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訪問新老兩代勒芒24小時大賽冠軍,這樣的機會可不常有

採訪時間:2019年10月20日

受訪人:Jacky Ickx & 班博(Earl Bamber)


「專訪」訪問新老兩代勒芒24小時大賽冠軍,這樣的機會可不常有

問:祝賀你獲得IMSA車手總冠軍,你和Laurens的搭檔堪稱完美,保時捷在世界耐力錦標賽(WEC)和北美耐力賽都收穫了年度車手冠軍和製造商冠軍,與上一代911 RSR相比,新的911 RSR你覺得怎麼樣?

班博:今年的比賽用車還是明年的?

問:明年的。

班博:這個賽季非常精彩。我們是第一次熟悉這臺配備中置發動機的911 RSR。保時捷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收穫頗多,我和Laurens(Laurens Vathoor)作為一個戰隊也收穫了一個完美的賽季,更重要的是保時捷還收穫了年度製造商冠軍。對於2020賽季我們要駕駛的新車,你將很快在三週後的世界耐力錦標賽上海站中見到它,我們的目標是繼續蟬聯冠軍寶座。

問:你和Laurens有個組合叫BAMTHOOR,你們是怎麼想到的組成這樣一個組合的?很多粉絲朋友非常喜愛你們這一對組合,你自己怎麼看?

班博:BamThoor源自一位美國車迷在社交平臺上建立的標籤BamThoor,最初是因為那場澳門GT。你們應該記得,我和Laurens一起參加了那場在澳門的比賽,他在被我超越且翻車的情況下依然贏得了勝利。當時我們第一次在同一場比賽中對決,現在我們成為了隊友。我覺得我們的BamThoor組合非常棒,因為我們年紀相仿,個性相同,都對賽車充滿著熱情。在那位美國車迷建立了BamThoor標籤後,我們出於好玩決定做一些BamThoor的T-shirt,但沒想到有人會想要去買。於是我們現實建了一個網站去賣,竟然賣出去了非常多件。雖然很難找到一個渠道把這些T-shirt全都賣掉,但這確實很酷,因為能有機會與車迷互動,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特別棒!

問:我們知道你與Laurens和Timo一起搭檔在歐洲和北美參加了許多耐力賽,其中有的結果並不是很理想,比如斯帕24小時耐力賽,你們三個明年還會組隊繼續參賽嗎?

班博:我們顯然是想一起拿下斯帕24小時耐力賽冠軍的,我們還要去試著拿下紐伯格林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當然還有戴通納和巴瑟斯特的比賽。但首先我們會集中精力備戰戴通納,隨後我會帶我自己的車隊重返巴瑟斯特,繼續捍衛我們在那裡取得的榮耀。我希望能和laurens一起戰隊,希望我們能實現這些目標。我也會帶我自己的車隊與Laurens再戰斯帕。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問:明年Earl Bamber Motorsport車隊除了參加亞洲保時捷卡雷拉杯,以及戴通納和巴瑟斯特的比賽,還會參加哪些賽事?另一個問題,你會代表保時捷廠隊的Team 75車隊參加明年的斯帕24小時耐力賽嗎?

班博:首先,我不會帶我的車隊去戴通納,我會帶車隊參加巴瑟斯特12小時耐力賽。之後,我希望去參加斯帕24小時耐力賽。此外,我們會繼續參加亞洲保時捷卡雷拉杯和泰國超級系列賽,以及中國保時捷運動杯和區域內的其他賽事。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更多新客戶實現他們的賽車夢想,併為他們提供專業的指導,我也會把從保時捷廠隊學到的寶貴經驗傳授給他們。


「專訪」訪問新老兩代勒芒24小時大賽冠軍,這樣的機會可不常有

問:Jacky,你在1968年就參加了F1,也被尊稱為“勒芒先生”,在你看來,方程式比賽和耐力賽有什麼區別?你對保時捷今年底參加電動方程式錦標賽有什麼期待嗎?

