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三都”体现孔子何种思想?

姜占平


堕三都体现孔子的秩序精神,也就是礼治思想。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与“仁”,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依靠的是秩序和制度社会,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画像)

孔子显然赞赏周礼,在其《八佾》中说:“周监于两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两代即夏和殷,孔子在对夏、殷、周进行了全面的历史考察之后,认为后代的礼总是在前代的基础上继承下来而又有所变化的,这是人类社会国家制度的一个规律。

孔子堕三都体现的就是遵循周礼中的国家秩序和制度社会。

周朝为了防范贵族诸侯日后造反,规定他们的城墙不得超过18尺。到了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事实上周礼已崩坏。时诸侯国鲁国中的三位国相“三桓”( 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掌控国家大势,不再遵守本分,逾越周礼的规定,儒家学者孔子认为这种行为是僭礼,与他主张的礼治思想不符,当然看不下去。

(堕三都影视图片)

孔子50岁那年,鲁国国君鲁定公封孔子为鲁国大司寇。这大司寇是做什么的呢?是一个掌握立法和维持法律执行的国家机关。孔子上任以后,当然要把他的想思付诸实践之中,这也是为了维护鲁国国君的权威,因此他联手国君鲁定公对“三桓”的城墙僭礼行为实行拆除,推掉三桓家里多出18尺的部分。按现在的说法,三桓家里多出18尺的部分是非法建筑,不拆除后果严重,上梁不正下梁歪,其他贵族会效仿,秩序与制度混乱了,国家怎么能治理得好呢?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春秋时期鲁国堕毁三桓私邑的事件。

堕三都三桓推去两位国相的城墙,最后一家因齐国军队虎视眈眈住守边境地带,为防齐军攻进国都,堕三都行动就此半途而废,也是因为当时鲁国的权贵掌握实权,实际上国君只是一个空架子,实施的阻力很大,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从而导致了孔子放弃政治,开始周游列国,推广他的儒家思想。

(电视剧《孔子》剧照)

孔子的秩序精神(礼治)与他极力倡导的人道主义(德治)和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对后世的社会政治影响非常深远,直到今天依然有积极意义。


关山听风


在孔子50岁的时候,鲁国的国君鲁定公把孔子封为了鲁国的大司寇。这个官主要就是掌握立法和纠察。当时的鲁国国君只是一个傀儡,实权由三个宗族掌握。国家的军队也在几十年以前被三家平分变成私人的武装。鲁国国君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牌位。


孔子上台以后不知道是因为没看懂形势,还是出于别的什么想法,他居然对这三家提出来,你们修这么坚固的城堡干什么?按照古代维护共主利益的礼法,不允许臣民修筑过于坚强的堡垒,这算是违章建筑,我要当城管给你拆了。


孔子就在人家撺弄下打头阵,拆了第1个堡垒,人家没吭气;拆第2个堡垒的时候,人家就带兵打过来了。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鲁国国君三个权臣,加上孔子,吓得狂奔乱逃。


经过这么一折腾,三个权臣也感觉到这个事情没用且有害,“堕三都”折违建不了了之。孔子的大司寇也就干到头了。


孔子不想给鲁定公修建更坚固的都城,反而一心要拆除这三家违章建筑。史称“堕三都”。


孔子的治国理念是不想着怎么把国家治理强大,而是想着怎么把内部的潜在对手削弱。

毁了自己人的堡垒,那外敌打来怎么办?强拆不得民心,就这么内耗,国家能强大才怪!孔蠕治国,国必亡


猛哥厉史


“堕三都”体现的是孔子“礼”的思想。

孔子核心思想就是“仁”和“礼”。“仁”是内在的自我修养,“礼”是外在的行为准则。

那么“礼”该如何去遵循呢?

孔子出生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微弱,各诸侯之间征战不断,天子权威常常遭到威胁,毫无威信可言。而对于这种逾越礼制的行为,孔子本身是十分反对的。

于是孔子就主张用“礼”来维护王朝的统治制度,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本分,不逾越,不僭礼。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和平盛世自然长存。

这里就强调了君臣的等级关系。

那么我们再看看为什么会发生“堕三都”这个事件。

在周朝时代有一条规定,贵族诸侯的城墙不得超过18尺,是为了防范他们日后造反,建立了这条规定。这也是当时王朝等级的象征。但是,春秋时期诸侯国鲁国中的三位国相"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掌控国家大势,不理这条规定。孔子对这一幕很看不过去,所以联手国君鲁定公开始了"堕三都"行动,也就是推掉三桓家里多出18尺的部分,但推去两位国相的城墙后,齐国军队守在了鲁国境外不远处,如果鲁定公带军队去推掉最后一位国相的城墙,齐国就会攻进首都来,堕三都行动就此半途而废,同时也暴露出孔子和三桓成为了敌人,孔子不得不中断仕途和救国理想,与弟子们踏上了周游列国的道路。

这个故事很简单,鲁国三位掌权的国相没有遵循礼法,封地的城墙超过了王朝的规定,这就是逾越礼制的行为,与孔子的“礼”的思想所违背。那么身为鲁国的大司寇兼摄相事,自然要维护王权,消除这种逾越礼制的行为。

虽然结果没有达到孔子理想的状态,但并不是说他的思想不正确。当我们熟读《论语》之后,才会发现为何这位圣人的言语能够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他的思想是值得我们珍惜学习的瑰宝。

子曰:没事多读书,有好处!(顽皮一下)

我是神哥话古文,希望大家能关注我,认同我的答案的,希望大家能点赞评论,谢谢!

孔子

拆城墙


神哥话古文


所谓“都”是鲁国大夫封地的城墙,堕三都是当时鲁国三个大夫的城墙都比较高,甚至高过了鲁国国度的墙,而城墙的高低也显示了鲁国的实权都落在三大夫手中,鲁国国君没有实权。孔子作了大司寇,摄相权,也就是相当于二把手,他想借堕三都削弱大夫的权利,到最后还是失败了


石油人2019


孔子的思想就是君臣父子,当君父被架空的时候,君子不帮君父是何道理?孔子在春秋战国不被重用就在于当时这种情况很普遍,五百年世袭有几个君父是好东西?大夫反对他们不是没有原因的。孔子想用自己的主张帮助君父削弱三恒,而用的力量却是三恒之一的季氏。如何能够成功?孙中山也曾经利用军阀反军阀,一样是失败的。


山坚海阔


堕三都,是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执政,派子路堕毁三桓(鲁国公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的私邑事件。体现了孔子为加强君权不畏权贵的一种思想。


煌欲逐


“堕三都”的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三都”“三恒”的规模和力量,将国政大权收归国君。可惜当时并没有成功,这也是孔子一生当过的最高官职了,更多包含的还是他心怀天下的胸襟和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