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辰翁:喚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節

劉辰翁(1232-1297),

別號須溪,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愛國詞人。他曾在廷試中大膽揭露賈似道專權,說"忠良戕害可傷,風節不竟可憐";也曾在文天祥起兵勤王時,短期參與其江西幕府。

南宋滅亡後,他不願侍奉新朝,失志不仕,回鄉隱居,致力於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多有著述。最大的成就是詞,有《須溪詞》傳世,存詞354首。

劉辰翁:喚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節

劉辰翁的詞,有一個鮮明特點——南宋滅亡後,他寫了很多關於元宵節和春天的詞,據考證,其中詠春詞14首,元宵詞10首。

他為何反覆寫元宵節和春天呢?他的亡國之痛、愛國之情,又是怎麼通過元宵節和春天來表現的呢?

劉辰翁:喚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節

一、劉辰翁最慘痛的經歷發生在春天,而元宵節是這慘痛經歷開始的節點。

1275年,元軍逼近南宋都城臨安,臨安守衛空虛,岌岌可危。謝太后下詔,令各地起兵勤王,最後只有張世傑和文天祥響應。這年春天,文天祥起兵,劉辰翁參與到他的幕府。因為預感到南宋不可避免的命運,他在元宵節那天,誦讀著李清照的《永遇樂·落日熔金》,有感於其中傷今追昔的悲情,為之涕下。

"餘自乙亥(1275年)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託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劉辰翁《永遇樂》序)

果然,1276年正月、元宵節前後,元軍前鋒抵達臨安。二月,元軍兵臨城下,南宋上表請降,臨安陷落。三月,元軍擄宋恭帝和全太后北上。此後,雖然福建、廣東一帶還有一些抗元勢力,但南宋實際已名存實亡。

而這一切,都發生在春天,元宵節是為起點。

劉辰翁:喚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節

劉辰翁寫下《蘭陵王·丙子送春》,"丙子"就是指1276年,"送春"就是送別南宋王朝——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鞦韆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

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二人皆北去。蘇堤盡日風和雨。嘆神遊故國,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語。

建國310多年的宋王朝,隨著春天的離去永遠消逝了。這首詞共三段,每段都以"春去"兩字振起,圍繞這一中心進行描寫——

第一段寫臨安陷落後的樣子,"春去人間無路"是最好的概括。"誰遣風沙暗南浦"一句,矛頭直指元軍的攻佔與破壞。"漫憶海門飛絮",是寫詞人惦記南逃的宋室君臣,他們還在福建、廣東一帶的海上,進行著最後的抵抗。"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一句,以"亂鴉"象徵元軍,是它們以烏黑的翅膀遮蔽了臨安的天空,過去元宵節的華燈都不見了,臨安已陷入黑暗。

劉辰翁:喚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節

第二段用"春去。最誰苦"發問,臨安陷落都給誰帶來了痛苦呢?一是"箭雁沉邊",是指被擄走的君臣,他們像被箭射中的大雁,落到了遙遠的北方;二是"梁燕無主",是指還留在臨安的百姓與宮人,他們像失去了屋主的燕子,無家可歸;三是"玉樹凋土",指為國捐軀的豪傑;四是"淚盤如露",是指被擄走的財富與百姓。

第三段又以"春去。尚來否"發問,很明顯,詞人問的不是春天,因為春天走了一定會再來,不能重來的是南宋王朝。

"蘇堤盡日風和雨"一句,以風雨對蘇堤的襲擊,象徵"春天"已經過去,讓詞人只能"神遊故國"。結尾以"人生流落"照應"春去人間無路"的主題,就此結篇。

1276年、臨安陷落的這個春天,成為劉辰翁最大的傷痛。

劉辰翁:喚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節

二、從臨安陷落開始,往後每年的元宵節和春天,劉辰翁的傷痛都會發作。

"詞人在這一年春天精神遭受的刺激與摧殘十分嚴重,而且逐漸使與春天有關的事物變成具有情緒色彩的觀念群……成為詞人潛意識中的'悲春'情結,幾乎每年都要發作一次,並要通過詞的創作來加以宣洩。"(《南宋詞史》)

南宋滅亡後的每個春天,劉辰翁都會有"悲春"的情感,所以一再作詞宣洩,這些詞便也不同程度地與南宋滅亡有關——

《減字木蘭花·庚辰送春》:"留君不可。歸到海邊方憶我。"

《菩薩蠻·丁丑送春》:"春去自依依。欲歸無處歸。"

《沁園春·送春》:"風回處,寄一聲珍重,兩地潸然。"

