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哭无泪:村民三年在岩石上凿了个五十四米深的干井

题记:为了找水,蒙阴县岱崮村村民花了三年时间在岩石上凿下去了五十四米,有二十层楼高,一个很小的石子落下也能把人砸个趔趄。没有水,还凿不凿,书记村民都犯了难。

打   井

  王义秀

欲哭无泪:村民三年在岩石上凿了个五十四米深的干井

  崮是一种特殊的地理地貌,学名叫方山,山顶就像人戴了一个大帽子,帽子的形状大小不一,各具情态,继喀斯特、嶂石岩、丹霞、张家界之后被命名为世界第五大造型地貌。

  

欲哭无泪:村民三年在岩石上凿了个五十四米深的干井

  崮的核心地区在山东省蒙阴县的岱崮镇,有“沂蒙七十二崮,三十六崮在岱崮”的说法,岱崮镇也因群崮环绕而得名。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岱崮镇火过一把。为了抗御外敌,1964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他老人家把全国划分前线、中间地带和战略后方,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在战略后方建设的军工企业称为“大三线”,一线、二线腹地的军工企业称为“小三线”,“小三线”的军工企业主要生产常规武器,由各省国防工办领导,岱崮镇就是山东省“小三线”军工企业的重要所在地。

  

欲哭无泪:村民三年在岩石上凿了个五十四米深的干井

  四十年前,我对岱崮印象最深的一是军工企业,二是缺水。军工企业是国家的重点保密单位,我们知之甚少。说到缺水,就不能不提碾台村的一个真实故事。碾台村是台头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看村名就知道村里平整土地不多。全村住着不到十户人家,这个村嫁到外村的闺女回娘家给老人过生日,要一头挑着礼物,一头挑着水。来到岳父家,丈母娘嘱咐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水要让孩子们先喝,大人忍一忍回家喝。

  上世纪七十年代,岱崮村党支部书记刘发厚下决心要解决村里的缺水问题。他先请水利专家把全村勘察一遍,选好打井的位址,向山下的军工企业借了升降绞车,组织了全村的基干民兵,三班倒着在村后山坳里凿石打井。井一打就是三年,硬是在石头上向下凿了54米,有二十层楼那么高。据参与打井的人说,后来太危险了,花生米大小的石头掉下去就能把人砸一个趔趄。

  三年打了一个干井,大家很失望,但不能再打了,再打怕要出人命。干井就放在那里,谁也舍不得填。直到有一天,村里一条不长眼的狗掉到井里,大家眼睁睁地看着这条狗在井底绝望地狂吠。为了避免出更大的意外,刘发厚领着基干民兵含泪把自己打的干井填上。

  到了八十年代,钻井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县水利局作为水利援助项目,先后五次在岱崮村选址打井,但五次都没有打到水。

  村民不死心,自己凑钱请水利局打井队来村里第六次打井。井打好了,打井队白天不敢试水,因为一次又一次,他们再也不忍心看父老乡亲们那失望的眼神。

  试水偷偷地在夜晚进行。合上电闸,不一会儿,一股浑浊的水柱从管道里喷出来。随着井水的喷出,山坳里一下子涌出上百人,原来全村的老老少少都在周围暗暗地等着这一刻。哭声,笑声,鞭炮声响满山谷。大人、小孩含着眼泪把酒碗捧到打井队员跟前,打井队员把热辣辣的眼泪和热辣辣的白酒一块倒到肚子里。

  

欲哭无泪:村民三年在岩石上凿了个五十四米深的干井

  据村民介绍,打井之前,一户人家在生产队分到的小麦,用一个手帕就能拿走。有了水以后,当年每个社员就分了120斤小麦,村民终于吃上了白面饺子。

  后来,村民在山上栽种了桃树,山成了花果山,蜜桃成了老百姓的聚宝盆。再后来,山下被称为“小三线”的军工企业陆续搬走,当地人利用军工企业旧址搞起了崮乡游,军工游,缺水这个词便渐渐走进了岱崮人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