Jacky:大家好。首先,確切講應該是1969年,但我與法拉利的合作是從1968年開始的。在我們那個年代沒有太多限制,車手可以參加不同類別的比賽,包括拉力賽、二級方程式(Formula 2)、轎車比賽和一級方程式(Formula 1)。這些賽事沒有排他性,也沒有贊助商。這讓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是既業餘又專業。但那時你可以在一年內參加完所有的賽事。在那個時代之後,比賽就完全不同了。50年前的比賽和今天比較,其實有太多變化發生。

問:你對保時捷參加電動方程式有什麼期待嗎?

Jacky:如果你是保時捷車隊的一員,或者你是保時捷的忠實愛好者,再或者你成為像班博一樣的廠隊車手,你會明白我們非常期待保時捷能在電動方程式錦標賽取得成功。保時捷不僅是知名的汽車製造商,更是致力於研發未來出行方式的工程師們的聚集地。我們知道汽車對每個人來講都像是一把打開自由大門的鑰匙。現在市場對電動出行的需求也很強大,未來不排除每個人都將有一臺電動車。與其他正在追求新型出行方式的品牌一樣,他們都認為電動方程式是一個新鮮的平臺,是個有趣賽事。許多過去F1的知名車手如今都加入了電動方程式的比賽。頂級的車手加盟讓整個賽事的競技水平變得非常高。唯一的問題是,那些喜歡聽燃油發動機轟鳴聲的人在電動方程式中就只能聽電機的聲音了。像我就對10缸或12缸發動機的聲音非常著迷。同時,我也非常理解為什麼會有電動方程式這樣類型的比賽出現。最終評價的權利要留給公眾,如果很多人喜歡,那就能夠繼續跑下去。如果電動車是未來的趨勢,那必然要發展下去。參加電動方程式和生產電動車,並不意味著像保時捷這樣的品牌會放棄生產傳統燃油汽車。在生產Taycan的同時,像Panamera、Macan和911這樣的車型仍然在售。Taycan是一臺純正的跑車,它將帶領我們進入全新的出行領域。此外,我還想說,世界很大,在很多地方仍有燃油車在生產,未來將發展成什麼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專訪」訪問新老兩代勒芒24小時大賽冠軍,這樣的機會可不常有

問:班博,你對保時捷出征電動方程式錦標賽有什麼期待嗎?

班博:我認為對於保時捷來說,電動方程式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它現在是全世界競爭性最強的賽事之一,10家汽車製造商一同參與冠軍爭奪,況且我們又是最後一個加入進來的,其他品牌的比賽經驗都比我們要豐富許多。但我們從不懼怕挑戰,我們的車隊非常棒。也許前幾場比賽,甚至首個賽季我們都無法拿到冠軍,但總有一天我們會登上最高領獎臺。就像Jacky剛才談到的那樣,參賽是為了贏得冠軍,也是為了驗證技術。這對於保時捷和其他汽車製造商都是非常重要的。將賽車上的技術應用在公路版電動車上,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新鮮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去參加電動方程式的原因。賽道是真正的試煉場,能向世人證明我們打造的都是最棒的汽車。

另外我也很好奇,因為電動方程式的每一條賽道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全新的,沒有以前經驗和數據可以拿來做參考。比如,我們在上海國際賽車場參加過很多次比賽,對這條賽道非常熟悉,知道我們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最快圈速才能戰勝對手。但電動方程式則完全沒有參照,在沙特阿拉伯舉行的第一站比賽可以作為部分參考。但接下來的每一條賽道依然都是陌生的,所以這將會是我們最大的挑戰。奔馳也是第一次參賽,但他們的合作車隊已經參加過電動方程式,所以經驗也不匱乏。我們是真正從零開始,但即便如此,我們所有人依然對保時捷參加電動方程式而興奮不已。

問:下個月你要再戰澳門,對此有什麼期待嗎?

