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二章“黃河的血脈”第一節(中)

第二章:黃河的血脈

第一節:歷史上的黃河與德州(中)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二章“黃河的血脈”第一節(中)

據專家考證,歷史上黃河有過多次變遷。在黃河有記載的二千多年中,下游決口達1593次之多,大的改道則有26次,其中最大規模的改道有6次。清初學者胡渭從有關古代黃河上千次改道的記載中,進行整理歸納,在《禹貢例略》裡提出“五大徙”之說。後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加上一徒,統稱“六大徙”。通常認為,《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黃河河道可以看作是文字所載最早的河道。這條河道在孟津以上被黃土高原的山谷所限制,幾無大的變化。在孟津以下,匯合了洛水等支流,流向東北方向,經今河南北部,再向北流入華北平原南部,又匯合漳水,向北流入今河北邢臺、鉅鹿以北的古大陸澤泊中,然後分為幾支,其中最主要一支順地勢高下向東北方向流入大海,入海口為今天津附近。人們稱這條古黃河河道為“禹貢大河”簡稱“禹河”。“禹河”下游的幾條分支則被稱為“九河”,“九河”最初的意思是泛指多數,是說黃河下游因遊蕩不定而在華北平原上漫流形成了的多股河道。到漢代由《爾雅》解釋為具體的九條河流,酈道元《水經注》則更具體解釋為黃河至沙丘堰,是為下游,因堰塞堵障水,故“北過降水。不遵其道曰降,亦日潰,至於大陸,北播為九河。風俗通日:河播也,播為九河自此始也。禹貢兗州:九河既道。謂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潔、勾盤、鬲津也,同為逆河”,這其中有五條在現德州境內流過,迄今有四條仍保留其故河道遺蹟。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二章“黃河的血脈”第一節(中)

大禹治水後黃河第一次大規模改道是在西周時期。據《漢書·地理志》及《漢書·溝洫志》記載,大禹治水後至周定王時期,黃河流向有了較大變化。清代學者胡渭在考訂《水經注》時將其描述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徒,自宿胥口東行漯川,右逕滑臺城,又東北逕黎陽縣南,又東北逕涼城縣,又東北為長壽津,河至此與漯別行而東北人海,《水經》謂之‘大河故瀆’。”也就是說在周定王五年,黃河由原來的入海口改為從山東西北部入海。古之“長壽津”即在今之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黃河口鎮境內。按《水經·河水》所記,大河故瀆大致經今河南滑縣、俊縣、濮陽、內黃、清豐、南樂,河北大名、館陶,山東冠縣、高唐、平原、德州等縣市境,德州以下復入河北,經吳橋、東光、南皮、滄縣而東入渤海。這是有關黃河河道流經山東境內當然也包括德州的最早記載。這條河道在德州留下了多地故道遺蹟,今仍依稀可見。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二章“黃河的血脈”第一節(中)

黃河第二次大的改道是在西漢時期。《漢書》記載,漢武帝元光三年即公元前132年,“河決於瓠子(今河南濮陽西南),東南注鉅野(鉅野澤,在今山東西南部),通於淮、泗。”這是歷史記載黃河第一次奪淮人海。洪水氾濫,涉及面積達16個郡,歷時二十餘年,直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予堵塞,河道恢復到原來。王莽統治時期,黃河再一次發生大徙。“河決魏郡(治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泛清河以東數郡。先是,莽恐河決為元城(今河北大名東)冢墓害,及決東去,元城不憂水,故遂不堵塞"。洪水在今魯西、豫東帶氾濫了近六十年,直至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今山東高青縣東北)海口千餘里”,始形成東漢大河,也就是《水經注》以及唐《元和郡縣誌》所載的大河。魏郡河決之初,水無定槽,氾濫於平原、千乘之間,後經王景治理始得以穩定。據《水經注》記載,此河大致走今濮陽南、南縣北、陽穀西、莘縣東、茌平東、禹城西、平原東、臨邑北、商河南、濱州北、利津南而入渤海。該河道保持了800餘年,至北宋景柏初始淤塞,形成黃河故道。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二章“黃河的血脈”第一節(中)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二章“黃河的血脈”第一節(中)

