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成空:歐洲的統一大業還有希望麼?

從歐共體到歐盟,歐洲的聯合一直是我們眼中高層次國家結合的完美典範。二戰之後的歐洲聯合,不僅讓這塊在近代歷史上長期領先世界的土地重新恢復生機,更讓歐洲的人們看到了所謂"歐洲統一帝國"的雛形。然而,自2017年英國脫歐議題出現開始,所謂的歐洲聯合便成為了一個難以企及的"夢想"。歐洲的統一,還有希望麼?

大夢成空:歐洲的統一大業還有希望麼?

01 歐洲帝國夢

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來自亞平寧半島的拉丁人就以他們的羅馬軍團與槳帆船,在地中海世界掀起擴張的浪潮,希臘半島、伊比利亞半島、高盧乃至不列顛都成為了羅馬帝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到公元前後,羅馬帝國已經基本統一了,萊茵河以西、多瑙河以南的大部分歐洲領土,統一的歐洲帝國,似乎已經近在眼前。然而,來自北方黑森林的日耳曼人不僅在萊茵河阻擋了羅馬人的腳步,甚至在匈奴人的驅趕下直接覆滅了羅馬帝國的半壁江山,讓統一的歐洲帝國成為了鏡中花月。

大夢成空:歐洲的統一大業還有希望麼?

然而,羅馬帝國的崩裂其實只是時間問題。不同於東方的中華文明,羅馬帝國治下的大歐洲內部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三個相互平行的山地半島穿插在曲折的地中海里,阿爾卑斯山等高聳的山脈將北方的河流與平原分割開來。因此,歐洲缺乏一個像黃河流域這樣具有絕對資源優勢的主體力量。比如羅馬人所在的意大利半島在歐洲雖然位於地理位置的相對中心,但自然資源並無絕對優勢。這樣的情況下,羅馬帝國的邊緣省份對於中央的離心力十分巨大。也正因此,在羅馬帝國後期才會出現四帝共治、東西分裂的政治割裂。

大夢成空:歐洲的統一大業還有希望麼?

圖/羅馬帝國的"四帝共治"

02 中世紀的文明爆發

羅馬帝國崩潰之後,歐洲在經歷短暫的蠻族黑暗統治後,基督教文明的底色開始浸染到中世紀歐洲的每個角落。然而,基督教文明在公元11世紀同樣逐漸分野為天主教與東正教兩個相互拆臺與對立的宗教派別,前者在羅馬教皇的統領下成為西歐的精神領袖,而後者則依靠東羅馬帝國的威權影響這南歐與東歐的斯拉夫——希臘世界。

大夢成空:歐洲的統一大業還有希望麼?

圖/歐洲宗教分野(黃色為東正教、紅色為天主教、紫色為新教)

除了東西分裂之外,西歐的天主教世界其實也在表面的一統下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民族國家。高傲的法蘭西、中立的英格蘭外加龐大的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不同地域區塊下形成的各個民族逐漸形成了獨立的語言文字,並崛起了不同的世俗政權。16世紀之後,宗教改革運動的興起又讓新教從天主教的勢力範圍中割裂出來。

大夢成空:歐洲的統一大業還有希望麼?

圖/公元1000年的歐洲

除了歐洲自身的文明角逐之外,來自南方的伊斯蘭勢力都曾先後入侵伊比利亞半島與巴爾幹半島,雖然最後歐洲文明都在基督教的統一旗幟之下完成了逆襲,但是這種來自外部的力量威脅始終對歐洲內部勢力的崛起產生了連鎖反應。比如西班牙與葡萄牙等本來可以統合於法國的區域,以及本應該成為統一斯拉夫區域的巴爾幹,都因為伊斯蘭勢力的入侵而產生了絕對獨立的文明體系。

大夢成空:歐洲的統一大業還有希望麼?

圖/穆斯林進入西班牙

03 來自北極熊的阻撓

公元18世紀之後,來自歐洲外部的伊斯蘭文明逐漸勢衰,除了孤懸海外的英國之外,歐洲大陸之上的法國與德國曾先後發動了統一歐洲的大規模戰爭。然而,無論是希特勒還是拿破崙,他們在對西歐實現了基本整合之後都不得不面對一個崛起於東歐大平原的強大敵手——沙俄(蘇聯)。北極熊的存在打斷了來自法蘭西與德意志的統一洪流,甚至直接反噬了他們已經取得的西歐統一,最終讓歐洲的軍事武力聯合成為泡影。

大夢成空:歐洲的統一大業還有希望麼?

圖/拿破崙兵敗沙俄

直至今日,俄國的存在依舊讓歐盟的發展投鼠忌器,而大西洋對岸的山姆大叔同樣不希望看到一個過於強大的歐洲來阻撓他世界警察的職能。習慣遊走在光榮中立政策中的英國,脫歐既是時運也是慣性。缺乏統一基礎的歐洲大陸,未來將何去何從,仍然是個未知數。

大夢成空:歐洲的統一大業還有希望麼?

圖/俄羅斯眼中的歐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