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衡山——道教佛教聖地之爭

佛教與道教在中國存在已經近兩千年,但在在這兩千年中,佛與道之間的競爭並沒有消停,也可以說是從來就沒消停過。作為五嶽之一的衡山,到底佛教聖地還是道教聖地也頗有爭議。想必各位看官也一定有此疑惑,接下來為您慢慢解讀。

一、 南嶽衡山歷史

南嶽衡山——道教佛教聖地之爭

衡山在湖南中部衡山縣,為中國五嶽之南嶽。南宋陳田夫《南嶽總勝集》捲上引《湘中記》說道:“衡山,朱陵之靈臺,太虛之寶洞,上承軫宿,銓德鈞物,應度璣衡,故名衡山。下踞離宮,攝位火鄉,赤帝館其嶺,祝融宅其陽,故曰南嶽。”這裡我們基本清楚了南嶽衡山名稱的由來。衡山古名還稱作壽嶽。據《星經》所載,南嶽衡山是對應星宿28宿之軫星,軫星乃主管人間蒼生壽命。相傳神農氏曾來此採百藥,因嘗線蟲中毒而仙逝於降真峰上。衡山有七十二座峰,以祝融﹑紫蓋﹑芙蓉﹑石廩﹑天柱五峰為著,祝融為群峰之冠。

二、南嶽衡山的道教

南嶽衡山——道教佛教聖地之爭

道家最早進入南嶽的道人,相傳為東漢末期張道陵。他自天目山遊南嶽,謁青玉壇、光天壇,禮祝融祠。漢至魏晉,道家熱衷於焙煉丹藥,以求長生不老。寺廢址右側的巨石上刻有《還丹賦》,該賦對煉丹之道作了許多闡述,即系魏晉時期道家的手筆。道家南來,煉丹技術及其藥學固然深有影響,但道家思想、文化,在人們中影響卻更為深遠。

在道教中,南嶽是道教洞天福地,這裡有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有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青玉壇福地、光天壇福地、洞靈源福地。道教以衡山為神仙洞府所在地,是道士修行理想之地。衡山的黃庭觀,傳為晉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修道處。上清宮乃晉道士徐靈期修行處。降真觀,舊名白雲庵,乃唐司馬承禎修道處。九真觀西有白雲先生(司馬承禎)藥巖。五代道士聶師道亦修道於此。道教從西晉起進入衡山,到了兩晉南北朝時已有相當大的發展。唐末李衝昭《南嶽小錄》所記衡山曾有“前代九真人”,即此時期在南嶽修道的九位著名道士。後世道教稱以上九道士為“南嶽九真人”,北宋廖先為作《南嶽九真人傳》,現存《道藏》第六冊。

南嶽衡山——道教佛教聖地之爭

唐初,因司馬承禎言,遂於五嶽各建真君祠,南嶽神則封為司天王,遣官奉祀。這就是道家的神通。據李元度《南嶽志》資料,南嶽道觀,自晉初即有棲真觀、南嶽觀,以後各代多有興建,唐代最盛,多至28所。紅牆碧瓦,綠樹濃蔭,名山小築,風物極佳。道觀多,道眾也多。南嶽歷史上最著名的道士,在南北朝期間有徐靈期、鄧鬱之、張曇要等。在唐代,道士司馬禎及其弟子薛季昌、王仙嶠與後來的鄧紫陽等人被封為天師。司馬承禎被賜號白雲先生。其後,道士張太虛又被賜號元和先生。道士劉元靖賜號廣成先生並敕授銀青光祿大夫,充崇元館大學士,加紫綬,鑄印置吏,是南嶽第一個實授三品職官的道士。優詔頻頒,大吏踵至,道流勢力因官家的支持而日益興盛,唐時已達到了頂點。而道家文化也就更相應地滲入到各個領域。

