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同意採用華為的5G設備,諾基亞和愛立信將更艱難

繼德國同意採用華為的5G設備後,英國也計劃同意採用華為的5G設備,如此一來華為可望延續4G時代它在歐洲市場所取得的競爭優勢。這對於歐洲兩大通信設備商諾基亞和愛立信來說顯然的一個壞消息,這兩家企業目前正處於苦苦掙扎中,競爭力遠不如華為。

英德同意採用華為的5G設備,諾基亞和愛立信將更艱難

歐洲市場對華為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的通信設備難以進入美國市場,無奈之下,華為就將歐洲作為它在海外市場的重點開拓,畢竟歐洲市場與美國市場是全球兩大最具價值的市場,能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可以為華為帶來豐厚的回報。

為了拓展歐洲市場,華為確實也下了苦功,當時歐洲的通信設備市場主要為愛立信、阿爾卡特、諾基亞、西門子等歐洲通信設備商所佔有,而華為作為新兵並不為歐洲運營商所瞭解。恰好當時荷蘭一家最小的運營商Telfort陷入困境,希望以低成本的方式建設3G網絡,儘可能佔用較小的空間,當時知名的歐洲本地通信設備商都不願為它獨家定製,華為為了打開市場主動為它開發了分佈式基站就此打開市場。

華為為Telfort建設的3G網絡起到了示範作用,歐洲其他運營商認識到了分佈式基站帶來的巨大好處,而且華為的通信設備成本低、服務好,它的通信設備逐漸獲得歐洲運營商的認可,它在歐洲的業務迅速擴張。隨著華為在歐洲市場的發展,阿爾卡特、諾基亞、西門子等當地通信設備紛紛陷落,輾轉至今僅剩下愛立信和諾基亞兩家通信設備商,而華為在歐洲通信設備市場則做到了比肩愛立信和諾基亞。

華為在國內市場同樣表現優異,伴隨著中國走過3G、4G時代,它開發的3G、4G設備以成本低、質量好著稱,當然也延續了它一貫的優質服務,由此它在國內通信設備市場長期佔有第一位的市場份額。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市場,目前中國建設的4G基站數量近500萬,佔全球4G基站數量近半,華為在國內市場佔據第一位的市場份額,加上它在歐洲市場以及其他海外市場所佔有的份額,它穩居全球通信設備商第一名,營收、淨利潤表現優異,2018年其營收同比增長19.5%至7212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25.1至593億元,淨利潤率為8.2%。

諾基亞和愛立信將更艱難

華為在全球通信設備市場佔據優勢,讓諾基亞和愛立信生存艱難,這兩家企業一直都在為改善業績而努力。近期諾基亞公佈的今年三季度業績顯示營收同比增長1%,淨利潤卻同比下滑16.7%;愛立信公佈的今年三季度業績顯示營收雖然增長6%,但是淨利潤卻為虧損42億瑞典克朗。兩家企業還連續傳出裁員的消息,以降低經營成本。

諾基亞和愛立信由於華為難以進入美國市場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但是自去年以來,三星強勢進入通信設備市場,美國市場正是三星進攻的重點市場之一。由於三星的5G設備擁有價格優勢,美國最大的運營商Verizon將最大一筆5G設備訂單交給三星,這讓諾基亞和愛立信陷於被動。

本來歐洲市場由於美國的影響計劃限制華為,諾基亞和愛立信可望獲益,但是目前德國和英國為華為打開大門,由於歐盟整體主要受英法德三國的影響,隨著英國和德國的態度鬆動,歐洲市場將為華為提供機會,這對於本來就經營困難的諾基亞和愛立信來說顯然是重大打擊。

英德同意採用華為的5G設備,諾基亞和愛立信將更艱難

華為本來在4G時代就在歐洲通信設備市場佔據優勢,如今歐洲市場可望為華為打開大門,而歐洲運營商又大多數都計劃以NSA非獨立組網方式建設5G網絡,華為藉助4G時代延續的優勢,可望在歐洲5G設備市場繼續保持優勢地位,諾基亞和愛立信希望在歐洲5G時代振興的希望恐怕要落空了。

英德同意採用華為的5G設備,諾基亞和愛立信將更艱難

事實上全球的運營商都很難拒絕華為的5G設備,華為的5G設備以技術領先著稱,再加上它向來在服務方面擁有優勢,這樣的通信設備商自然備受運營商的歡迎。相比之下,在5G網絡即將開始大規模建設的當下,諾基亞和愛立信卻連續傳出裁員消息,在服務方面顯然無法如華為做得那麼完善,再加上它們的通信設備本來就價格昂貴,自然更難以與華為競爭。

綜合來說,英國和德國歡迎華為的5G設備,華為可望藉著4G時代的領先優勢以及它自身所具有的競爭優勢繼續在5G時代保持領先地位,而諾基亞和愛立信本來就存在競爭力弱的問題,如今恐怕日子只會更艱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