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真的是赵国赢了吗?

hybeng


赵国将相失和的时候,廉颇瞧不上蔺相如。认为蔺相如并没有什么功绩,仅凭一张嘴,一阵巧言令色,就当到了宰相的高位,而且排位还在他廉颇的前面。廉颇觉得自己为国带病作战,出生入死,最后竟然比不上一个卖买嘴皮子的。所以扬言说,如果在路上遇到蔺相如,一定会大巴掌抽他。

蔺相如知道后,为了避免将相失和,给国家带来动荡,因此每次路上见到廉颇,都绕道走。这件事最终感动了廉颇,廉颇负荆请罪,两人冰释前嫌,演绎了一出将相团结的千古佳话。

(廉颇剧照)

不过,我在这里想讨论的是,廉颇所说的话究竟对不对?蔺相如真的帮助赵国战胜了秦国吗?蔺相如对赵国所做的历史贡献,真的很大吗?

毫无疑问,蔺相如对赵国真的没有什么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不但没有帮助赵国,反而还害了赵国。为什么这么说呢?

蔺相如帮助赵国战胜秦国的两件事,一次是渑池之会,一次是完璧归赵。

在渑池之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蔺相如就让秦王为赵王击缶。接着,秦王让赵王用十五座城为自己祝寿,蔺相如就让秦王用咸阳给赵王祝寿。由于蔺相如拿着宝剑站在秦王面前,秦王害怕,不敢反抗,所以只好乖乖地听蔺相如的安排。

完璧归赵的故事,说的则是秦王想骗赵王的和氏璧,就提出要用城池来交换。等他拿到和氏璧以后,又耍赖,不想把城池拿出来。于是,蔺相如就借口说,和氏璧上有“白璧微瑕”,要指给秦王看。因而把和氏璧要了回来,让秦王的阴谋又一次没有得逞。

很显然,两次赵国都赢了秦国,蔺相如确实为赵国立下了大功劳。但是这个功劳,真的对赵国有帮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蔺相如剧照)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想要在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富国与强兵。无论是管仲为齐桓公争霸所做的那些措施,还是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所做的那些措施,以及著名的商鞅变法的措施,都在富国与强兵两方面上下功夫。比如商鞅变法,商鞅把秦国奴隶主贵族的土地没收回来,按照所立军功的方式进行重新分配,这就是一种富国的表现。商鞅制定的军功奖励制度,对强兵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但是,蔺相如在制度变革上,并没有任何创造性的东西。他根本就没有建章立制,也没有什么变法。他所做的,仅仅是纵横家们的那一套策略。

然而,蔺相如并没有从秦国,或者别的什么国家获得过一城一池。他仅仅是让赵国没有失去和氏璧,让赵王没有失去面子。但没有失去一件宝物,没有失面子,对国家的发展壮大,有什么意义呢?

(长平之战)

而蔺相如所谓的两次胜利,所产生的后遗症还是很大的。他让秦国非常不满,认识到赵国是他们最强大的敌人。要灭掉东方六国,就得“擒贼先擒王”,先拿下赵国。只有把赵国拿下来了,东方六国才能够各个击破。所以,从此后,秦国就集中对付赵国,发动长平之战,一战让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而蔺相如的两次胜利,在赵国却产生了相反的影响。让赵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觉得秦国根本不在话下。因此不思变革,不积极作为,以至于错失良机,终于在长平之战中,元气大伤。

由此可见,蔺相如对于赵国来说,真的是有害无益。如果非得说蔺相如的历史功绩的话,也就只有“将相和”一条,让赵国免于陷入内斗而已。


张生全精彩历史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完璧归赵其实是把赵国推向了火坑

完璧归赵,典故也就是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国不想把和氏璧给秦国,可又惧怕秦国,怕走了楚怀王的后路。

最后只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

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他的妃嫔和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

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想用城池换和氏璧的意思,就上前说:“和氏璧上有点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

于是,蔺相如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头发竖起来,像是要把帽子顶起来一样。

他对秦王说:“大王想要换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心,依靠他的强大,想用空口话来换赵国的和氏璧,城池怕是得不到了。”并不打算把和氏璧给秦国。

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不能互相欺骗,更何况是我们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此后才有后面的事,逼迫秦王用最高礼节招待他,又知道秦王不会用城池做交换,让随从换了平民衣服带着和氏璧偷偷回赵国了。

