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疫苗,打還是不打?

自從宮頸癌疫苗上市以後,很多人都覺得找到了救命稻草,這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人類發明的第一個可以預防癌症的疫苗。這麼好的東西,難怪剛開始國內沒上市的時候,很多人寧願花大價錢去香港甚至國外,就為了注射宮頸癌疫苗。

宮頸癌疫苗,打還是不打?

宮頸癌疫苗是什麼

所謂的宮頸癌疫苗,也稱為HPV疫苗。根據目前的研究發現,女性患宮頸癌,與HPV病毒感染有直接關係,在宮頸癌患者中,有99%的患者都可以檢測出HPV病毒陽性。

因此,科學家們希望通過HPV疫苗來預防HPV病毒感染,從而達到保護女性不患宮頸癌的目的。

HPV病毒分很多種類型,根據HPV病毒與惡性腫瘤的相關性,將病毒分為低危型病毒和高危型病毒。感染低危型病毒可能會患疣類的良性疾病,而感染了高危型病毒,就有可能患宮頸癌、陰莖癌、口腔癌等惡性腫瘤。

根據HPV疫苗預防的HPV病毒的種類將疫苗分為二價疫苗、四價疫苗和九價疫苗。其中二價疫苗和四價疫苗預防的都是高危型HPV病毒,而九價疫苗除了預防高危型HPV病毒,還可以預防部分低危型HPV病毒。

宮頸癌疫苗,打還是不打?

為什麼疫苗只能預防幾種病毒

目前研製的宮頸癌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的高危型病毒。二價宮頸癌疫苗預防的是HPV16和HPV18,這兩種病毒跟75%左右的宮頸癌相關。而九價疫苗可以預防更多種病毒,幾乎可以將宮頸癌的發生風險降低90%左右。

HPV病毒種類有上百種甚至更多,由於病毒的變異,每年可能還會有新的病毒株產生。所以即使研究疫苗,也沒有辦法做到囊括所有病毒。

另外從性價比角度來講,預防這幾種病毒,就可以將宮頸癌的發生風險降低75%-90%。而如果繼續添加更多病毒種類,雖然能夠預防的效果可能會有所提到,但所能提高的幅度和投入的成本相比,就顯得性價比很低了。

宮頸癌疫苗,打還是不打?

注射了疫苗還會得宮頸癌嗎

前面我們講過,即使九價疫苗,也只能降低90%的風險,那也就是說就算注射了宮頸癌疫苗,也沒有辦法做到百分之百的預防宮頸癌,雖然可以大大的降低宮頸癌的發生風險,但依然存在患宮頸癌的可能。

注射疫苗後還需要進行宮頸癌篩查嗎

注射了宮頸癌疫苗以後,可以保護我們避免受到最容易導致宮頸癌的幾種高危型HPV病毒的感染,大大的降低了宮頸癌的發生。但是,仍然有少部分人還是有可能患宮頸癌或者癌前病變的。所以,為了保護女性,建議即使注射了宮頸癌疫苗,還是需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即使發現異常變化的細胞。假如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及時治療,也可以組織向宮頸癌演變。或者發現了早期的宮頸癌,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宮頸癌疫苗,打還是不打?

需要注射宮頸癌疫苗嗎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說“既然打了疫苗也還是有可能會得癌症,那還不如不打算了。”

雖然注射了疫苗依然有可能會患宮頸癌,但是發病率會明顯下降。另外從身體健康和經濟角度考慮,得了宮頸癌或者癌前病變,治療需要花錢,身體還要遭罪,如果花個幾千塊錢,就可以少受點苦,少承擔點風險,也還是值得的。

所以,在合適的年齡段內,還是建議注射宮頸癌疫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