一新生張鵬飛接受免費檢測後心存疑惑:“我不抽菸,為啥體內一氧化碳濃度卻有8.6?”

自治區人民醫院“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首進高校

自治區人民醫院醫務部公共衛生科免費為學生們檢測體內一氧化碳濃度

“因為你吸了二手菸啊。”阿不力米提·阿布都拉的答案讓張鵬飛嚇了一跳:“聽了今天的講座,監測了體內一氧化碳濃度後,對我觸動非常大,吸菸只有壞處沒有好處,而且壞處特別多,我要做到自己不吸菸,還要儘自己最大努力勸周圍的人不吸菸。”

阿不力米提·阿布都拉還發出呼籲,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清新的校園環境,請戒菸,並介紹自治區人民醫院戒菸門診熱線:0991-8563508,戒菸藥物及戒菸專家出診時間等。

臨床中,肝炎患者為何越治越多?

10月26日16時許,自治區人民醫院肝病中心主任張永萍、主治醫師努斯來提·阿布都米吉提走進新疆農業大學,為該校700餘名學生講解了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防治知識。

自治區人民醫院“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首進高校

新疆農業大學講座現場

為了讓大學生們聽得明白,張永萍和科室同事早在一週前就利用業餘時間準備好了課件,還專門製作了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的宣傳展板和宣傳手冊,深受大學生們歡迎。

張永萍說,走進校園為大學生科普健康知識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以丙肝的防治為例,在臨床工作中,醫生髮現患者越治越多,究其原因是人們將各類肝病有所混淆,缺乏對乙肝、丙肝的認知,對丙肝的傳染途徑和防治知識的知曉率比較低,且不知道丙肝能治癒,導致患病後不及時進行治療,耽誤病情而失去年輕的生命,讓人痛心不已,“此次講座,我們將免費為大學生們進行丙肝篩查,學生們可隨時來自治區人民醫院肝病中心免費篩查”。

自治區人民醫院“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首進高校

自治區人民醫院肝病中心主任張永萍現場為大學生授課

新疆農業大學大一新生孫凱莉聽了講座後表示自己對健康知識關注太少,“聽了專家的課,我學到了肝炎的預防知識,要及早做篩查及時診治。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保護,注重預防,遠離不良行為。”

新疆農業大學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海拉提·艾尼瓦爾表示:“希望醫院更多的專家們走進大學校園,為大學生傳播健康知識,改善學生們的不良習慣,提高防病治病意識,提高身體素質,預防傳染病的流行和傳播。”

科普

5種病毒性肝炎,傳染路徑各有不同

根據致病病毒的不同,目前國際上公認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種類型的肝炎。

自治區人民醫院“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首進高校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以肝損害為主的傳染性疾病,潛伏期15~45天,主要通過糞便汙染經口傳播。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過血液及其他體液如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徑傳染,潛伏期4~24周。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經過血液傳播引起的,其臨床症狀一般較輕,但極易慢性化。

丁型肝炎是由丁肝病毒引起的,急慢性丁型肝炎或丁肝病毒攜帶者為其傳染源,潛伏期4~20周。傳播途徑和乙型肝炎類似,主要通過血液及其他體液如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徑傳染。戊型肝炎是有戊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潛伏期15~75天,平均36天。

自治區人民醫院“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首進高校

其中,甲型、戊型肝炎臨床上多為急性發病,屬於自限性疾病,經過治療多數患者在3~6個月恢復,一般預後良好,較少轉為慢性肝炎。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程複雜,容易發展為慢性肝炎,如果不及時治療,拖延下去會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其病程呈現典型的“三步化”,即“活動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變化過程。

研究發現,慢性乙型、丙型肝炎與原發性肝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甲型和戊型肝炎的發病原因主要是受汙染的食物或水。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感染則通常是與受汙染體液的非腸道接觸的結果。這些病毒的常見傳播途徑包括攝入受汙染血液或血液製品、使用受汙染設備進行侵入性醫療操作程序。乙型肝炎還通過母親在分娩時傳播給嬰兒,由家庭成員傳播給兒童,同時它還能夠通過性接觸傳播。

自治區人民醫院“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首進高校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有4億病毒性肝炎患者,每年奪取145萬患者的生命,使之成為世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乙肝和丙肝引起的肝癌死亡約佔80%。病毒性肝炎也位居我國各類傳染病的發病之首,其中乙肝佔所有肝炎病例的80%。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性比艾滋病毒高50~100倍。

乙肝、丙肝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表現形式,如血液傳播途徑並不單單隻有輸血,像紋身、抽脂、割雙眼皮、穿耳洞、修腳等一些創傷性或皮膚黏膜損傷性美容項目,在操作中都會或多或少接觸到血液,一旦這些項目中使用的器具沒有經過完全的消毒或消毒不徹底,被傳染的風險就會成倍放大。另外,共用刮鬍刀、牙刷等也會增加被傳染的幾率。

自治區人民醫院“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首進高校

但病毒性肝炎是可以預防的。如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可以注射甲肝、戊肝疫苗,而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可以通過注射乙肝疫苗進行預防,唯獨丙型肝炎沒有疫苗。

當聽說周圍有人罹患乙肝或丙肝時,有些人害怕自己被傳染,所以就對他們採取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實際上,乙肝和丙肝病毒不會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

其實,在日常的工作或學習時如握手、擁抱、在同一辦公室工作、共用辦公用品、住同一宿舍、在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不會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研究也未發現乙肝和丙肝病毒經吸血昆蟲(蚊和臭蟲等)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