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失調”到底是什麼?教你快速判斷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內分泌系統似乎有些神秘。

皮膚突然長出黃褐斑、肥胖在不經意間造訪、莫名其妙想發脾氣……這些都可能是內分泌紊亂的表現。

內分泌系統是個大家族,既有我們熟知的甲狀腺、胰腺、性腺,也有“名氣稍小”的甲狀旁腺、腎上腺、垂體、松果體等。

腺體分泌異常,會導致激素失衡,進而出現多種症狀。

3類人最易內分泌失調

許多生活、飲食習慣,還有一些疾病、腫瘤,都可能打亂內分泌系統的工作。

  • 經常吃快餐的人群,容易攝取過多的人工激素。
  • 經常加班熬夜的人群,最容易導致新陳代謝失調,每晚睡4小時或不足4小時的人,身體新陳代謝會出現問題。
  • 血液循環不暢者,體內淋巴液與血液循環是否通暢,會影響身體對於廢物、毒素等物質的排出速度。

6個症狀預示內分泌失調

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綜合徵、高泌乳素血癥等疾病也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內分泌紊亂的表現多種多樣:

1、脫髮

經常熬夜、飲食油膩、精神壓力大等因素,會導致內分泌紊亂。

  • 男性雄激素分泌過於旺盛,導致雙氫睪酮濃度平衡遭到破壞,影響毛囊;
  • 女性產後、更年期、口服避孕藥等造成雌激素分泌失調,都可能導致頭髮稀疏、斑禿以及脂溢性脫髮等。
醫生教你看 |“內分泌失調”到底是什麼?教你快速判斷

如果出現髮際線後移、前額明顯禿髮、頭頂部位稀疏等,就需要去醫院內分泌科就診了。

2、臉上長痘

男性雄激素水平過高,女性月經週期前後或經常熬夜時,臉上都可能長痘痘,也就是痤瘡。這是內分泌失調促使皮脂分泌過盛,無法排出而將毛囊堵塞的結果。

還有些女性,皮膚上突然出現很多色斑面色發暗,也可能與內分泌失調有關。

3、毛髮旺盛

不管男性還是女性,體內都會產生雄激素和雌激素。只要雄激素分泌過多,不論男女都可能出現毛髮旺盛的症狀。

4、肥胖

有些人“喝涼水都會長肉”,這往往與長期進食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導致內分泌失調有關。

醫生教你看 |“內分泌失調”到底是什麼?教你快速判斷

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脂代謝紊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與脂肪過剩相關的代謝紊亂綜合徵,也會出現超重或肥胖。

肥胖反過來還會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誘發各類代謝性疾病。

5、脾氣急躁

性格突然變得很暴躁,遇到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很可能是內分泌功能紊亂(尤其是甲狀腺功能亢進)導致的。

6、經常疲勞

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伴隨體重增加、食慾波動、排便不正常,最常見的是甲狀腺功能減退。

部分女性在月經期間萎靡不振,也與激素分泌異常有關。

美國研究發現,經期女性體內褪黑素分泌減少,以致難以入睡,白天精神不振。40歲以上男性睪酮分泌減少也會感到疲勞,長期精神不佳。

還有一些內分泌紊亂的表現具有性別差異。

男性主要表現為性慾減退、性活動減少、勃起硬度下降,這與雄激素水平下降有關;此外,男性甲亢時常伴有乳房發育。

女性的特殊表現較男性更多:

1、乳腺增生、脹痛:

與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雌、孕激素水平不平衡有關。

2、月經失調:

壓力過大、甲狀腺異常、雌激素偏低、多囊卵巢綜合徵等都會導致月經不規律或者停經。

3、不孕不育:

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中的任何部位功能異常,都可能妨礙正常排卵週期的建立,進而導致不孕症。

4、夜間盜汗:

雌激素偏低以及絕經期提前導致的排卵減少等原因都可能造成。

6招平衡內分泌

內分泌失調原因複雜,所以如果出現問題,必須從多方面進行調整和預防。除了要做到生活規律,適度運動等。以下幾方面尤其重要。

醫生教你看 |“內分泌失調”到底是什麼?教你快速判斷

1、多吃黃豆

廣西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力平表示,對女人來說更甚,黃豆,可以改善體內激素的分泌。內分泌不調的女性,可以每天一杯豆漿或者定時進食其他豆類製品。

2、最好不熬夜

熬夜,最容易破壞內分泌系統。睡前泡個熱水澡、喝杯熱牛奶也有好處。

3、多泡澡

泡熱水澡能促進血管收縮、擴張,也能促進老舊角質更新,保持肌膚光滑細緻。但心臟不好的人並不適合常泡熱水澡,不妨試試傳統的保健良方———熱水泡腳,能使腳部微血管擴張,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同時達到健身的目的。

4、常按摩

正確的按摩手法,能維持血液循環的順暢,加速代謝,順利處理體內廢物。每天看電視的時候順便拍打四肢、揉揉腰背,輕輕鬆鬆就能改善健康。

5、少接觸含化學物質的物品

美國塔夫茨大學的生殖科學家勞拉表示:“食品、化妝品、清潔劑等日常的消費品中,有一些化學成分會擾亂女性的雌激素,導致不孕。”

6、每天運動30分鐘

有氧運動可以幫助消耗熱量、減輕體重,還能將氧氣帶到全身各部位,提升新陳代謝率、有效燃燒脂肪,效果會持續數個小時之久。至少要達到每週3次、每次30分鐘。

想要了解前沿、健康資訊及協和專家會診故事可關注“北京尤邁醫學診所”微信公眾號,如果想要預約諮詢北京協和醫院權威專家門診,可添加15116912150微信號進行在線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