班博:澳門的比賽也很難,從某種程度看其實難度不亞於電動方程式,因為有太多不確定性。而且我們要駕駛新的GT3 R去比賽,我覺得這臺新車要比之前的版本快很多。我們的團隊也很強,包括Laurens和Kevin Estre,還有亞歷山大(Alexandre Imperatori)。我特別希望能贏得冠軍。我本來應該在幾年前拿下冠軍的,結果Laurens先贏了。所以我們要為取得下個月的勝利做好充分準備,為保時捷贏得世界盃冠軍是我們唯一的目標。我想這是今年最後一件必須要完成的事,要把獎盃拿回來放在我們的獎盃櫃中。為此我們會全力以赴。

問:班博先生,能否和我們透露一下你今年出征澳門的賽車新塗裝的信息?

班博:塗裝的事我不太清楚,因為不是我自己的車隊。如果是我自己的車隊,我可以告訴你塗裝會有什麼設計安排。我不確定去澳門比賽的賽車塗裝會有什麼特別的設計,但我能確定的是它一定會非常驚豔。像上一場比賽的可口可樂塗裝,就很特別。還有在巴瑟斯特的比賽,我的車隊當時設計了新西蘭主題的塗裝,得到了很多車迷的喜愛。塗裝也是與車迷交流的一個載體,我的車隊很開心看到車迷這麼喜歡這款塗裝。

問:你很早就開始賽車了,在2004年12歲的時候就獲得了你的第一個卡丁車全國冠軍。然後在你加入保時捷賽車運動體系之前,你在許多賽事中取得了不俗的表現。在那之後,你駕駛保時捷收穫了從亞洲保時捷卡雷拉杯到勒芒的一系列冠軍頭銜。請你分享下這段時間在保時捷賽車運動體系中積累的駕駛經驗和趣事?

班博:我曾經開過單座賽車,參加過寶馬方程式(Formula BMW)。和丹尼爾·裡卡多(Daniel Ricciardo同一年比賽,並收穫了年度冠軍。我還參加過GP2亞洲系列賽,我好像現在依然是該賽事登上領獎臺的最年輕的車手記錄保持者。我們知道單座賽車的賽事很有挑戰性,尤其是一級方程式,並且需要很多資金支持,還有規則限制。後來我有幸代表新西蘭參加了A1 GP,那是一次很特別的經歷。之後有幾年時間我沒有參加比賽,直到有機會接觸保時捷,開始參加亞洲保時捷卡雷拉杯。當時我認為那是我成為職業賽車手的唯一機會,我必須要贏得冠軍,拿到獲得獎金的機會。結果我真的贏得總冠軍,並有機會繼續沿著保時捷賽車運動金字塔往前走。我還記得第一次參加保時捷全球青年車手選拔時情形,Martin Mays是我的面試官,他在保時捷工作多年,有著非常豐富的項目經驗,那是一次難得的經驗,但也很有壓力。之後我加入了保時捷大家庭,開始了我職業賽車生涯的新階段。在那裡我得到了快速地成長,並參與了LMP1組別的項目籌備。我記得我第一次去參加測試的時候,他們問我駕駛這臺“大傢伙”的感受怎麼樣。那是我第一次駕駛919 Hybrid,我的工程師同樣也是第一次接觸它,後來我們一起贏得了勒芒冠軍。他當時問我感受如何。我說:“我不知道,我只開過盃賽車,而且剛才只是體驗了一下維修區車速和無線電。”這是我特別難忘的經歷,駕駛這些車的感受太奇妙了。但我最喜歡的一點是能夠純粹享受賽事運動的無限魅力。他們希望能找到最棒的車手來駕駛他們的賽車,並不會在意車手的出身和過往。他們只是想找到與他們擁有相同賽事激情的人,去組建最好的團隊駕駛最棒的賽車,然後一起贏得勝利。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保時捷大家庭並一直與保時捷並肩作戰的原因。