这都是一个过程,因为这样,最后秦国也没能到赵国的和氏璧,没想到这个却为之后的赵国挖下了大坑,秦王因为和氏璧记恨上了赵国。

本来秦国就想灭赵,刚好这个给了秦国一个灭赵的理由,之后虽然因为渑池会停战过一段时间,但最后秦国还是去攻打了赵国,这个和氏璧和渑池会还被其他五国视为威胁的预警,更是让后面的长平之战没人出援赵国。

其实不管和氏璧在赵国还是在秦国的手里,不管秦国有没有拿到和氏璧,赵国的灭亡都是大势之趋,因为秦国早已有统一天下的想法,就算没有和氏璧和之后的渑池会,赵国也还是会灭亡,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就摆在那,和氏璧这只不是给秦国一个灭了赵国的理由而已。


江水趣谈


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后世传为一段佳话,流芳百世。在现实当中,蔺相如的完璧归赵更是为赵国赢得了声望,挫败了秦国进攻赵国的借口。赵国在这一场外交博弈当中获得辉煌的胜利,在战国历史上也是值得称赞的大获全胜。

完璧归赵的深层原因是秦国企图找寻借口进攻赵国,赵国是战国晚期唯一能够与秦国一争长短的军事强国。秦国则是秉持着蚕食六国的战略,一点一滴地侵占六国的领土。并且在六国的范围内不断地制造事端,企图打着正义的旗号师出有名。完璧归赵也是其中之一,秦国崇尚“诈利”,一旦获得了和氏璧就会变卦拒绝给付十五座城镇。如果赵国拒绝了秦国的要求,秦国就会师出有名的攻打赵国。而蔺相如能够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之中出色地完成出使任务,既保住了和氏璧也断绝了秦国出兵的借口。

虽然,在之后的两年中秦国还是按计划攻打赵国拿下石城,杀两万人,但是这对于赵国而言的损失已经是非常少了。有些观点认为是蔺相如不遵守外交规则,欺骗秦国才招致了这几场战争。实际上这种观点非常幼稚,秦国在外交领域向来以不遵守诺言著称,楚怀王被秦国无理由扣押就是一个例子。所谓外交的基本原则是“言忠信,行笃敬”,面对一个如狼似虎毫无信义可言的秦国,根本不值得。如果严守外交规则,那么只能是赵国既丧失和氏璧,也会丢掉更多的城池,还会成为诸侯之间的笑柄。更重要的是秦国会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气势上就会落了下风。

更重要的是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蔺相如俨然已经成为赵国的擎天之柱国家栋梁,在国家内部享有非常高的威望,这也是赵惠文王在位晚期所最辉煌的阶段。在这期间赵国军队还在马服君赵奢的率领下大破秦军史称“阏与之战”,这场胜利是多年来秦国军队历史上少有的败仗,赵国的威望大增,而且打败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所以说,内政、军事、外交其实是三位一体的,赵惠文王时期的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众多优秀的人才一同涌现,可以说这都是赵国辉煌阶段的光芒。而这些辉煌的起点就基本上是完璧归赵,正是这次外交上的胜利带给了赵国人信心,让他们敢于面对秦国的攻势,由此可见完璧归赵是一场赵国的胜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看不见的角落


作为一个邯郸人,我绝对一件事究竟是好是坏,办得妥与不妥,你光盯着事情本身,是看不出所以然的,只有把它放在一个大环境下全面审视,才能看清楚。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完璧归赵”,里面的主角蔺相如因为这个历史典故被传颂了几千年,但这件事其实经不起细琢磨。如果放在战国时代的大环境下去看,这其实是一个外交失败的经典案例。

这个故事通常都是这样说的:秦王看上了赵国一块叫做“和氏璧”的稀世美玉,就提出要拿十五座城来换。赵王怕秦王赖账,于是就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几番斗智斗勇下来,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

细琢磨下来,这个故事其实挺不靠谱的。在蔺相如所处的战国中期,中国人已经经历了三百多年的乱世,列国之间的战略态势在本质上和近现代的欧洲基本一样。那种环境下,人们的思维都是非常成熟和务实的,不成熟、不务实早就被淘汰掉了。