黃河第三次大的改道是在唐宋時期。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黃河在河口段“自厭次縣界決而東北流,逕勃海縣西北,又東北至無棣縣(今山東慶雲)東南而東注於海"。又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河決澶州橫隴埽(今河南濮陽東),在其以下至長清一段河道南移,形成一條橫隴河。但長清以下河道沒有變化,只是小規模的改道。北宋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黃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陽東昌湖集)決口,便由此改道折向西北,經河南內黃之東、河北大名之西,經今滏陽河和南運河之間,沿著南宮之東,棗強、武邑之西,獻縣之東,至青縣匯人御河(今南運河),經界河(今海河)流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稱這條河道叫“北流”或“北派”。12年後,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黃河又在大名府魏縣第六埽(今南樂西)向東決出一支分流,東北流經一段西漢大河故道,由今山東堂邑、夏津等地,下循篤馬河(今馬頰河)在冀、魯之間入海。名為“二股河”,宋人將其稱之為為“東流”或“東派”。姚漢源在其《中國水利史綱要》中說,“河決時瀰漫而下,東北至南樂(今縣)、清平(今為鎮)縣······自清平再東北至德州平原(今縣)分金、赤、遊三河,經橡(治厭次,今惠民縣)、濱(治渤海,今濱縣北)之北入海。”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二章“黃河的血脈”第一節(中)

黃河第四次大的改道是在南宋時期。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冬,東京留守杜充在滑縣以上,李固渡(今河南滑縣南沙店集南三里許)以西,決堤阻遏南下的金兵,已使黃河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改道,向東流經豫、魯之間在今山東鉅野、嘉祥一帶注人泗水,再“自泗入淮”。但其時宋代的“北流”故道未斷,黃河仍處於南北分流的局面。到金章宗明昌年間,“北流絕,全河皆入淮”,黃河完全改道淮河。據胡渭所言:明昌五年(公元1194 年),“是歲河徙自陽武而東,歷延津、封丘、長垣、蘭陽、東明、曹州、濮州、鄆城、範縣諸州縣界中,至壽張,注梁山濼,分為兩派:北派由北清河入海,今大清河自東平歷東阿、平陰、長清、齊河、歷城、濟陽、齊東、武定、青城、濱州、蒲臺,至利津縣入海者是也;南派由南清河入淮,即泗水故道,今會通河自東平歷汶上、嘉祥、濟寧,合泗水,至清河縣入淮者是也”。此次河決以後,黃河河道南移,分別進人泗水及濟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兩派。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今黃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泗水)人入淮。南派水勢大於北派,這是黃河流經山東丘陵地區以南的開始。黃河完全東奪淮後,從此不再進人華北平原達六百多年,這是黃河史上的一個重大變化。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二章“黃河的血脈”第一節(中)