「專訪」訪問新老兩代勒芒24小時大賽冠軍,這樣的機會可不常有

Jacky:我要插兩句話。新西蘭有著很悠久的賽車傳統,很多頂級車手都來自那裡。比如布魯斯·邁凱倫(Bruce McClaren),Danny,斯科特·迪克森(Scott Dixon)等。新西蘭雖然是一個國土面積不大的國家,但那裡有深厚的賽車文化,有許多條賽道,並有多個賽事在那裡舉辦。賽車文化已經根植在新西蘭人的血液裡。

班博:是的,我們非常幸運,一個小國家卻有那麼多人熱愛賽車,並且新西蘭人樂於互相幫助。

Jacky:因為他們在一個與大陸分割的島嶼上,他們不得不團結在一起。

班博:所以新西蘭總會給世界帶來驚喜。你記得福特66嗎?

Jacky:記得。

問:哪場比賽?

班博:與法拉利一起的,當時福特贏了。

Jacky:布魯斯·邁凱輪駕駛的。

班博:布魯斯·邁凱倫和Chris Amos。

問:如果用一個詞總結你在保時捷賽車運動體系的經歷,你會選哪個?

班博:我會說“life-changing改變人生”,我知道這不是一個詞,但保時捷確實改變了我的人生。

Jacky:不,你要說一個詞,哈哈。

班博:我還是會堅持說“life changing 改變人生”。


「專訪」訪問新老兩代勒芒24小時大賽冠軍,這樣的機會可不常有

問:保時捷在中國的駕駛體驗日益豐富,它給人們甚至孩子帶來了認識賽車運動的機會。你作為一名與保時捷共事數十年的傳奇車手,對此有何期待?

Jacky:我們之前討論過相似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中國其實在移動出行和汽車製造方面起步相較對晚。我所指的是汽車始於19世紀末,戴姆勒和卡爾·奔馳(Carl Benz)那個時代。所以歐洲有超過125年的汽車歷史,在那裡有悠久的賽車運動傳統。你可能持不同觀點,但我認為汽車運動並不是一個新興的產物。近二十年,有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也逐步成長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裡的人們就像我今天狀態一樣,對賽車充滿好奇心和熱情。他們希望看到中國車手站上世界頂級賽事的領獎臺,例如F1。當你看到泰國人對本土車手Alex Albon參加F1時的反應,你就會理解,不僅是泰國,整個亞洲都在為之興奮。中國有十幾億的人口,只要時機成熟,一定會有來自中國的車手出現在F1的比賽中。就像班博一樣通過保時捷賽車運動體系在世界級賽事中取得一系列輝煌成績。但到這一步,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保時捷也希望通過亞洲保時捷卡雷拉杯在中國挖掘出最出色的青年車手,併為他們提供專業的培訓,帶領他們走向世界頂級賽事。未來,一定會有中國車手站上世界最高領獎臺。

問:目前中國賽車運動文化仍處於初級階段,針對一般的或初級的賽道愛好者想要體驗的賽事,二位有什麼推薦?

班博:其實我不太清楚在中國賽車運動的發展現狀。Jacky剛才提到。歐洲有著很深厚的賽車歷史,這意味著那裡的賽車運動機制會相對更完善,人們對賽車的認知度和熱情更高,車手也有更多機會去比賽。我不知道在中國是什麼樣的情況,但我個人認為,可以通過電子競速來接觸賽車,如果你沒有屬於自己的賽車,通過模擬器去練習是最划算的,你能駕駛任何你喜歡的賽車並獲得接近真實的賽道體驗。之後你可以去開卡丁車,通過卡丁車去進一步感受和學習。我最開始就是開卡丁車。其實,在我兩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汽車了,那時父親總是載著我在家裡的農場跑來跑去,我坐在他的膝蓋上第一次感受如何駕駛一臺汽車。我不知道在中國是否有很多農場,這也是新西蘭的一大特色。所以我覺得電子競速和開卡丁車都是比較好的途徑,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信念,如果你把賽車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那你一定會成功。