在稍不留神就可能国破家亡的环境下,哪个国君会头脑发热,拿本国的城池换一块好看的石头回来?其实这件事里面,最不重要的恰恰就是和氏璧。秦国之所以提出要拿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其实说白了就是一次战略试探。所以赵国是得不偿失。




很多时候,一件事究竟是好是坏,办得妥与不妥,你光盯着事情本身,是看不出所以然的,只有把它放在一个大环境下全面审视,才能看清楚。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完璧归赵”,里面的主角蔺相如因为这个历史典故被传颂了几千年,但这件事其实经不起细琢磨。如果放在战国时代的大环境下去看,这其实是一个外交失败的经典案例。

这个故事通常都是这样说的:秦王看上了赵国一块叫做“和氏璧”的稀世美玉,就提出要拿十五座城来换。赵王怕秦王赖账,于是就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几番斗智斗勇下来,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

细琢磨下来,这个故事其实挺不靠谱的。在蔺相如所处的战国中期,中国人已经经历了三百多年的乱世,列国之间的战略态势在本质上和近现代的欧洲基本一样。那种环境下,人们的思维都是非常成熟和务实的,不成熟、不务实早就被淘汰掉了。

在稍不留神就可能国破家亡的环境下,哪个国君会头脑发热,拿本国的城池换一块好看的石头回来?其实这件事里面,最不重要的恰恰就是和氏璧。秦国之所以提出要拿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其实说白了就是一次战略试探。

2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张仪连横伐交,到了秦昭襄王嬴稷这一代,已经成了最强大的诸侯国。在完璧归赵这件事之前,从理论上说,当时能主动给秦国制造麻烦的,只剩下南边的楚国和北边的赵国,秦国的战略重点也是这两国。相对来说,楚比赵在军事上要更弱一点,所以更好打。秦国要打楚国,首先就要先稳住赵国,避免出现两线作战的局面。而要稳住赵国,那就必须先要摸清它的底儿。


赵国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赵武灵王变法改革,让赵国一度强大到严重威胁秦国北部安全的地步。可是赵国爆发政变,赵武灵王被困在沙丘行宫中活活饿死,赵何(史称赵惠文王)成了赵成和权臣李兑手中的傀儡国君,赵国的国势由此急转直下。又过了几年,赵成病死,李兑被逐出赵国,赵惠文王才成了名正言顺的赵王。赵王的处境虽然开始好转,可是经过这么一连串的折腾以后,赵国面对秦国究竟有多少底气,这还真不好说。

后面的故事我们就都很熟悉了,赵王偶然间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也就是著名的和氏璧,秦王抓住机会,提出了一个非常荒唐的要求:用秦十五座城来换赵王的和氏璧。


这件事搁在当时看也是很不靠谱的。宝玉再稀有,但它终归就是一件玩物,而城池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但这件事妙就妙在这个“不靠谱”上。因为越是这样,越能够强化你的检验效果。后来赵高“指鹿为马”也是这个道理,就是因为指鹿为马这件事荒唐,他才能一下子分辨出朝堂上哪些人对他死心塌地,连脸都可以不要。

面对嬴稷的这个要求,赵王该如何接招?

所谓“反常必妖”,当一个并不傻的人突然做出某种看似不可理解的事,这时候你就该注意了,他很可能还有别的意思。如果赵国君臣的眼界能够大一点,就会发现这件事其实非常凶险,压根不是一块玉的事。一旦秦国有机会打残了楚国,那么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只能是赵国。


赵惠文王最好的应对策略就该是一口回绝,这样秦王摸不透自己的底牌,后面才有机会保持这个均势的局面。可偏偏当时谁也没看出这一点,赵王没有,蔺相如也没有。蔺相如建议赵王答应秦国的要求,理由是:如果秦国不给城,秦国不占理;要是不答应秦国,那不占理的就是赵国。总之,说来说去他的注意力就没跑出这块玉去。