此時,文人與道家往來唱和,也構成南嶽道教文化的一大特點。舊志載,唐守詩人、名士與道家有交往的頗多。如唐德宰相李泌,早年隱居南嶽時曾師事道士張太虛,唐敬宗時吏部侍郎趙櫓則為劉元靖撰《廣成先生傳》,太子少傅盧又撰《廣成先生石室銘》。韓愈則為南嶽道士軒轅彌明《石鼎聯句詩》作序。唐詩人儲光羲、崔塗、張喬、鮑溶、李群玉、王元等詩人均有詩寄南嶽道人或道觀。而道士中不少文化教養較高,玄學修養較深的人,亦紛紛著書立說,如南北朝劉宋時徐靈期即著有《衡山記》,是第一部紀述南嶽的專著。其後唐末道士李衝昭著《南嶽小錄》,宋·陳田夫著《南嶽總勝集》,明·李常庚撰《瑣碎錄》。他們的著述,對南嶽的道教文化的考述,均有重要作用和價值。

由此可見,南嶽衡山在中國道教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可在這樣一個宮觀林立的聖山,佛教的寺庵也隨處可見,令人頗感意外和稀奇。

三、南嶽衡山的佛教

南嶽衡山——道教佛教聖地之爭

佛教文化進入南嶽比道家約遲兩百多年,最早到達南嶽的惠海、希遁,於南北朝時期梁天監年間,來到南嶽。隨後慧思和尚於陳光大二年來到南嶽。慧思和尚傳弟子智,以後傳至章安灌頂,法華天宮,荊溪湛然,形成天台宗(亦名法華宗)。南嶽慧思,被尊為天台三祖,智為四祖。此宗學說,遠傳日本,流佈甚廣。南禪六祖惠能,則於廣東曹溪傳法,衍為來南嶽的佛家最重要宗派。

衡山自古就是佛教名山之一,這裡寺院遍佈、名僧會集、是萬千信徒朝拜的佛教聖地。衡山目前有佛教寺庵約有百餘所。據史載,衡山最早的寺院建於晉代,多數建於南朝、唐及五代,宋以後新建的寺院已為數不多。

建於晉代的寺院主要有法輪禪寺、會善寺。

法輪禪寺,位於岣嶁峰,晉咸和年間修建,號雲龍寺。隋大業末年,高僧大明居之。至唐末遷移山下。五代時楚馬殷更名為金輪寺。宋太平興國中,太宗賜“法輪寺”額匾。

會善寺,在會善峰,建於晉咸和年間,時稱重理寺。相傳為十八高僧禪會之所。據唐朝沙門惠日所撰《十八高僧傳》,十八高僧指惠思、惠海、智穎、大善、僧照、惠成、大明、惠勇、惠稠、惠誠、惠智、善優、曇楷、義本、義顥、悟實、道倫、智明。

建於南朝的寺院很多,其中有南臺禪寺、福嚴禪寺、方廣寺。

南嶽衡山——道教佛教聖地之爭

南臺禪寺於唐天寶初,希遷禪師見此地有石狀如臺,乃居其上,傳授慧能南宗禪法,影響甚廣,學者日眾,隨後那修建南臺禪寺。該寺亦成為南方禪宗第一大道場,亦為禪宗曹洞、雲門、法眼三家的祖庭。希遷墓尚在,所著《參同契》刻石立於寺內。宋代石曼卿書“釋迦文佛”四字在寺前石崖上。後經歷代重修,現寺為清光緒年間所建。據說,日本僧六休,為唐僧希遷四十二代孫。日本佛教曹洞宗追認南臺寺為祖庭。實際上,南臺寺同為禪宗曹洞、雲門、法眼三家的祖庭。

