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需要精准落地

“ 扶贫先扶智”是习总书记新时期对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论断之一。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优质的知识教育,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决策。

教育扶贫应该放在精准扶贫的重要位置。而且可以把其他扶贫融入到教育扶贫中,或者把教育扶贫贯穿到其他扶贫中去。因为,社会对教师群体的认同度是较高的,教师对家长是有说服力的,对学生也是有教育引导力的,而通过与学生一起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是很有效的。教育扶贫从物质上来说,可以保障贫困户学生有学可上,从精神上来说是帮助贫困学生及其家庭树立自信,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培养一名大学生或者有一技之长的职教学生,就是帮助一个家庭脱贫,就是为提升地方民众素质打下坚实基础,就是帮助构建长久脱贫的屏障和基础。因此,教育扶贫意义重大。

教育扶贫是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的前提。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实践证明,贫困地区人员根本上是“素质型的贫困户”,人口素质不高、缺乏文化水平、缺乏技能是致使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由此,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知识培训进行教育扶持,使贫困地区的人口无论从思想文化素质,还是技能水平方面,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这也是扶贫攻坚能够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教育扶贫是能够改善、稳定发展扶贫工作的基础,是“输血式”的扶贫措施。给钱给物,只能解决一时之困,只有合理的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斩断穷根、挖掘富源。

教育扶贫是“斩断穷根”的利器。要明确扶贫开发的重点,彰显教育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使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得到改善。努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以教育扶贫为救助的核心要素,提高贫困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人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地区的贫困问题。

教育扶贫是增强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发展迅速的知识时代,知识对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文化水平不一样的人,劳动生产率也不一样。

教育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措施,真正将习总书记对这项工作的指示贯彻落实好,才能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通过公平优质的教育脱离贫困,走向幸福。

通讯员:曹群德 杨亚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