由此开始,其实后面的故事无论多精彩都已经失去意义了。这么不靠谱的要求赵王都答应了,就说明赵国从心底对秦国是怀有畏惧的。到此,秦国的战略试探基本就已经完成了。

眼界决定成败,眼界过低,很可能事情早就办砸了你还浑然不知。

3

这个道理放到现在依然是有用的。我们写报告、论文的时候,领导或是你的导师都会要求你,起头的时候尽可能“格局大一点”,比如说一说国际形势,说一说行业走向,等等。如此这般,久而久之,干脆就成了一个仪式性的东西,究竟这些“高大上”的问题和你手边做的事有什么具体联系,很多人并没有真去考虑过,只不过是别人要求你写,你就照着做罢了。而事实上很多人乃至企业,最后吃亏往往就吃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上。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企业准备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投资海外,那么仅仅去做一个一般商业盈亏层面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地缘政治、国际关系、投资国的社会概况,这些听起来远在天边的东西,在未来都可以直接决定你的项目乃至你的员工身家性命的存亡。

这种情况一点也不新鲜。从利比亚到伊拉克,我国的海外投资项目多次因为相关国家的战乱而遭受严重损失,甚至中方人员的人身安全都受到了威胁。事实上这些战争的爆发并不是毫无征兆的,你不可能预测那里会在几月几号出什么样的乱子,但是只要有相关方面的研究人员,给你计算出一个大致的概率,还是没问题的。

当然,眼界宽格局大,也不一定就能保证成功,这个还要看你的实力和大环境的好坏。把周围看清楚未必能让我们明明白白地活,但起码不会稀里糊涂地死。

4

“完璧归赵”里的主角蔺相如,从这个人身上我们会发现,有的时候并不是领导者看不到下面人的能力,而是能力未必就是领导者最看重的东西。历史上关于蔺相如的记载,就是“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件事,无论是从国际斗争还是从国家发展来说,这两件事对国家的影响都不大,真实的蔺相如在国政方面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完璧归赵”这件事,蔺相如从最开始就判断错误,而且在面对秦王时,蔺相如还说话说走嘴了。史书记载,他当时怒斥秦王不守信用,其中有一句话是:“和氏璧,天下共传之宝也,赵王恐,不得不献”。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场合,你明明白白告诉对方,你的国君怕人家,这算什么事啊?由此,秦国人进一步坐实了之前的判断——赵国畏惧秦国,不敢在秦国收拾楚国时在背后动手。既然目的达到了,和氏璧也就不再重要了,秦王后来再也没提这一茬。


从“完璧归赵”以后的第二年开始,秦军一年攻打赵国一次,连着打了三年,每一次规模都不大,但都以秦军完胜告终。每一战都能攻下赵国一两座城池,斩首两三万人,这个战果说大不大,但绝对会让对方肉疼。秦国之所以这么零打碎敲地攻打赵国,主要还是为了震慑。既然你都说了“赵王恐”,那我就必须让你知道,你的害怕是正确的。

到了第四年,秦昭襄王感觉火候差不多了,约赵惠文王在韩国的渑池会盟,订立停战协议。至此,秦的战略目标已经全部达成。

5

不久之后,秦军开始大举伐楚。楚国被打残了之后,秦国再无后顾之忧。再后来,在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国可谓倾尽全力,一举打残了赵国。

由此来看,蔺相如对比苏秦、张仪、李悝、商鞅等名臣,至多只能算是能力平庸之辈。可为什么赵王又格外器重这样一个人,一路擢拔,把他升到了上卿的位置?原因很简单,蔺相如出身寒门,又是被火箭式提拔上来的,除了赵王他没有任何人可以依托,所以在忠诚度上绝对不会出现问题。无论是“完璧归赵”还是“渑池会盟”,他做得成不成功另说,但每次都是在以命相搏。

我们不要忘了,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赵惠文王一直是有名无实,活在权臣的阴影里。如今虽然赵成、李兑都不在了,可朝堂之上其他大臣还在,这些人的忠诚度显然是难以让人完全信任的。可是你治理国家又离不开这些人。在这种时候,有一个没有根基又绝对忠诚的人做自己的首辅大臣,以此来制衡百官,就是最佳的选择,而蔺相如恰恰是最好的人选。

忠诚和才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领导者自认屁股没有坐稳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更看重忠诚度。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无法从道义角度来加以评判,只能是根据实

际情况来加以应对。作为一个高层领导者,对管理层负责人给予必要的安全感;作为具体执行者,在发现上级信心不是很足的时候,适当地收敛一下自己的恃才傲物,这些于我们自己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当然,要做到这一层,前提是你对整个环境的精准判断,而这就又绕回到了咱们开头的那个问题——格局要大,眼界要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