南嶽衡山——道教佛教聖地之爭

福嚴禪寺,被稱為嶽中禪剎第一。陳太初中,法華宗先驅者惠思和尚自大蘇山領眾來此建立道場,因修《法華》、《般若》,故寺稱般若寺。唐代南宗禪奠基人之一懷讓禪師也曾結庵於此,為七祖道場。寺東北有磨鏡臺,相傳,懷讓曾在此以磨磚方式啟發道一,使之“決然開悟”。這裡古木參天、濃陰蔽地。寺周景緻極多,有虎跑泉、馬祖庵、三生塔(慧思墓)、七寶塔、堅固塔、玄泰塔、兜率橋等。宋紹興年間被焚燬,雖經修復,規模已遠不及前。

南嶽衡山——道教佛教聖地之爭

方廣寺,在蓮花峰,梁天監初,僧希遁結庵山上,為南嶽十八高僧惠海和尚的道場。唐代,李白曾到此一遊,留有《詠方廣詩》:“聖寺閒棲睡 眼醒,此時何處最幽清。滿窗明月天風 靜,玉磬時聞一兩聲。”描繪出山中古剎的幽深和閒適。方廣寺之深為衡山一絕。宋元豐中,山洪暴發,移寺於峰下。明再修繕。

看來,佛教文化也是南嶽衡山宗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南嶽衡山為中國佛教,特別是禪宗的發展起著主導和推動作用。不過在衡山上有關佛與道之間而更為有趣的事,那就要說說衡山上的那座南嶽大廟了。

五、南嶽大廟

南嶽衡山——道教佛教聖地之爭

南嶽大廟位於南嶽古鎮,是中國南方和五嶽中最大的古建築群,有“江南第一廟”、“南國故宮”之稱。

據《南嶽志》記載,唐初始建司天霍王廟,開元十三年(725)建南嶽真君祠,宋代大中祥符五年(1012)建造後殿,後屢經重建與擴修,規模漸大。現存建築有欞星門、盤龍亭、正川門、御碑亭、嘉應門、御書樓、正殿、寢宮、後門、東便門、西便門、四角樓等,佔地面積達l98,000平方米,與山東泰安岱廟、河南登封中嶽廟並稱於世,是五嶽岳廟中規模最大、總體佈局最完整的古建築之一。主體建築正殿,亦稱大殿,為清代光緒八年(1882)重建,重簷歇山頂,高22米,面寬七間,殿內外共有石柱七十二根,象徵衡山七十二峰,柱頭木雕斗拱,簷下鏤雕極為精美,臺基四周欄板浮雕花鳥、走獸等圖案。嘉應門、御碑亭、寢宮等建築中還保存有宋、明時代的建築構件,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廟內,東側有8個道觀,西側有8個佛寺,以示南嶽佛道平等並存。南嶽大廟是佛教、道教教並存的寺廟。道教八觀、佛教八寺和御書樓等建築代表了教派合一的性質。

南嶽衡山——道教佛教聖地之爭

雖然佛道均是出家人,講究與事無爭,但同處南嶽山中,怎會出現一座大廟裡既供著菩薩,又擺著道仙,豈不亂套了。

六、南嶽教派之爭

相傳佛、道兩教,明裡暗裡便有些糾紛爭鬥,直至鬧得不可開交。後來朝廷為了息事寧人,以示佛道平等並存,乾脆在南嶽大廟兩側各修八座道觀、佛寺,派道士、僧人共同進廟主事。歷代朝廷或尊佛或崇道,但基本上都承認南嶽佛、道並立的事實,通常會分別加以封賞,以顯示皇家容納百川的氣度。在朝廷的彈壓下,佛道之間才得以和平共處,相安多年。

佛道共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佛道融合也構成了南嶽衡山的一個文化特色,南嶽衡山也成了五嶽之中,唯一一座佛教和道教共存的名山。

所以佛道之爭綿延千年,南嶽衡山終於成了這兩家可消停的地方,併成為佛教、道教兩大教派的聖地。

南嶽衡山——道教佛教聖地之爭

更多關於南嶽衡山佛道兩教聖地之爭的見解,可以在評論區討論。

點擊關注【去沙漠看雪】,後續更新更多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