劉辰翁:喚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節

在江南,元宵節往往是伴隨春天而來的,所以在有的詞裡,劉辰翁既是寫春天,也是元宵節抒懷,如《柳梢青·春感》——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裡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開頭的"銀花"一詞,可讓人聯想到火樹銀花、張燈結綵的元宵節,但此時的"銀花"不是綻放,而是"灑淚",再加上一句"春入愁城",悲劇的節日氣氛已非常明顯。

昔日的張燈結綵,被什麼取代了?是"笛裡番腔,街頭戲鼓"——"番腔"和"戲鼓"是元朝人從北方帶來的音樂和雜戲,所以劉辰翁說它們"不是歌聲",這是他作為南宋遺民,對元朝文化的不認同。

劉辰翁:喚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節

元朝取代宋朝後,元宵節的習俗被廢止,這是讓劉辰翁無比心痛的。在宋朝,元宵節是一場全民狂歡,北宋詞人柳永的《傾杯樂》,就濃墨重彩地描繪過元宵節的盛大:"變韶景、都門十二,元宵三五,銀蟾光滿。"即使是南渡後,國力大不如前,也有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描繪的繁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劉辰翁:喚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節

從前越是繁華,就越感今日的冷寂,所以劉辰翁的元宵詞,總是把過去和眼前放在一起對比——

這變化首先體現在"燈"上。《踏莎行》詞序說:"上元月明,無燈",詞中又寫到:"璧彩籠塵,金吾掠路。海風吹斷樓臺霧。無人知是上元時,一夜月明無著處。"從元朝的宵禁措施,寫"有月無燈"的節日淒涼。在無燈可看的昏暗裡,"燭光"成為劉辰翁表達情感的意象,《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說:"憶去年人、彈燭淚縱橫。"興盛於衰敗、繁華與落寞,凝聚在了燭光之上。

劉辰翁:喚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節

這變化也體現在月亮上。就是因為它永恆存在,才更容易引發時間流逝、空有月明的感嘆。《寶鼎現·春月》寫的就是"丁酉元夕"的月亮,"丁酉"指1297年,距離臨安陷落已20多年,劉辰翁就是在這一年去世的,終年66歲。可見他把"悲春"、"悲嘆元宵",一直貫徹到生命的最後,愛國之情從未動搖。這首詞的結尾,回憶、痛苦、感慨交織在一起:"等多時春不歸來,到春時欲睡。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便當日、親見霓裳,天上人間夢裡。"真可謂"反反覆覆、字字悲咽。"(《歷代詩餘》)

劉辰翁:喚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節

這變化還體現在"風雨"上。劉辰翁所寫的元宵節,經常與風雨相連,讓本就冷寂的節日,更填惆悵。比如《永遇樂》:"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手去。誰知道,斷煙禁夜,滿城似愁風雨。"還有《唐多令·癸未上元午晴》:"春雨滿江城。汀洲春水生。更悲久雨似春酲。"這既是自然界的風雨,也象徵著時代的風雨。

有月無燈、風雨交加,這些意象既是劉辰翁悲嘆元宵節的引信,同時,也為他的元宵詞營造出悲涼、淒冷的氛圍。

劉辰翁:喚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節

最後,劉辰翁作詞,本就抱著記錄歷史的態度。

劉辰翁自己曾說:"暮年詩,句句皆成史。"(《金縷曲·壽朱氏老人七十三歲》)可見,他寫詞不只為了痛傷亡國、表達愛國之情,也是用詞來記敘歷史真相,讓後世讀者從中感悟當時的社會氛圍。

所以他寫了那麼多春天,記錄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這般"人間無路"的境況;又每每憶"海門飛絮"、念"海上心情",告知人們當時尚有海上抗元的隊伍;他還說"鐵馬蒙氈",描寫元朝的生活樣貌;說"笛裡番腔,街頭戲鼓",記錄傳統文化的消失。

劉辰翁:喚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節

所以他寫了那麼多元宵節,幾乎年年都寫。《卜算子·元宵》中說:"十載廢元宵,滿耳番腔鼓",他以此告訴人們,元朝宵禁已達十年之久;不僅臨安如此,其它城市也都一樣,《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寫的是江西南昌的元宵節:"幾年城中無看燈。夜三更,月空明。"

這些作品,都含有"句句皆為史"之意。

劉辰翁高度肯定蘇軾、辛棄疾"以詩為詞"的詞作觀念,他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又說"及稼軒,橫豎爛熳,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辛稼軒詞序》)所以,他也成為這種詞作觀念的繼承者,將莊嚴的思想內容引入詠春詞和元宵詞,在詞作裡熔鑄經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