黃河第五次大的改道是在明清時期。明代黃河的決溢改道更為頻繁,在河南境內的河道上,一旦在原陽、封后丘一帶決口,大多北衝張秋運河,挾大清河入海;在鄭州、開封一帶決口時,則多南奪渦、潁入淮。明出黃河,經河南滎澤、原武、開封,“自商、虞而下。由於家道口抵韓家道口、趙家圈、石將軍廟、兩河口,出小浮橋下二洪”經宿遷南流入淮。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河決原武黑羊山,“東經開封城化五里,又東南由陳州、項城、太和、顏上、東至壽州正陽鎮注入於淮。曹、單間賈魯所治的舊河遂淤,主流徙徑今西華,淮陽間入穎河,由穎河經穎上入淮。正統十三年(1448 年)河先決新鄉八柳樹,“漫曹、 濮,抵東昌,衝張秋,潰壽張沙灣,壞運道,東入海。”後又決滎澤孫家渡口,“漫流於原武,抵開封、祥符、扶溝、通許、洧川、尉氏、臨穎、郾城、陳州、商水、西華、項城、太和”,沿顏水入淮。二河分流之初,北河勢大,故沙灣屢塞不成;景泰四年(1453年)以後,南河水勢漸盛,“ 原武、西華皆遷縣治避水氣,時為便利清運,納河南御史張瀾的建議,自八柳樹以東挑挖一河以接舊道,“灌徐、呂”。明政府為了保持京杭大運河漕運的暢通,全力治理河道,築斷黃陵岡,興建太行堤,使黃河河不再北侵運河,而是自徐州、宿遷以下會淮水東注於海。“北流於是永絕,始以清口一線受萬里長河之水。”入清以後。因長期施行“束水攻沙”的結果,泥沙大量排至河口,“以致流緩沙停,海口積墊,日漸淤高。”康熙時期雖採取疏浚方法,分渠排水,挖深河床,但也只能收效於一時。日久之後,河底又瘀墊日高。嘉慶以後,政治黑暗,河政廢弛,決口氾濫的情況與日增,特別是下游黃、淮並槽人海,沙床淤塞程度更為嚴重,造成“水在地上行”的局面。情勢至此,使黃河放棄淮河河道而另尋入海出路,已成為不得不為之的大勢。

黃河第六次大的改道是清代中葉。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六月,黃河在蘭陽銅瓦廂(今河南蘭考附近)決口,在山東壽張縣張秋鎮穿過運河,挾大清河人海。決口之初,漫注於封丘、祥符、蘭儀、考城、長垣等縣,後“復分三股:一股由趙王河走山東曹州府迤南下注,兩股由直隸東明縣南北二門分注,經山東濮州範縣至張秋鎮匯流穿運,總歸大清河入海”。銅瓦廂決口後,潰水折向東北,至長垣分而為三,一由趙王河東注,一經東明之北, 一經東明縣之南,三河至張秋匯穿運河,入山東大清河。當時清廷忙於鎮壓太平軍,無暇塞治,文宗諭示: “現值軍務未平,餉糈不繼,一時斷難興築,......所有蘭陽漫口,即可暫行緩堵”。黃河自此改道東北經今長垣、濮陽、範縣、臺前入山東,奪山東大清河由利津人渤海。從此,黃河下游結束了660多年由淮人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人海的局面。當時因代表不同地域利益集團的高層官員意見不一,而清政府正面臨太平天國起義的困擾,“軍事旁午,無暇顧及河工”,因而在二十年間,聽任洪水在山東西南氾濫橫流,直至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始在下游全線築堤,堵塞枝蔓,使全河均由大清河人海,形成了迄今為止的山東境內的黃河下游河道。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二章“黃河的血脈”第一節(中)

這一黃河下游河道形成以後,直至解放前的七十多年間,河患仍連年不斷,從1855年至1938年,決口竟達124次之多,有時向北侵入徒駭河或向南侵入小清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河決滎澤房莊,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河決鄭州漫及淮河,雖危害較大,但都隨時堵塞,沒有構成河道大的改變。本世紀內曾發生二次較大的決口:一次是1933年遇到特大洪水,在河南境內溫縣至長垣的二百多公里內決口52處,造成極大災難;一次是1938年國民黨政府為阻止日軍西進,炸開鄭州花園口大堤,河水亂穎、渦入淮,形成經歷九年之久的改道,至1947年3月,始實施堵口工程,才恢復了今黃河河道。

由以上黃河變遷的歷史可以看出,黃河與德州的關係極為切,在大多數時期黃河皆流經德州這片區域。黃河及其歷史變遷對德州影響非常之大。正是由於黃河的影響,德州才成為了中國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成為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