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散文:远去的背影

亲情散文:远去的背影

冬日里一个清浅的黄昏,我独自走在宽阔悠长、行人寥寥的滨江路上。天边,最后一抹晚霜正一点点褪去,暮色苍茫而柔美。

我将目光无限地延伸,终于再次瞧见了那一高一低蹒跚远去的背影……

01

父亲是在那年暮春时节,永远离开我们的。

那几日的悲戚惨淡情景,我已选择性遗忘。唯一记忆犹新的,是小区花坛里那大片大片的栀子花。

因为父亲走时,栀子花开得正盛,浓郁的芳香摄人心魂。

在那特殊的日子里,这馨香仿佛携带着父亲温暖的气息,无处不在。闻着既伤感,又亲切。

父亲素来喜爱花草,老家院里就有他不知从何处移植来的玫瑰、月季、兰草、含羞草。搬至县城后,阳台上亦摆满了绿植。如仙人掌、仙人球,当然还有栀子。

阳台上的栀子,是父亲从小区花坛里挖来的。虽说一两株的芬芳无论如何比不过小区那一大片,但足以慰藉父亲乐观旷达背后的落寞与寂寥。

父亲颇有些清高,不善交际,朋友甚少。加之多年来饱经风霜,一直被病魔缠身,就连反应也有些迟钝,所以更不大与外人接触了。

四十多岁的他,像一株被毒虫啃噬了的枯树。曾经繁茂的枝叶,因常年累月的风吹雨打,早已悄然落入尘泥,化为灰烬。剩下的枯瘦树干,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更显苍凉。因为,他已吸收不了任何养分,长不出半粒新芽。

任山川风景秀丽如画,他也只是一株静默的枯树,孤独地在日光下、风雨中,颤颤巍巍战立着。然而,他的目光却是从未有过的清澈,仿佛能将世间一切繁华美丽、寥落悲苦都看透……

我总忍不住在心底埋怨,埋怨命运对父亲的不公。但父亲不悲不伤,不怨不恨,任何时候始终平静如常。

时至今日,我仍忘不了父亲咬紧牙关强忍病痛的模样,那张清秀俊朗的面容扭曲得让人心碎。

然而,当疼痛过去,父亲依然可以平静地微笑。那微笑如春风般轻柔,却能抚慰所有人内心的伤。

父亲曾笑着对我说:“老天爷就算现在要了我的命,我也不怕啊。”

当时的我没有多言,只跟着父亲呵呵笑笑。但事实上,那一刻内心很不平静。有对苍茫人世的无奈,有对残酷现实的恨,更有对父亲的深深敬仰和爱……

人生,如江海行舟。年少时,坚信自己可以掌握好命运的舵,驶向理想的港湾,过上想过的生活。

待历经沧桑、饱受挫折后,才恍然自醒,命运之舵实难掌握,随波逐流或许能少些艰辛和痛苦。

再后来,生命之舟撞上暗礁,于是,只得默然接受沉没的命运。正如父亲。

父亲一生历经了太多的苦难。也曾执拗,也曾惶恐,但最后,一切都释然,放下。他走了,永远地走了。他被埋在了温暖明媚的春天里,他的气息却氤氲在每一个栀子花香的季节……

亲情散文:远去的背影

02

外公七十多岁,久病。得知父亲死讯时,老泪纵横。深受打击的他,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最后卧床不起。

同年国庆节的前一天早晨,外公与世长辞,距离父亲死相隔五个月,是落英缤纷的秋天。

外公的家在山里。一片片苍翠幽深的树林,隔绝了尘世的喧嚣。攀爬在蜿蜒陡峭的山路上,生命的时针仿佛是逆向行走的。

越往前,远去的记忆越清晰,犹如从今天回到了昨天,从现在回到了过去。不经意间抬起头,蓝天白云下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山路,仿佛通住前世……

途中,密林深处隐约传来哀乐声,沉痛婉转,而又透着一种亲切感。恍惚中,我仿佛看到了外公慈祥的面容。

外公是个能人,精通岐黄之术。以上山采药,进城摆摊为主要营生。另兼种庄稼、养牲畜、植果树,甚至还养过蜜蜂。

在我心里,外公就像一位高深莫测的山林隐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时读几本古书,奏一曲悠笛。赶集时,下山,渡河,到城里摆药摊。