Jacky:如何成為賽車手或者如何發現並培養一名賽車手,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地球上有七十億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軌跡。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名賽車手,我必須要說,那並不是一條很容易走的路,因為最終站上領獎臺的人其實並不多。但無論你要做什麼,最關鍵的是要始終保有熱情。熱情可能來自你見到的人或者你讀過的書,或是來自你接受的教育。有時候書裡的一句話就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但人生有很多事是無法預測到,你會面臨很多選擇,你可能會覺得孤獨無助,這時只有你的熱情和動力去支持你走下去。生活是不公平的,有的人很幸運,有的人可能沒那麼幸運,但你仍然需要對自己的生活抱有希望。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賽車手,但那些知道自己不可能成為車手的人會將對賽車的熱愛繼續下去,他們會衷心地為那些站上領獎臺的人歡呼。你也許不能左右命運,但你能夠選擇參與到你熱愛的事情之中。這就是生活。


「專訪」訪問新老兩代勒芒24小時大賽冠軍,這樣的機會可不常有

問:班博,首先祝賀你拿到了美國小勒芒的冠軍,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關於這次比賽的細節嗎?比如車隊的策略、賽車的調校、以及比較有挑戰的彎道。

班博:首先能贏得冠軍是件非常值得慶祝的事,那是我們多年來想要實現的目標。比起北美耐力賽,大多數人更關注世界耐力錦標賽,但我也很喜歡前者。因為在那裡能得到最純粹的駕駛體驗,一些特殊情況非常考驗你的駕駛技巧,選手之間競爭激烈,並且不會被外界干涉太多。我們在美國的不同地區進行了10場比賽,算是很大規模的賽事了。它除了很有挑戰性外,與世界其他賽事也有很大不同。在其他賽事中,比如勒芒,時間非常寶貴,你的車速以及加油和維修時間都要做好精密的策略安排。但北美耐力賽不同,即使是慢車也有可能通過策略和團隊協作來贏得比賽的勝利,這對我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挑戰。現在的很多比賽,像F1和世界耐力錦標賽,你的車足夠快,那便是贏得勝利的保障,在車不出現故障的情況下,只需往前開就可以了。在北美耐力賽,隨時會遇到安全車,所以像加油時間這樣的策略就非常重要。兩臺車的策略也要不同,因為無法保證哪一臺會最終獲勝。我們首先要確保保時捷的製造商總冠軍,然後再來關注車手總冠軍的競爭。我們與世界耐力錦標賽的團隊和北美耐力賽團隊實現了信息共享,雙重信息令團隊獲益加倍,因此贏得冠軍是整個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問:作為一位傳奇的車手,保時捷與你一起獲得很多冠軍,在你心中保時捷是怎樣的品牌?

班博:沒有一個冠軍車手會去抱怨幫助他贏得勝利的賽車。在我賽車生涯中取得的那些成績,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如果說賽車是一個工具,在這個工具背後是一群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從發動機到空氣動力學,他們參與了賽車的所有設計和研發。沒有他們100%的付出,就不會有最終勝利的那一刻。但不公平的是,所有的榮耀都給了車手。與保時捷合作的10年時間裡,我取得了很多勝利,50多場耐力賽冠軍和80多次領獎臺,有一半是保時捷的功勞。在30多年的比賽生涯裡,最觸動我的是在幕後的工作人員。我很現實,所以我知道,沒有他們絕對不會有我的成功。我認為一場比賽的勝利,車佔80%,車手佔20%。車手背後是賽車,賽車背後是那些工作人員。保時捷就是了幕後團隊與車手的完美合作的代表。


「專訪」訪問新老兩代勒芒24小時大賽冠軍,這樣的機會可不常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