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老子真的是冤死了

如果說起歷史上被人惡意抹黑的帝王君主話題,秦始皇可以算上一個,明明是千古一帝,卻因為得罪讀書人,且自己的王朝二世而亡,後人多被滅殺沒有話語權,活生生被塑造成了一個暴君,在歷史上潑盡了髒水,總是被以反面教材而提起。和他同病相連的還有一個那就是隋煬帝~!

隋煬帝:老子真的是冤死了

隋煬帝楊廣甚至比秦始皇還要慘一點,畢竟人家是始皇帝,這個第一的位置無人能撼動。而他的真正廟號諡號是隋世祖明皇帝,可簡稱隋世祖或隋明帝。這個煬字是被後世推翻他的唐朝硬生生的安上的。

古代《諡法》說"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好內遠禮即為貪戀女色不遵禮法,去禮遠眾即為破壞禮制背棄公眾,逆天虐民即為違背天理虐待人民。

隋煬帝:老子真的是冤死了


但是他真的是這樣的皇帝嗎?

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頌道:"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從古至今,通過勵精圖治使得國家富裕的就只有隋朝了!這個話是不是和我們所受的教育大相徑庭了呢?那就讓我們真正的去了解這個被誤會千年的皇帝吧~俗話說看一個人要全面不要片面,全面的意識是察其言、觀其行,不單單看他說了什麼,更要看做了什麼。那麼隋煬帝在位期間都幹了什麼呢?

隋煬帝:老子真的是冤死了

政治方面:強化中央集權和恢復漢族王朝官制的傳統。尚書、門下、內史三省制是隋代中央官制的核心。三師、三公雖然地位崇高位居一品但實際上只是榮譽職務。隋代尚書省的地位很高,《隋書·百官志》說"尚書省,事無不總",反映了它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的地位與權力。隋代地方上分為州、郡、縣三級,後於開皇三年廢除郡的行政設置,以州直接統縣,隋煬帝時又改州為郡。隋代州的長官每年年底都要進京述職,稱為朝集使。朝廷則派司隸臺官員或別使巡省地方。

人才方面:實行科舉制度。隋朝時,587年隋高祖文皇帝正式設立分科考試製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選官不問門第。科舉制度初期設諸州歲貢,規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選送三人,參加秀才與明經科的考試,公元606年,隋煬帝增設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當時秀才試方略、進士試時務策、明經試經術,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分科選才制度。

隋煬帝:老子真的是冤死了

軍事制度:隋朝分置諸衛,統率軍府宿衛的制度源自西魏北周時的十二大將軍制,設置司衛、司武官,統率府兵宿衛宮禁;又有武侯府統率府兵巡警京城,各置上大夫。隋初沿北周之制,隋文帝設置中央管理機關為十二衛,此即十六衛的前身。十二衛分為左右翊衛、左右驍騎衛、左右武衛、左右屯衛、左右候衛和左右御衛。十二衛負責戍衛與征戰,戍衛分為內衛與外衛。有戰事時,皇帝詔命行軍元帥或行軍總管為戰時指揮官,組成作戰組織。

隋煬帝:老子真的是冤死了

經濟方面:隋朝注重手工業和商業貿易的發展。長安和洛陽,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中心,也是國際上的重要城市。長安有都會、利人兩市;洛陽有豐都、大同和通遠三市。通遠市臨通濟渠,周圍六里,二十門分路入市,商旅雲集,停泊在渠內的舟船,數以萬計。豐都市周圍八里,通十二門,其中有一百二十行,三千餘肆。"招致商旅,珍奇山積" 。像這樣規模宏大、商業繁華的都市,在當時的世界上是罕見的。

隋煬帝:老子真的是冤死了

交通方面: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文帝與隋煬帝興建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以及馳道,建立京師大興城和東都洛陽城,並且興建長城保護歸附外族。這些都提升了位於關中的隋廷對北方地區、關東地區與江南地區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經濟、文化與人民能順利交流,還誕生出經濟重鎮江都(今揚州)。

文化方面:隋文帝前期主張調和儒佛道思想,並且主張樸實文學,反對南朝豔麗的文學思想。他提倡儒學,把儒家學說提升到治國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勵勸學行禮。

隋朝就兩個皇帝,以上措施無不是在隋煬帝和他爹隋文帝手上完成的。可以看出在他的手上隋朝迅速建立起各種有效的制度,極大的促進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一個社會看他有沒有活力,關鍵要看這個社會中各個階級間能夠流通,有沒有給底層的人向上的通道。漢代形成了士閥制度可以說鉗制了整個社會人才的發展。看看科舉制度在中國流傳多少年就知道這個制度的偉大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對於貧困大眾來說吸引力是多麼的巨大,而形成的政治力量也直接給腐朽的士閥制度以毀滅,看看今天的公務員考試,多少人削尖腦袋往裡面擠。

隋煬帝:老子真的是冤死了

《通典卷七·食貨七》中記載,"至中元(東漢光武帝)二年,戶四百二十七萬六百三十四……"。"天寶(唐玄宗)元年,戶八百三十四萬八千三百九十五……。"一個是光武中興,一個是開元盛世。那再看看隋朝的,據《資治通鑑》記載:"大業五年 己巳 是時,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餘……隋朝之盛,極於此矣。"

就人口興盛而言,能比嗎?

隋大業二年(606年),在鞏縣東南的位置建造了洛口倉。作用就是用來囤積從江南由大運河運過來的糧食。這個洛口倉的倉城周圍二十里,有三年窖,每個窖可以存放糧食八千石,有成千上萬的官兵把守。《資治通鑑》記載:隋大業七年(611年)七月,"帝發江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明及洛口諸倉米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餘里,載兵及攻取之具,往還在道數十萬人。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據說當年李密打開洛口倉和黎陽倉,聚口百萬去吃這些糧食。一直吃到瓦崗寨失敗都沒吃完。最後陳糧居然一直吃到了貞觀年間!原來貞觀盛世的基礎是隋煬帝打下的。其實再考慮古代運輸條件的艱苦和儲存技術落後帶來的損耗的話這個糧食就更多了!!

不過歷史終究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隋煬帝既然這麼厲害怎麼就輸了呢?我認為是不恤民力造成的,和後世宋朝藏富於民相比隋朝應該算是藏富於國了,可以講老百姓生活還是很艱苦的,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的人造他的反了。

隋煬帝:老子真的是冤死了

縱觀隋煬帝施政軌跡有種膨脹後玩脫了的感覺,總的來說,隋煬帝可以說是千古大帝,也是冤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