那时候,中医老师是很受尊敬的。因此,外公在村里、城里都颇有名气。

幼时我常在外公的药摊上玩耍,看他替人治病,配药。收了钱后,他通常会去买米粑。米粑白白的,软软的,很香甜。

到达外公家时,日头已经偏西了。夕阳的余辉斜照在老屋的外墙上,折射出金烂烂的光。霞光穿透屋后那片繁茂的树林,映入屋前的小溪,和着水波一闪一闪的。

此时,院里院外挤满了人,喧闹嘈杂;屋里屋外悬挂着大片白色,庄严肃穆。灵堂下烟雾弥漫,熏得人睁不开眼。

但即便不看我也知道,在黑漆漆的棺木中沉睡着一位慈祥的老人——那是外公。

亲情散文:远去的背影

03

外公育有四个子女,子孙成群。外加亲戚朋友、父老乡亲,他的葬礼场面尤为壮观。

这场空前绝后的盛宴,对外公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却也是莫大的讽刺和悲哀!

我想,如果外公在天有灵,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必定也会笑出晶莹的泪花。

一个人无论多能干、多了不起,老了病了都会很无助很可怜。无论是否情愿,都必将经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孤独和寂寥。

正如外公,卧床数月,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偶尔几声哼哼,几滴清泪,不知饱含了多少对人生、对世事的嗟叹。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在我看来,这句话除了谴责不孝之人以外,还有另一层含义,那便是对现实的无奈。

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许多时候许多人,终日奔波劳碌,根本无力兼顾太多。关于尽孝,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譬如外公,子孙虽多,但在他患病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仍是自己料理生活。毕竟儿女肩上各有重担,各有难处。所以,但凡还能独立支撑,就尽量不给儿女添麻烦。这大概是纵多父母惯有的想法吧。

我时常想象,一个病怏怏的老人柱着根木棍,在几间破旧的老屋里缓缓挪动的情景,那该是何等的凄凉!

曾经,他是孩子们眼中的参天大树,是家中顶梁。怎么弹指一挥间,他便萎缩成这副模样,拖着重病苟延残喘?

罢了罢了,人毕竟是人不是树,谁能抵挡岁月蹉跎……

外公临终时,只有母亲和小舅在身边。出殡前开棺见最后一面时,发现外公的眼睛仍睁着,二舅一边帮外公合上眼,一边自言自语:“爸,你没等到儿子,所以才闭不上眼吗?爸,我们都回来了,你安心走吧……”

我站在不远的人群中目睹了这心酸的一幕,顿时百感交集,热泪盈眶。恍然中,我仿佛又看见了外公慈祥的面容。他笑着,淡淡地笑着……

亲情散文:远去的背影

04

父亲和外公相继离开的这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多年不下雪了,敏感的我总觉得,这场雪与父亲和外公的离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场雪并没有下很久,很快便亮开了。被冰雪洗过的天空格外澄净、蔚蓝,阳光也特别好。

这样明媚的日子,滨江路上喝茶晒太阳的人尤其多。不过到了黄昏时分,气温下降,人们便悉数散去了。

夕阳下的滨江路有一种沧桑美,容易让人忆起许多往事。无所谓美好,还是忧伤。

那年,我回家过春节,母亲把外公接来小住,几代人在狭窄的屋子里度过了有史以来最欢快的一个春节。

也是这样一个清浅的黄昏,我、弟、父亲、母亲、外公,一起在滨江路上散步。

父亲和外公由于身体不好,走得极慢。我和弟,还有母亲,一路聊,一路拍照,跑得老远。父亲搀着外公索性往另一个方向走,不与我们同路。

当我们回过头来,只看见前方一高一低蹒跚远去的背影在夕阳的映射下显得格外苍茫。那一刻,心里像是爬满了枯草,一片荒凉……

夕阳已经完全沉了下去,暮色越发深沉。我忽然回过头,张望,然而前方空空如也。

我不甘心,于是将目光无限地延伸,终于再次瞧见了那一高一低蹒跚远去的背影。不知何故,这一刻,我竟平静地笑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